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建設十周年 中巴經濟走廊取得豐碩成果
新華財經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餘(yu) 蕊 郝玉)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巴經濟走廊啟動十周年。十年間,中巴經濟走廊取得豐(feng) 碩成果,為(wei) 巴基斯坦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hui) 效益。
“1+4”合作布局已從(cong) 宏偉(wei) 藍圖變成現實畫卷
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重要先行先試項目。自2013年啟動以來,在中巴雙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下,以走廊建設為(wei) 中心,以瓜達爾港、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產(chan) 業(ye) 合作為(wei) 重點的“1+4”合作布局,已從(cong) 宏偉(wei) 藍圖變成現實畫卷。
“走廊建設為(wei) 巴基斯坦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工業(ye) 化奠定了良好基礎,也向全世界展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強大生命力。”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cong) 亮說。
瓜達爾港是中巴經濟走廊的“龍頭項目”。目前瓜達爾港已具備全作業(ye) 能力,自由區起步區招商引資工作基本完成,配套設施不斷完善。
“瓜達爾港共建取得重大進展,正朝著物流樞紐和產(chan) 業(ye) 基地的目標穩步前進。”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說。
一直以來,巴基斯坦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公路密度遠低於(yu) 南亞(ya) 國家的平均水平。鐵路方麵,受技術落後、年久失修、網絡布局不合理、安全保障性差等因素影響,巴基斯坦的鐵路運輸能力也較差。
中巴經濟走廊啟動十年來,走廊“大動脈”交通綜合立體(ti) 互聯互通網絡不斷完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發布的《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大實踐》白皮書(shu) 指出,中巴經濟走廊方向,重點項目穩步推進,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蘇庫爾至木爾坦段)、喀喇昆侖(lun) 公路二期(赫韋利揚-塔科特段)、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竣工通車。
能源方麵,巴基斯坦一直麵臨(lin) 能源短缺的困境,城市居民正常電力需求無法滿足,經濟生產(chan) 活動所需電力得不到保障,經濟發展受到嚴(yan) 重影響。在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過程中,能源是進展最快、成效最顯著的領域之一。
《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大實踐》白皮書(shu) 指出,薩希瓦爾、卡西姆港、塔爾、胡布等電站保持安全穩定運營,默拉直流輸電項目投入商業(ye) 運營,卡洛特水電站並網發電,拉沙卡伊特別經濟區進入全麵建設階段。
叢(cong) 亮介紹,中巴經濟走廊的能源項目已有14個(ge) 實現商業(ye) 化運行,裝機容量達到802萬(wan) 千瓦。
“目前中巴經濟走廊已投入商業(ye) 運行的項目,供應了巴基斯坦近三分之一的電力,改變了巴電力短缺的狀況。”孟瑋說。
與(yu) 此同時,中巴經濟走廊的產(chan) 業(ye) 合作也有序推進,《中巴產(chan) 業(ye) 合作框架協議》順利簽署,優(you) 先啟動的拉沙卡伊特別經濟區招商引資起到實效。
孟瑋表示,據初步測算,截至2022年底,中巴經濟走廊直接創造就業(ye) 崗位23.6萬(wan) 個(ge) ,巴方員工規模達到15.5萬(wan) 。
“另一方麵,中巴經濟走廊的合作領域不斷拓展。農(nong) 業(ye) 、科技交流合作不斷深化,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合作方興(xing) 未艾,社會(hui) 民生領域真誠互助,國際協調和安保合作力度不斷加大,走廊合作內(nei) 涵不斷豐(feng) 富。”叢(cong) 亮說。
走廊已從(cong) 夯基築台、立柱架梁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關(guan) 於(yu) 中巴經濟走廊未來的發展,叢(cong) 亮表示,當前,走廊已從(cong) 夯基築台、立柱架梁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未來,中巴雙方將緊扣“1+4”合作布局,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wei) 目標,落實好走廊遠景規劃,推動走廊建設提質增效,不斷釋放走廊發展潛力,將走廊打造成為(wei) “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工程,推動構建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巴命運共同體(ti) 。
巴計劃發展和特別任務部部長伊克巴爾表示,十年來,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取得豐(feng) 碩成果,促進了區域互聯互通、貿易、開放和繁榮,創造了成千上萬(wan) 的就業(ye) 機會(hui) ,為(wei) 巴基斯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hui) 效益。
“今年是中巴經濟走廊啟動十周年,是走廊發展史上一個(ge) 重要裏程碑。未來,巴基斯坦將竭盡全力為(wei) 走廊建設提供安全保障,與(yu) 中國朋友相互信任、共同努力,攜手建設更有韌性、更有活力的中巴經濟走廊,共同推動構建進步、繁榮、共享的中巴關(guan) 係。”伊克巴爾說。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下階段雙方可繼續擴大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合作;鼓勵我國民營企業(ye) 參與(yu) 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繼續發展文化交流,加強中巴職業(ye) 教育交流與(yu) 對接,培養(yang) 具備現代技術型、技能型應用人才,服務中巴經濟走廊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