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5年至1433年
明代航海家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
先後七次奉命出使西洋
沿著海上絲(si) 綢之路
造訪了當時亞(ya) 洲
和非洲東(dong) 岸的三十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圖為(wei) 2017年昆明鄭和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演鄭和下西洋場景。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七次遠涉重洋
他帶來海上絲(si) 綢之路最為(wei) 繁盛的時代
他留下的《鄭和航海圖》
成為(wei) 海上絲(si) 綢之路最直觀的呈現……”
你知道嗎?
鄭和的故鄉(xiang) 就在雲(yun) 南昆陽州寶山鄉(xiang) 和代村
(今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辦事處和代村)
圖為(wei) 晉寧風光。晉寧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人這一輩子
一定要去一趟位於(yu) 滇池湖畔的晉寧
看看為(wei) 何沒有海的雲(yun) 南
卻在600多年前
誕生了中國曆史上最偉(wei) 大的航海家
在離開家鄉(xiang) 之前
鄭和還不叫鄭和
他叫“馬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
後來被明朝皇帝朱棣賜姓“鄭”
據中新社援引雲(yun) 南省鄭和研究會(hui) 會(hui) 長高發元考證觀點
鄭和是“雲(yun) 南第一任省長”
賽典赤·贍思丁的後代
賽典赤·贍思丁的先祖
則是西域普化力國國王所非爾
圖為(wei) 鄭和下西洋模型。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從(cong) 1405年開始
鄭和耗時28年“七下西洋”
足跡遍布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和東(dong) 非等
一如無界播撒的種子
他把中國的優(you) 秀文化和先進生產(chan) 技術
帶往了世界各地
“宣教化於(yu) 海外諸番國”
又從(cong) 世界各國換回來了
珍珠、寶石、香料、珍禽異獸(shou) ……
圖為(wei) 觀眾(zhong) 在鄭和紀念館內(nei) 觀看鄭和航海線路圖。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縱使帆影已遠去
鄭和到過的很多國家
卻保留了諸多以“三保”為(wei) 名的景點
世世銘記
因為(wei) 他的到訪
“依靠的不是堅船和利炮,
而是寶船和友誼”
圖為(wei) 展出的鄭和船隊模型。劉冉陽 攝
曾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鄭和的祖先所非爾一行經過大漠
從(cong) 西向東(dong) 遷徙而來
而鄭和又在300多年後
從(cong) 東(dong) 向西揚帆起航
跨越時空的兩(liang) 條路線
正好為(wei) “一帶一路”畫上
“完美的圓圈”
圖為(wei) 鄭和公園內(nei) 的鄭和雕像。晉寧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人這一輩子
一定要去一趟鄭和的故裏
看看為(wei) 什麽(me) 這個(ge) 沒有海的地方
航標卻是“星辰大海”
作為(wei) 中國最古老的國際貿易通道之一
古代南方絲(si) 綢之路從(cong) 成都出發
途經雲(yun) 南多地
連接中亞(ya) 、南亞(ya) 、西亞(ya) ,遠達歐洲
從(cong) 蜀身毒道(注:身毒為(wei) 印度古稱)
到茶馬古道
雲(yun) 南人的足跡
向遠方 向海的那邊
圖為(wei) 遊客在鄭和公園遊覽。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麵向“三亞(ya) ”(東(dong) 亞(ya) 、東(dong) 南亞(ya) 、南亞(ya) )
肩挑“兩(liang) 洋”(太平洋、印度洋)
從(cong)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到建設中國麵向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輻射中心
600多年後的今天
雲(yun) 南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已從(cong) “邊緣”變“前沿”
雲(yun) 南人的足跡
向雲(yun) 端 向有風的地方
圖為(wei) 晉寧風光。晉寧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同時,作為(wei) 偉(wei) 大的航海家、
外交家、和平使者鄭和的故鄉(xiang)
晉寧區持續打造的“鄭和文化”已成為(wei)
這裏閃亮的文旅名片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圖為(wei) 鄭和公園。晉寧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在晉寧城區的月山上坐落著鄭和公園
始建於(yu) 1958年,原名為(wei) 月山公園
1978年家鄉(xiang) 人民為(wei) 了紀念鄭和
更名為(wei) “鄭和公園”
這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鄭和文化主題公園
內(nei) 有鄭和紀念館、鄭和故居、三寶樓、
鄭和之父馬哈隻墓等
圖為(wei) 鄭和公園內(nei) 的鄭和雕像。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步入公園,拾級而上
鄭和像佇(zhu) 立在台階之上
左手持劍柄,右手握航海圖
飽經風霜的臉龐
端莊威嚴(yan) 、氣宇軒昂
圖為(wei) 三寶樓。晉寧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登上寶船外形的三寶樓
便站上了鄭和公園的最高處
放眼望去
一半城池一半滇池
美景盡收眼底
圖為(wei) 鄭和紀念館。晉寧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鄭和紀念館(晉寧區博物館)
是鄭和公園另一個(ge) 重要組成部分
這裏係統全麵地展陳了
鄭和下西洋的曆史背景、
豐(feng) 富史料和重要意義(yi)
圖為(wei) “2019昆明鄭和文化旅遊節”開幕式。賀凱 攝
自2006年以來
晉寧把每年7月11日確定為(wei) “鄭和文化節”
並於(yu) 2010年起的每年7月
在晉寧舉(ju) 辦“昆明鄭和文化旅遊節”
讓“敢為(wei) 人先、開拓進取、
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鄭和精神
在這片沃土賡續相傳(chuan)
同時,晉寧也把“鄭和文化”
全麵融入城市規劃
打造了鄭和路、鄭和文化廣場、
鄭和故裏亭、鄭和主題公交車……
讓鄭和故裏大放異彩
圖為(wei) 2017昆明鄭和國際文化旅遊節開幕式現場。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當然,晉寧遠遠不僅(jin) 是鄭和故裏
這裏還是古滇國的都邑治所
滇文化的發祥地
雲(yun) 南青銅文化的中心
圖為(wei) 晉寧河泊所遺址出土的“滇國相印”封泥。雲(yun) 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供圖
這裏是“滇王之印”
及大量青銅器出土的地方
揭開了在史料上“消失”兩(liang) 千多年的
古滇王國神秘麵紗的一角
這裏遠離大海
卻出土了大量的貯貝器
這些數量巨大的海貝
被視為(wei) 見證了古滇國與(yu) 中原
乃至世界各國頻繁的往來貿易
圖為(wei) 晉寧風光。晉寧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作為(wei) 曾經的古滇國都邑所在地
這裏曆史悠久、風情獨特
風景優(you) 美、生態宜人
一湖滇池水與(yu) 綿綿青山
讓晉寧獲評“中國天然氧吧”
“中國避暑休閑十佳縣”
“最美中國旅遊目的地城市”等稱號
圖為(wei) 晉寧花卉種植。晉寧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這裏得天獨厚的氣候類型
孕育了聞名遐邇的“高原花都”
打造出了
“晉寧康乃馨”“晉寧繡球”“晉寧玫瑰”
3個(ge) 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花卉種植麵積6.1萬(wan) 畝(mu)
年產(chan) 鮮切花55億(yi) 枝
均穩居全國第一
圖為(wei) 晉寧區昆陽街道海埂村“鯨魚島”。晉寧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在滇池的藍天碧水間
有一隻“化身孤島的鯨魚”
高原陽光與(yu) 飛翔的水鳥
讓它變得靈動
日落時候的“維納斯帶”
又給予它浪漫的色彩
這座頗具特色的“鯨魚島”
是很多遊客心中想私藏的
“童話世界”
圖為(wei) 晉寧風光。晉寧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山“海”之間的晉寧
各色美食也在呼喚味蕾
圖為(wei) 晉寧糟魚。晉寧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這裏的“國民美食”糟魚
凝結著滇池人家對生活的熱愛
一條魚新鮮上岸
曆經陽光沐浴、香料SPA和土壇醃製
烹製時已經完成奇妙蛻變
色澤紅潤、散發糟香
成為(wei) 一日三餐的質樸溫暖
圖為(wei) 晉寧耙豬腳。晉寧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此外還有普照寺鹵腐、
花老奶米線、昆陽鹵鴨、野生菌……
晉寧美食不勝枚舉(ju)
若一定要論資排輩
民間又有雲(yun) :
“三公斤耙豬腳”
或可以位列三甲
(“耙”,西南方言,指食物烹製香酥軟爛)
2021年6月
北上南歸的亞(ya) 洲象群
一路行至晉寧而折返
這裏也成了“象”往之地
圖為(wei) 北上南歸的亞(ya) 洲象群。雲(yun) 南省森林消防總隊 供圖
AI也去了趟晉寧
來看看AI眼中的晉寧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晉寧
在這裏一探人類航海史波瀾壯闊的詩篇
在這裏揭開神秘的古滇王國麵紗
在這裏享受古樸、純淨的湖畔漁村生活
……
在晉寧
體(ti) 驗一種叫雲(yun) 南的生活
作者:劉麗(li) 慧 洪沂 王旌亞(ya)
製圖:中新AI實驗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