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舉辦

發布時間:2023-10-16 09:5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成都10月12日電(記者韓業(ye) 庭、李曉東(dong) 、周洪雙)由文化和旅遊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等共同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等承辦的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12日在成都開幕。

  本屆非遺節以“共享履約實踐 深化文明互鑒”為(wei) 主題,將開展多項特色節會(hui) 活動,展示國際非遺保護成果,共享中國履約實踐經驗。本屆非遺節設置五洲非遺、神州非遺、巴蜀非遺、雲(yun) 上非遺四大板塊,包含30多項特色鮮明的展覽展示活動。來自國內(nei) 和全球47個(ge) 國家(地區)的900多個(ge) 非遺項目、1800餘(yu) 名傳(chuan) 統工藝傳(chuan) 承人、3000餘(yu) 名傳(chuan) 統表演人員和1800餘(yu) 名中外嘉賓共同參加。非遺節期間,還將舉(ju) 辦非遺成都論壇和亞(ya) 太地區非遺保護能力建設師資培訓班。

  經過16年發展培育,成都國際非遺節已成為(wei) 世界各國展示非遺保護實踐的交流平台、凝聚智慧和發展共識的學術高地、開展文明友好對話的民心紐帶。今年適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公約》通過20周年,本屆非遺節將集中展示履約實踐的國際成果和中國智慧,共享人類流光溢彩的多樣文化,展現中國非遺的悠久曆史和蓬勃生命力。

  天府大巡遊是本屆非遺節的重頭大戲和品牌節目。熱情洋溢的非洲鼓、精彩絕倫(lun) 的少數民族歌舞、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傳(chuan) 統民俗表演……近千人的表演隊伍按照“薪火相傳(chuan) 、四海同樂(le) 、多彩家園、五洲共享、時代節拍、巴風蜀韻”6個(ge) 篇章在主會(hui) 場進行串聯展示。

  作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的少林功夫發源至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在“薪火相傳(chuan) ”篇章中,來自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延魯武術學校的學生表演了樸實無華、剛健迅猛、攻防靈活的少林功夫,向世界展示中華武術的精氣神。在體(ti) 現多民族文化的“巴風蜀韻”篇章中,年僅(jin) 3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羌族羊皮鼓舞表演者小耶格,依靠父輩的口傳(chuan) 心授,將“踮跳步”“蹉跳步”“商羊腿跳轉步”等典型動作表現得淋漓盡致,生動還原了羊皮鼓舞的獨特魅力。

  來自重慶市、成都市、瀘州市、樂(le) 山市、達州市的傳(chuan) 承人進行龍舞集合表演,將具有鮮明地域特色、豐(feng) 厚文化積澱的銅梁龍舞、瀘州雨壇彩龍、沐川草龍、安仁板凳龍等非遺項目集中呈現,生動映照出民俗文化中的美好寓意。

  四川是中國非遺大省,擁有8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153項國家級、1132項省級和數千項市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自2007年首屆非遺節舉(ju) 辦以來,成都國際非遺節已累計舉(ju) 辦2000餘(yu) 場活動,邀請了9000多個(ge) 非遺項目參展、600餘(yu) 支表演隊伍參演,吸引了130多個(ge) 國家(地區)和非政府組織的近6萬(wan) 名代表和2000多萬(wan) 市民遊客現場參與(yu) ,成為(wei) 國內(nei) 外積極關(guan) 注的一項國際非遺盛會(hui) 。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3日 09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