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真正能治愈伴侶的是關係中的“弱者”

發布時間:2023-10-17 10:05:00來源: 中國婦女報

  這幾天,樓上的夫妻倆(lia) 吵架聲實在太大了。聽得出來,夫妻二人的性格都比較強勢,每次吵架都互戳心窩子,誰也不肯讓誰,就好像房子著火了,正常人是趕緊滅火,他倆(lia) 是往裏丟(diu) 柴。吵架的原因就是鞋子脫下來沒放鞋櫃這些小事,最終,區區小火苗能“燒”成熊熊烈火,弄得雙方都怒不可遏。其實,這都和“示弱”二字有關(guan) 。

  退一步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難?

  衝(chong) 突當下,想要各退一步挺難。朋友阿梅說到自己慣犯的一個(ge) 毛病:遇事就愛爭(zheng) 對錯。

  對方約會(hui) 遲到,已經說了是加班、堵車。她會(hui) 忍不住埋怨:“事實已經發生了,我等了這麽(me) 久,這是誰的問題?”如果對方語塞,她會(hui) 乘勝追擊:“客觀原因不是理由,你不應該提前預判嗎?”這種得理不饒人的說話方式,氣跑了幾任男友。她事後也會(hui) 反思,但隻要一吵架,那種“逞能”感就很難被壓下去。

  其實這類事有很多替代性處理方式,比如:撒個(ge) 嬌,告訴對方自己等很久餓了累了,待會(hui) 兒(er) 得多吃點好吃的。但阿梅覺得,這很難。在說出這種話時,相當於(yu) 默認了自己在關(guan) 係中的需求感更高。這時情感的天平會(hui) 不自覺向對方那裏傾(qing) 斜。

  和阿梅一樣,很多人在關(guan) 係中羞於(yu) 低頭。他們(men) 試圖通過讓對方先認錯的方式獲得掌控感。殊不知,在僵持等待中,把對方越推越遠。如果隻有一方不肯示弱,其實也還好,隻需要另一方有“反擰麻繩”的能力就可以。“反擰麻繩”是婚姻家庭治療師戈特曼所說的“情緒協調”能力。指的是伴侶(lv) 能深層次理解對方,並將這些理解用親(qin) 切的方式表達出來的能力。

  比如,當阿梅說:“就你最忙,都不知道早點出發!”情緒協調性低的伴侶(lv) ,隻能領會(hui) 表麵的意圖,即指責。如果把這句話定義(yi) 為(wei) 埋怨、指責,示弱就會(hui) 變得極其困難。自己本來就焦頭爛額,還要被說一通。而情緒協調性高的伴侶(lv) ,就會(hui) 領會(hui) 到更深一層:對方是想要更多的關(guan) 心和陪伴。就會(hui) 這麽(me) 回答:“最近工作確實很忙,好久沒有好好陪你了;等我忙完這陣子,陪你去看那個(ge) 你想看的展覽。”看似低頭服軟,其實非常聰明。仿佛將一根擰到緊繃的麻繩回旋了幾圈,頓時,氣氛就放鬆下來了。

  總的來說,有兩(liang) 種人更敢於(yu) 在關(guan) 係中示弱:有更充足的安全感,不擔心暴露脆弱的;對伴侶(lv) 的意圖有更深覺察的,有更高“心理可視性”的。

  示弱的一方,表麵看是吃虧(kui) 了,其實,他們(men) 才是關(guan) 係中掌握主動權的一方。

  示弱是建設性關(guan) 係的開端

  關(guan) 係中的示弱,是在釋放“我需要你”“我們(men) 一起麵對問題”的信號。對於(yu) 很多人來說,要當麵表達“我需要你”是一件很沒麵子的事情。

  有對情侶(lv) 很巧妙地解決(jue) 了這個(ge) 問題。M和男友建立了一個(ge) 共享文檔,在文檔裏相互低頭。每次吵架時,隻要有一方說出安全詞“我真的不舒服”,兩(liang) 人就很默契地休戰。心情平複得差不多時,便會(hui) 打開那個(ge) 文檔,寫(xie) 寫(xie) 自己生氣的原因、做得不對的地方、對方傷(shang) 害到自己的地方。在這一年中,那份文檔更新了20次。但他們(men) 遠遠不止吵了20次,一次次的“書(shu) 麵低頭”,使他們(men) 更加清楚,要如何處理自己或對方破碎的情緒。這樣看來,示弱無疑是建設性衝(chong) 突的開端。

  婚姻關(guan) 係研究者戈特曼,在他的《愛的博弈》中提出了四種伴侶(lv) 衝(chong) 突的類型:多變型:歡喜冤家,經常吵架,但總是伴隨著激情、歡笑、和解;確認型:存在分歧,但爭(zheng) 吵時也會(hui) 讓彼此知道,愛意仍然存在,會(hui) 自我控製、保持鎮定;逃避型:很少衝(chong) 突,認為(wei) 公開談論分歧沒什麽(me) 好處,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敵對型:經常衝(chong) 突,大量貶損、辱罵、譏諷,根本不會(hui) 傾(qing) 聽對方。

  第三種和第四種是傷(shang) 害性較大的兩(liang) 種衝(chong) 突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冷暴力,逃避問題;熱暴力,越吵越凶。第一種和第二種衝(chong) 突方式則更加積極。第一種歡喜冤家式的吵架,沒有把問題當作“天大的事”,用幽默作為(wei) 潤滑劑,也是一種隱形的示弱。第二種則多了一分自控,即使在憤怒上頭時,也以互相保護為(wei) 前提。這兩(liang) 種衝(chong) 突模式,有一個(ge) 共同點:雙方有“讓關(guan) 係進行下去”的共同目標,明白爭(zheng) 吵並不代表不愛,默認衝(chong) 突不具有毀滅性。也就是說,不管怎麽(me) 吵、怎麽(me) 鬧,我們(men) 彼此都不希望分開。這種共同信念的建立,大大弱化了示弱一方處於(yu) 低位的感覺。

  如果把情侶(lv) 吵架比作家裏著火,是先滅火呢,還是先爭(zheng) 吵出是誰放的火呢?肯定是先滅火。示弱就是滅火的行為(wei) ,用行為(wei) 語言告訴對方,我隻想麵對問題,幫你平複情緒,並不想解決(jue) 掉你這個(ge) 人。然後將問題引導到建設性的、可討論的範圍。而相反,如果雙方都逞強,無端發泄情緒,對問題的解決(jue) 則於(yu) 事無補。

  示弱≠背鍋 如何科學示弱?

  關(guan) 係中,我們(men) 可以做些什麽(me) 讓示弱變得容易一些呢?

  1.確立基本共識——無論如何,爭(zheng) 吵都不會(hui) 輕易動搖關(guan) 係本身。

  可以與(yu) 伴侶(lv) 聊聊,對於(yu) 這段關(guan) 係的核心需求。隻要衝(chong) 突不涉及核心問題,那麽(me) 在爭(zheng) 吵時,就需要明確一點“無論如何,我們(men) 的目標都是讓關(guan) 係繼續下去”。

  2.明確界限——示弱並不代表我需要承擔全部責任。

  示弱之所以困難,是因為(wei) 我們(men) 會(hui) 不自覺默認,示弱等於(yu) 認錯。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錯的。示弱是一件需要一定心理能量的事情,一段關(guan) 係中,願意示弱的人,可能是心理成熟度更高的那一方。

  3.示弱以後——ATTUNE溝通法則。

  示弱並不是衝(chong) 突的終點,作為(wei) 心理能量更充足的一方,後續需要試著引導溝通的進行。

  戈特曼在《愛的博弈》中提到一種溝通法則,這是一種以情緒協調為(wei) 基礎的溝通方式。對於(yu) 未示弱的一方來說,需要做到:了解(A)、寬容(T)、變批評為(wei) 積極的需求(T)。

  作為(wei) 情緒涵容能力更好的示弱一方,我們(men) 需要作出引導。我們(men) 發現,一開始伴侶(lv) 總是喜歡采用這樣的句式:“你為(wei) 什麽(me) 每次都做不到?”“你就是這樣對我的嗎?考慮過我的感受嗎?”以“你”開頭的句式,容易激發彼此的防禦態度。

  這時候,可以用引導性的問題,讓對方多談論自己的感受。試著這麽(me) 說:“誰對誰錯我們(men) 先放一放,可以和我詳細說說你的感受嗎?”“比起我做了什麽(me) ,我更在意你的感受。”當對方逐漸放鬆,開始談論自己的感受時,我們(men) (示弱一方)需要做到:理解(U)、無防禦傾(qing) 聽(N)、共情(E)。

  我們(men) 要明白,麵對的不是某個(ge) 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而是一個(ge) 可以有不同感受的個(ge) 體(ti) 。如果伴侶(lv) 說:“那次你晚來了20分鍾,我感覺很無助,仿佛你根本不在意我們(men) 的約定。”這時不要急著告訴對方:“你太敏感了,我就是加班!”可以這樣回答:“所以我沒能準時赴約,這件事會(hui) 讓你感到不安?”看似是很簡單的一句“廢話”,卻能起到撫慰作用。用中立的、複述性的語言確認對方的感受,能幫助對方放下防禦,感到“被允許”,從(cong) 而表露更多真實的想法。

  有時,對方的表述會(hui) 使你有“被指責”的感覺,比如:“我真的很委屈,覺得你不願意付出。”也許我們(men) 更委屈,會(hui) 想:“我花了那麽(me) 多時間來開導你,怎麽(me) 倒打一耙呢?”這時候“無防禦傾(qing) 聽”就很重要。它要求我們(men) 避開對方觀點中的鋒芒,打心底裏接受:麵對同一件事情,對方可以有不同感受,每個(ge) 人感受愛的方式和能力都不太一樣。

  有愛的衝(chong) 突,是一場忘記輸贏的遊戲。會(hui) 示弱的人,永遠不會(hui) 輸。(清筠)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