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公交車開進瀟湘村(一線調研)

發布時間:2023-10-13 09:51:00來源: 人民日報

  公交車開進瀟湘村(一線調研)

  村民說,進城的十公裏路,從(cong) 來沒這麽(me) 近過

  本報記者 沈靖然

  10公裏路,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

  雲(yun) 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瀟湘街道瀟湘村,距離曲靖市區約10公裏。依山傍水,物產(chan) 豐(feng) 饒,毗鄰城區卻有山相隔。在過去,不便的交通給村民帶來很多難處:通村沙石路曲折難走,公共交通隻有小型客運麵包車。進城不易,產(chan) 業(ye) 發展更受阻:村裏的東(dong) 西難出去,村外的東(dong) 西難進來,村民守著資源,生活卻沒有大的改變。

  一條公交線路改變了一個(ge) 村莊。這是瀟湘村村民最真切的感受。今年3月1日,曲靖市新開通65路公交車,往返於(yu) 瀟湘中學站和麒麟城區的珠江源大劇院站,15至20分鍾一班,票價(jia) 2元——從(cong) 瀟湘村到城區僅(jin) 需20分鍾。

  對鄉(xiang) 親(qin) 們(men) 來說,這10公裏的路,從(cong) 來沒這麽(me) 近過。

  連通瀟湘村和曲靖市區的農(nong) 村公交,結束了村民進城隻靠走路、騎摩托或搭小麵包車的曆史。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生活改變幾何?不久前,記者走進瀟湘村,感受農(nong) 村公共交通建設帶來的新變化。

  上學、就醫、務工

  “從(cong) 村裏進城方便了”

  秋意漸濃,天朗氣清,高瑞燁的心情格外舒暢。

  清晨6點50分的瀟湘中學公交站,趕著清早第一班65路公交從(cong) 瀟湘村去往市區的乘客早已集結完畢。村民們(men) 或提著行李箱,或背著裝滿蔬菜的籮筐,翹首等待。人群中有個(ge) 穿著紅白色校服的姑娘不住張望,等待首班車到來。她就是高瑞燁。

  7點整,65路公交車準時到達瀟湘中學站,20餘(yu) 名乘客井然有序地排隊上車。“老年卡”“學生卡”……電子車票的“嘀嘀”聲此起彼伏,新能源大巴上20來個(ge) 座位坐得滿滿當當。伴隨著廣播“坐好握緊扶手”的提示音,這趟農(nong) 村公交滿載著村民,平穩地駛向嶄新的一天。

  高瑞燁是曲靖應用技術學校二年級的學生,學校在城北,家住城南,每周的上學交通成了她的麻煩事。“過去沒開通公交,進城得坐客運麵包車,時間不固定,而且坐滿7人才發車。有時候一等就是2小時,一趟還得要7塊錢,進城後再轉車到學校。”談起過去上學的不便,高瑞燁忍不住抱怨,“每周返校日,我就得提前一天趕回去,生怕耽誤了上課時間。”

  今年3月公交開通後,高瑞燁的返校之路變得更加從(cong) 容,“從(cong) 村裏出發坐65路到珠江源大劇院站,再轉23路公交就能直達學校門口。20公裏路1個(ge) 多小時就能到,路上省下的時間相當於(yu) 每周多放了半天假!”

  “從(cong) 村裏進城方便了。”談到坐公交的便利,李存有老人不由地從(cong) 座位上直起身子,“患腰椎間盤突出十幾年,我每隔四五天就得從(cong) 村裏趕到市區的醫院做理療。過去我都是搭客運小麵包車,特別費時間。今年公交通了之後,我去市裏醫院的時間寬裕很多,早上坐公交出發,20分鍾就到站。這不,上午做完理療我還打算到城裏買(mai) 點小吃,下午再坐車回村呢。”

  “過去,有些村民忙完農(nong) 活還想著再去城裏找份零工,可不便的交通導致生活、工作兩(liang) 頭都顧不上,隻得放棄。”村民趙海英趕一早的車去城裏酒店上班,“現在通了公交,村裏難見閑人,個(ge) 個(ge) 都想著多幹活多掙錢,進城務工的村民越來越多了。”

  當天在瀟湘村,恰逢周一趕集日。熱鬧的瀟湘集市遠近聞名,山上剛采的菌子、果園裏剛摘的水果、自家種的蔬菜,還有時尚服飾、生產(chan) 工具等,百餘(yu) 個(ge) 攤位在街上鋪展開來,熟悉的煙火氣在這裏匯聚。叫賣聲、還價(jia) 聲不絕於(yu) 耳,街道人潮湧動。

  村民趙吉富家有20畝(mu) 果園。集市上,他的梨格外走俏,沒過多久就賣出去一籮筐。“賣完我又回去摘。集市靠近65路公交的瀟湘衛生所站,坐2站車就到自家門口。我辦了老年卡,全程免費,也不會(hui) 增加成本。現摘的梨新鮮,大家都愛買(mai) 。按今天這行情,我可能要來回跑3趟咯!”趙吉富笑出聲。

  通了公交,不光村民方便,市民也受益。

  “今天買(mai) 了一些新鮮蔬菜,還有土雞蛋。”家住曲靖市麒麟區白石江街道的嚴(yan) 定林老人和老伴,專(zhuan) 門從(cong) 市區坐公交到瀟湘村趕集市。“以前買(mai) 菜都在城裏,轉來轉去就那麽(me) 幾家。想去鄉(xiang) 下買(mai) 點土特產(chan) ,可那時候到周邊村子的大部分公交車還沒開通,路又不好走,特別不方便。”嚴(yan) 定林說。

  嚴(yan) 定林告訴記者,自從(cong) 65路公交車開通後,他和老伴每周一都會(hui) 坐公交到瀟湘村趕集買(mai) 菜,“除了買(mai) 一些村民自種的新鮮蔬菜水果,還可以來郊外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平常我們(men) 65路公交有6輛車在跑,一天跑8趟,20分鍾左右一趟。每到周一趕集日客流量增大,我們(men) 就加大運力,共12輛車在跑,差不多15分鍾就有一班。有不少村民都是坐公交來趕集賣貨的咧。”公交車駕駛員陳偉(wei) 說。

  “自從(cong) 公交開通後,來村裏的遊客越來越多。為(wei) 了讓更多人體(ti) 驗到我們(men) 這熱鬧的氛圍,村委會(hui) 專(zhuan) 門在臨(lin) 近公路的地方,選定一塊場地用於(yu) 村民集中出攤賣貨。現有麵積能擺下100多個(ge) 攤位,且有專(zhuan) 人維持秩序。”瀟湘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尹國斌介紹,有了固定的公交線路,每周一趕集日約有500人從(cong) 城裏來到瀟湘村,較過去翻了一倍還多。

  修好路、通線路、票價(jia) 平

  “搭公交省錢又省時”

  想讓公交開到村裏,第一個(ge) 要解決(jue) 的難題就是路。

  舊日的路,讓年輕時的瀟湘村村民張家德沒少吃苦頭。那時在家務農(nong) 的他兼著村委會(hui) 的財務工作,時常進城辦業(ye) 務。騎摩托穿行在市區和瀟湘村之間,成為(wei) 他的日常。

  “10多公裏,都是沙石,僅(jin) 有幾米寬,路基差、坑窪多。逢下雨天路況更糟,一不小心就濺一身泥。”張家德說。

  經過2005年的一次改建,路麵狀況有所改善,但狹窄的路基讓大車很難並行通過。“村裏種的蔬菜水果一年比一年多,但大貨車卻不敢往村裏開,怕堵在路上。村民要運農(nong) 產(chan) 品出去,隻能靠小車拉,或者騎電動三輪車運,又慢又累,費時費錢。”張家德說。

  “農(nong) 村通公交第一難,便是這道路問題。”麒麟區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陳華功說:“公交車對道路的通行條件要求較高。由於(yu) 公交車體(ti) 積較大,路麵窄了車輛便不好通過。此外,路況太差過於(yu) 顛簸,乘客安全很難保障。”

  受限於(yu) 路況,很長一段時間裏,小型麵包車隊組成的農(nong) 村客運班線,成了當地群眾(zhong) 出行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但坐滿才發車的客運模式、單程7元的票價(jia) ,讓不少群眾(zhong) 望而卻步。

  “有時候想拉點蔬菜進城賣,來回14塊錢的車費就能把我這一天賺的錢占去大半,還進個(ge) 啥城呢?”村民趙玉春告訴記者,因為(wei) 高票價(jia) ,沒急事不進城、幾個(ge) 月進一次城,是瀟湘村村民那時的常態。

  要改變,先修路。2019年底,連接曲靖市麒麟區與(yu) 馬龍區的麒小線改擴建工程進入全麵建設階段,總投資超過2億(yi) 元。今年年初,隨著麒小線凸洞山段全麵完工,這條達到二級公路建設標準的公路正式通車,約15米寬的雙向四車道公路代替了過去狹窄的老路。

  柏油馬路寬敞整潔,穿過沿線各個(ge) 村莊,其中就包括瀟湘村。

  路修好了,大家自然盼著通公交。“一直以來,群眾(zhong) 對農(nong) 村地區開通公交的呼聲都很高。公路狀況與(yu) 公交開通相輔相成。對具備開通公交條件的地區,我們(men) 第一時間走訪調查,設計公交線路和站點,盡快開通,惠及廣大群眾(zhong) 。”麒麟區交通運輸局辦公室主任蔡木冬介紹。

  經過前期的市場調研和安全評估,3月1日,曲靖市公共交通運營服務有限公司正式開通65路公交,幾乎與(yu) 麒小線改擴建工程完工同步。公交車往返於(yu) 瀟湘村和曲靖市區,惠及沿線1萬(wan) 餘(yu) 村民,讓3000餘(yu) 名60歲以上的老年群眾(zhong) 享受到免費公交。數據顯示,自65路公交開通以來,每月平均客流量已近2萬(wan) 人。

  “不僅(jin) 是本地60歲以上老人可免費坐公交,各地所有60歲以上老人來曲靖都可以辦公交卡免費乘坐。僅(jin) 這個(ge) 暑期,我們(men) 就已經辦理了1萬(wan) 多張外地老年公交卡。”蔡木冬說。

  老年人免費乘坐,普通票價(jia) 也隻有2元,開通農(nong) 村公交線路,公交公司能不能負擔運營成本?麵對記者的提問,蔡木冬說,投入的確不小。以65路公交車為(wei) 例,12輛新能源車輛的采購費、每天充電的電費還有司機的工資,都是基本開支。依靠客流量更大的城市公交運營收入,再加上政府給予的農(nong) 村公交運營補助,公交公司基本能維持整體(ti) 收支平衡。

  “公共交通本就是一項惠及廣大群眾(zhong) 的公共服務事業(ye) ,我們(men) 更看重給老百姓增加的實惠。不少村民進城賣貨,搭公交省錢又省時,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蔡木冬說。

  近年來,麒麟區不斷優(you) 化全區城鄉(xiang) 公交布局,以4條城鄉(xiang) 公交線路串聯起全區下轄的鄉(xiang) 鎮和街道,主城區已實現公交路線全覆蓋。

  旺人氣、引商機、助振興(xing)

  “發展的動力更足了”

  瀟湘村村民李梓妍在村裏經營快遞驛站已有幾年時間。驛站就在村口最顯眼的位置,特別好找。最近她發現,自從(cong) 公交車通到村裏,來取快遞的人中,多了不少外地來的生麵孔。

  “有了公交,交通便利,人流明顯多了起來。村裏環境好,房租又便宜,不少城裏人都來租房住。”李梓妍說。

  不僅(jin) 如此,借著新開通的公交線路,一些郵件包裹也隨著公交車下鄉(xiang) 運到快遞驛站。“未來隨著客貨郵合作線路的擴展,由公交車代送郵件快件的模式也將更為(wei) 普及。既運送乘客又順路‘帶貨’,充分提高了城鄉(xiang) 公交運營效益。”陳華功說。

  瀟湘村不大,一條街道2公裏到頭。沿著穿村公路走,不少商鋪、餐館嶄新的門麵引起記者注意。“自從(cong) 通了公交車,很多外麵的客商和本村村民看中了商機。最近半年來,村裏新開了好多家店。”尹國斌說。

  村民張家順的超市剛剛開張一月有餘(yu) 。幹淨的鋪麵裏,貨品擺放整齊,不時有村民前來購物。“起初,我在曲靖市的各個(ge) 鄉(xiang) 鎮都做過市場調查,發現瀟湘村公交開通後,一下子帶旺了人氣。我很快盤下5間沿街店麵,開了這家超市。目前每天的營業(ye) 額在2000元到3000元之間。”張家順說,自己選對了。

  瀟湘村村民張秋平也想大幹一場。公交車剛通,她便在村裏開了一家餌絲(si) 店。“借著通公交帶來的客流,我這小小一間店每天能賣出上百碗餌絲(si) 。”張秋平說,“城裏坐公交來的顧客越來越多,店裏的生意越來越好。我們(men) 一家人也成為(wei) 65路公交車的常客。娃娃下半年就要上初中,坐著公交就能直達麒麟區四中校門口。我自己坐車進城到農(nong) 貿市場買(mai) 香料。家裏老爺子更是愛上城裏熱鬧的歌舞活動,每天一大早就往市區趕。”

  “可不是嘛!有了公交車,不是趕集的日子,我們(men) 就把自家的農(nong) 產(chan) 品捎上車,帶到麒麟區幾個(ge) 農(nong) 貿市場售賣,交通成本比過去低了太多。”一旁的趙海英接過話茬兒(er) 。

  “為(wei) 了方便村民把農(nong) 產(chan) 品帶出村,公交車允許攜帶活禽、肉類、蔬果等大件農(nong) 產(chan) 品。為(wei) 了維護車廂整潔和秩序,我們(men) 要求乘客進行妥善打包處理,保證不影響其他乘客坐車體(ti) 驗。”陳華功說。

  不光是村民自產(chan) 自銷,交通條件的改善也加速推進了瀟湘村農(nong) 業(ye) 示範區建設的進度,帶動當地產(chan) 業(ye) 發展。借助暢通的現代化公路網,產(chan) 自瀟湘街道的70噸優(you) 質香菇、120噸小瓜、200噸食用玫瑰、1700餘(yu) 噸露天綠色蔬菜采取集中供銷模式,運往曲靖各大農(nong) 貿市場,有的還銷往廣東(dong) 、貴州等地,產(chan) 生直接經濟效益1000餘(yu) 萬(wan) 元。

  位於(yu) 瀟湘村村委會(hui) 平坡村民小組的麒麟區特色水果產(chan) 業(ye) 園項目,占地麵積約2000畝(mu) ,共栽種木梨、巨紅桃等13個(ge) 特色水果品種。農(nong) 村公交通達後,每天有50至60名市民專(zhuan) 程坐車來這裏體(ti) 驗水果采摘。

  “發展采摘旅遊項目增加了收入、打出了名氣,瀟湘特色水果叫好更叫賣。”產(chan) 業(ye) 園管理負責人魏家順介紹,目前園區栽種的木梨不僅(jin) 進入多個(ge) 商超、電商平台,還被企業(ye) 選中深加工成梨膏。梨園今年預計實現產(chan) 值800萬(wan) 元。

  “趕集市、摘果蔬、遊鄉(xiang) 村……靠著暢通的公路和公共交通,如今的瀟湘村,每周能吸引遊客五六千人前來觀光消費,發展的動力更足了。”尹國斌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