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夯實算力高質量發展基礎

發布時間:2023-10-17 10:14:00來源: 經濟日報

  工信部等6部門日前聯合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完善算力綜合供給體(ti) 係、提升算力高效運載能力、強化存力高效靈活保障、深化算力賦能行業(ye) 應用、促進綠色低碳算力發展、加強安全保障能力建設6方麵重點任務,推動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為(wei) 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算力是對數據的處理能力,是承載和推動人工智能走向實際應用的決(jue) 定性力量。算力能釋放數據要素的創新活力,賦能各行各業(ye) ,改變生產(chan) 方式、生活模式和科研範式,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支撐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因而被視為(wei) 集信息計算力、網絡運載力、數據存儲(chu) 力於(yu) 一體(ti) 的新型生產(chan) 力。測算顯示,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國家的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6‰和1.7‰。

  算力基礎設施是算力的主要載體(ti) 。算力主要通過算力中心等基礎設施向社會(hui) 提供服務,從(cong) 而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算力基礎設施是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和基礎設施,對助推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培育未來產(chan) 業(ye)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及實現社會(hui) 高效能治理等具有重要意義(yi) ,呈現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綠色低碳的發展趨勢。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向縱深推進,算力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不斷提升。

  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不斷夯實支撐數字經濟發展和千行百業(ye) 數字化轉型的算力底座。當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算力總規模位於(yu) 全球第二。算力產(chan) 業(ye) 鏈條持續完善,包括算力設施、算力平台、算力服務等在內(nei) 的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算力產(chan) 業(ye) 生態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示範效應的算力平台、新型數據中心以及產(chan) 業(ye) 基地相繼落地。算力正從(cong) 金融科技、航空航天、地質勘探等領域向政務、工業(ye) 、交通、醫療等領域拓展,算力融合應用加速湧現,極大激發了數據要素創新活力。

  當前,要將算力真正轉化為(wei) 生產(chan) 力,還需解決(jue) 使用門檻高、利用率低等問題。首要的一點就是提升算力綜合供給能力。要優(you) 化算力設施建設布局,促進東(dong) 西部地區算力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支持我國企業(ye) “走出去”,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為(wei) 重點布局海外算力設施。同時,推動算力資源多元發展,逐步提升智能算力占比,協同發展智能算力與(yu) 通用算力,滿足不同類型算力業(ye) 務需求。要推動算力產(chan) 業(ye) 生態體(ti) 係建設,降低算力使用門檻。

  提升算力高效運載能力是重點任務。應探索構建布局合理、泛在連接、靈活高效的算力互聯網,增強異構算力與(yu) 網絡的融合能力,實現計算、存儲(chu) 的高效應用,優(you) 化算力高效運載質量。強化算力接入網絡能力,提升樞紐網絡傳(chuan) 輸效率;鼓勵各方探索打造多層次算力調度框架體(ti) 係,探索實現算力的一體(ti) 化調度應用,推進算網融合發展,讓算力真正流動起來。

  算力還需與(yu) 運力存力協同發展。運力、存力與(yu) 算力共同構成數字經濟的核心底座,三者缺一不可。當前,我國仍存在算力與(yu) 運力、存力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要實現三者均衡發展,需在技術上推動存算網協同相關(guan) 技術研發,在算力中心建設上合理配置存算比例,在應用上支撐數據在算力中心內(nei) 及算力中心間的高效流動,推動存算網協同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