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聯通世界 普惠四方

發布時間:2023-10-17 09:5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專(zhuan) 家視點】

  作者:李永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ya) 社會(hui) 發展研究所所長)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ju) 行,有關(guan) 國家領導人、國際組織負責人、部長級官員及工商界、學術機構、民間組織等各界人士齊聚一堂,暢談十年共建成果,規劃未來合作。目前“一帶一路”已經從(cong) 多邊務實合作倡議逐漸發展成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大實踐,成為(wei) 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國際合作平台。

  共同描繪美好藍圖

  十年來,“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中國和共建國家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過程中,發揚絲(si) 路精神,確定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則,勾畫了合作框架,實現了一係列發展戰略和合作機製的對接,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領域取得顯著成績。中國在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還相繼提出一係列細化這一倡議的文件,勾畫了“一帶一路”建設藍圖。其主要內(nei) 容概括為(wei) 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六廊是指新亞(ya) 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ya) -西亞(ya) 、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六路指的是鐵路、公路、航運、航空、管道、空間綜合信息網絡;多國指的是一批先期合作國家;多港指的是構建若幹海上支點港口。

  十年來,在藍圖指引下,中國政府和工商界與(yu) 共建國家政府和企業(ye) 努力開拓合作領域,拓展合作渠道,謀劃和實施合作項目,努力為(wei) 各國經濟發展和共建國家合作創造新機遇,尤其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一帶一路”催生的許多項目成為(wei) 亮點。

  值得指出的是,許多合作項目是共建國家共同以創新的態度設立的。這些項目充分考慮了共建國家發展戰略需要、市場需要和區域合作需要。因此,“一帶一路”的合作藍圖是共建國家共同描繪的。

  共享紮實合作成果

  中方在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時,提出了建設“一帶一路”的若幹重要原則,如著名的“五通”和發展戰略對接原則等,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又先後提出“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合作理念。

  “一帶一路”建設初期,中方就倡議共建國家深化對接發展戰略,從(cong) 各自發展戰略中發掘新的合作動力,規劃新的合作願景,鎖定新的合作成果,為(wei) 彼此經濟增長提供更多動能。十年來,中國與(yu) 共建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合作結出豐(feng) 碩果實。中國與(yu) 歐亞(ya) 經濟聯盟的對接合作,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製,“一帶一路”與(yu) 大歐亞(ya) 夥(huo) 伴關(guan) 係的對接合作等等,都催生了新的合作領域、促進了區域經濟合作。

  “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了中國與(yu) 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水平,促進了各國間貿易增長,促進了金融和投資合作,促進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相互了解。新冠疫情肆虐期間,“一帶一路”項目為(wei) 各國抗疫和解決(jue) 社會(hui) 經濟迫切問題作出重要貢獻。中歐班列目前已聯通中國境內(nei) 112座城市,途經11個(ge) 亞(ya) 洲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座城市,通達歐洲25個(ge) 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座城市,成為(wei) 連接共建國家的紐帶。中國與(yu) 中亞(ya) 國家的基礎設施聯通,如中國西部-歐洲西部公路、中吉烏(wu) 公路等互聯互通項目,使中亞(ya) 內(nei) 陸國家成為(wei) 東(dong) 西方的橋梁和走廊,極大改善了共建國家的發展環境,將以往發展中的瓶頸轉變為(wei) 積極因素。

  “一帶一路”框架下各國合作成果亮點頻頻,中哈產(chan) 業(ye) 合作、中老鐵路、雅萬(wan) 高鐵、中巴經濟走廊等項目,成為(wei) 互利合作的典範。在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領域,“一帶一路”建設亦取得可喜成果。“海上絲(si) 綢之路”建設方麵也可圈可點。“一帶一路”建設開始以來,“絲(si) 路海運”網絡持續拓展,截至今年6月底,“絲(si) 路海運”航線已通達全球43個(ge) 國家的117個(ge) 港口,300多家國內(nei) 外知名航運公司、港口企業(ye) 、智庫等加入“絲(si) 路海運”聯盟。可謂航線港口星羅棋布,海上運輸四通八達。

  “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成果使其更具吸引力,更具可持續性。

  攜手打造命運共同體(ti)

  十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舉(ju) 世矚目的成績,也遇到一係列挑戰。總體(ti) 上看,和平與(yu) 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經濟全球化大方向沒有變,國際格局發展戰略態勢對我們(men) 有利,共建“一帶一路”仍麵臨(lin) 重要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的初衷,就是要把我國發展同共建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各共建國家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賦予古代絲(si) 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nei) 涵。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共建國家的普遍歡迎,而他們(men) 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xing) 經濟體(ti) 。這個(ge) 倡議所包含的合作理念和思路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已經深入人心。

  某些國家認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所包含的合作理念衝(chong) 擊了西方的“唯我獨尊”和“叢(cong) 林法則”,於(yu) 是拉幫結夥(huo) 抵製“一帶一路”建設。但是,曆史潮流滾滾向前不可阻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已經在合作中體(ti) 會(hui) 到這個(ge) 倡議的魅力、潛力和效果,更讚賞這個(ge) 倡議所包含的理念,因為(wei) 它代表了新型國際關(guan) 係的發展方向,代表了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大趨勢。

  “一帶一路”源自中國,屬於(yu) 世界;植根曆史,麵向未來。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可以預計,“一帶一路”建設承載著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將促使共建國家更積極參與(yu) 區域經濟合作,更紮實實現發展戰略對接,更有效維護自身利益。無論國際形勢如何風雲(yun) 變幻,隻要我們(men) 保持戰略定力,抓住戰略機遇,積極應對挑戰,我們(men) 就會(hui) 向著構建命運共同體(ti) 的目標不斷前進。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7日 08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