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開屏廣告應兼顧效益與口碑

發布時間:2023-10-17 10:16:00來源: 經濟日報

  近期,某互聯網企業(ye) 向部分開屏廣告過濾軟件開發者發函,稱其對旗下瀏覽器應用程序中的廣告過濾行為(wei) 涉嫌不正當競爭(zheng) ,部分開發者因擔心被訴風險,宣布停止服務。開屏廣告與(yu) 過濾軟件孰是孰非,引發網友討論。

  開屏廣告是指用戶啟動手機應用程序時彈出的全屏廣告。相較於(yu) 信息流、貼片廣告等形式,其具有全屏聚焦展示、強製彈出瀏覽的特性,在提升展示效果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對用戶流暢使用造成幹擾,一些用戶因此選擇下載廣告屏蔽類軟件提升使用體(ti) 驗。

  然而,廣告過濾行為(wei) 確實存在法律風險。開發者雖稱其僅(jin) 是利用手機自帶權限幫助用戶自動點擊廣告跳過按鈕,不收費且未破壞第三方應用程序完整性,但根據反不正當競爭(zheng) 法與(yu) 相關(guan) 司法判例,廣告過濾行為(wei) 有破壞“平台免費服務+用戶無償(chang) 使用+廣告主付費”的互聯網商業(ye) 運營模式與(yu) 減少廣告發布者、廣告主合法收入機會(hui) 的可能,且不少廣告過濾軟件存在未依規備案、資質不全的情況,合規性有待商榷。

  開屏廣告過濾軟件服務合法性最終仍需行政與(yu) 司法機關(guan) 個(ge) 案認定,但其受到用戶青睞,從(cong) 側(ce) 麵反映了網民對於(yu) 清朗有序網絡生態的呼喚。今年以來,在主管部門的整治下,開屏廣告利用用戶誤觸、晃動跳轉第三方網站等亂(luan) 象得到有效治理,但仍有部分應用程序存在開屏廣告彈出頻繁、跳過按鈕不夠顯著、與(yu) 其他形式廣告疊加對用戶“轟炸”等問題,用戶不堪其擾。

  當然,一些互聯網企業(ye) 也有苦衷。《2022中國互聯網廣告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2年中國市場互聯網廣告總體(ti) 收入增長37.74%。廣告業(ye) 務已成為(wei) 互聯網公司重要收入來源,而開屏廣告恰是眾(zhong) 多廣告形式中已被市場驗證的頗具商業(ye) 價(jia) 值的形式。

  開屏廣告一頭關(guan) 乎用戶口碑,一頭牽涉企業(ye) 效益。二者如何兼顧,考驗的是企業(ye) 的運營智慧。

  長遠來看,應用程序好用是根本。放眼世界,那些卓越的互聯網企業(ye) 多是靠著推出具有跨時代意義(yi) 的軟件,在效率、安全、功能性等方麵極大提升用戶體(ti) 驗而立足市場。互聯網流行的打賞文化也說明不少用戶願意為(wei) 優(you) 質內(nei) 容服務買(mai) 單。用戶厭惡的是那些功能平庸,卻吃相難看的應用程序。若能打通同類產(chan) 品功能痛點,提供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ou) 的使用體(ti) 驗,縱有開屏廣告也無傷(shang) 大雅。

  短期來看,開屏廣告製作要走心。當前開屏廣告製作存在片麵追求信息量與(yu) 轉化度的取向,給用戶留下了生硬、拖遝甚至強迫的不良觀感。在依法保障用戶一鍵關(guan) 閉權的基礎上,廣告創意若能結合用戶需求與(yu) 喜好,以有趣內(nei) 容、豐(feng) 富玩法、精準推送提升開屏廣告互動性、可玩性、針對性,將有助於(yu) 消解用戶反感情緒,取得更好推廣效果。

  總體(ti) 而言,互聯網企業(ye) 對待開屏廣告仍需審慎。應充分評估開屏廣告的正負麵影響與(yu) 企業(ye) 增收渠道的多元化可能,謹防得不償(chang) 失。(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史書(shu) 一)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