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IMF:全球經濟複蘇緩慢且不均衡 調降明年增速預期

發布時間:2023-10-13 10:09:00來源: 經濟日報

  當地時間10月1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為(wei) 3.0%,與(yu) 7月的預測持平;但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為(wei) 2.9%,相比7月的預測下調了0.1個(ge) 百分點。IMF表示,雖然當前全球經濟正在過去幾年的嚴(yan) 重衝(chong) 擊中持續複蘇,但複蘇進程緩慢且不均衡。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日前在IMF和世界銀行2023年年會(hui) 開幕式上表示,雖然今年上半年,得益於(yu) 服務業(ye) 的高需求,全球經濟複蘇呈現出一定的韌性,且抗通脹也取得了切實進展,增加了全球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但絕不能掉以輕心,全球經濟增長仍然遠低於(yu) 新冠疫情之前20年3.8%的平均水平,中期增長前景也已進一步減弱。

  除了調低經濟增長預期外,IMF在此次報告中還著重強調了全球各經濟體(ti) 間經濟增速的分化。IMF稱,雖然全球經濟持續從(cong) 疫情、俄烏(wu) 衝(chong) 突和生活成本危機中複蘇,但各個(ge) 地區的分化日益擴大。

  相比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發達經濟體(ti) 經濟增速放緩更為(wei) 明顯。IMF預計,發達經濟體(ti) 的增速將從(cong) 去年的2.6%降至今年的1.5%,明年則進一步降至1.4%。但其中,美國經濟卻意外上行,IMF預計,今明兩(liang) 年美國的經濟增速預期分別為(wei) 2.1%和1.5%。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則弱於(yu) 預期,預計今明兩(liang) 年的經濟增速分別為(wei) 0.7%和1.2%。

  此外,IMF預計,英國的經濟增速將從(cong) 去年的4.1%降至今年的0.5%。IMF稱,英國經濟增長下降反映出貨幣政策收緊以及高能源價(jia) 格帶來的衝(chong) 擊的持續影響。

  對於(yu) 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IMF預計其增速將整體(ti) 小幅放緩,從(cong) 2022年的4.1%放緩至2023年和2024年的4.0%。分化同樣存在於(yu) 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例如,歐洲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今年的經濟增速被上調至2.4%,亞(ya) 洲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今明兩(liang) 年的經濟增速均被下調,分別下調至5.2%和4.8%。

  由於(yu) 貨幣政策收緊,加之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下跌,預計今年全球通脹率將從(cong) 2022年的8.7%降至6.9%,並在2024年進一步降至5.8%;今年的核心通脹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將下降至6.3%,2024年下降至5.3%。總體(ti) 來看,核心通脹率將更加緩慢地下降,多數經濟體(ti) 的通脹預計要到2025年才能回到目標水平。

  報告認為(wei) ,盡管一些極端風險,例如銀行業(ye) 的嚴(yan) 重動蕩等,自4月以來已有所緩和,但總體(ti) 風險仍偏向下行。

  首先,若氣候變化和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再度加劇,大宗商品價(jia) 格將會(hui) 變得更加波動,對於(yu) 降低通脹而言,這是一個(ge) 嚴(yan) 重的風險。自6月以來,由於(yu) “歐佩克+”國家延長了石油減產(chan) 期限,石油價(jia) 格大幅上漲,糧食價(jia) 格也居高不下,如果俄烏(wu) 衝(chong) 突升級,可能對糧食價(jia) 格造成進一步擾動,並給許多低收入國家帶來更大困難,這些將在未來形成嚴(yan) 重的宏觀經濟風險。

  其次,雖然基礎通脹和總體(ti) 通脹均有所下降,但它們(men) 仍然處於(yu) 高位。由於(yu) 勞動力市場緊張以及存在不利的能源價(jia) 格形勢,通脹可能會(hui) 變得更加頑固,需要央行采取更大力度的行動。

  此外,許多國家的債(zhai) 務水平高企,融資成本上升,經濟增速放緩,國家日益增長的需求與(yu) 可用財政資源之間的不匹配明顯加劇。這使得許多國家在危機麵前變得更加脆弱,需要重新關(guan) 注財政風險管理。

  因此,IMF建議,多國已接近其緊縮周期的峰值,不需要進一步收緊;要提高長期經濟增速,需通過結構性改革實現,特別是側(ce) 重於(yu) 治理、企業(ye) 監管和對外部門的改革。同時,IMF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爾·古蘭(lan) 沙表示,多邊合作有助於(yu) 確保所有國家取得更好的增長成果,各國應致力於(yu) 限製地緣經濟割裂,努力恢複對基於(yu) 規則的多邊框架的信任,以提高透明度和政策確定性,幫助促進全球共同繁榮。 (經濟日報記者 劉 暢)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