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國家水利遺產標識設計方案麵向社會征集建議意見

發布時間:2023-10-17 10:20: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 為(wei) 進一步提升國家水利遺產(chan) 標識質量和可識度,自即日起至10月23日,水利部宣傳(chuan) 教育中心麵向社會(hui) 組織開展國家水利遺產(chan) 標識設計方案征集意見活動,誠請各界熱心人士為(wei) 國家水利遺產(chan) 標識設計建言獻策、聚勢賦能。

  國家水利遺產(chan) 是我國人民在長期治水實踐進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較高曆史價(jia) 值、文化價(jia) 值、科技價(jia) 值、社會(hui) 價(jia) 值和生態價(jia) 值的水利遺存。為(wei) 加快推進水文化建設,水利部決(jue) 定啟動國家水利遺產(chan) 認定工作,並為(wei) 獲得認定的國家水利遺產(chan) 授予標識。

  日前,經廣泛征集、專(zhuan) 業(ye) 團隊修改完善,形成3項國家水利遺產(chan) 標識設計方案(方案附後)。參與(yu) 者可圍繞國家水利遺產(chan) 的文化特性、曆史特征、水利特色,從(cong) 標識圖形設計、內(nei) 涵寓意等方麵提出明確修改意見,要突出創新性、開放性和國際性,令人能從(cong) 構思創意呈現的視角,透視國家水利遺產(chan) 的視覺形象,使標識設計方案更好詮釋國家水利遺產(chan) 所承載的科學技術、哲學思想、文化底蘊等寓意,高度彰顯其獨特價(jia) 值。有條件的,可附有相關(guan) 圖片資料。

  社會(hui) 公眾(zhong) 可以將意見建議發送至電子郵箱shuiwenhua@mwr.gov.cn。所提意見或建議一經采納,即獲得精美紀念品一份。

  【方案一】

  1.標識設計將夏禹決(jue) 九川距四海治水所使用的耒耜與(yu) 篆書(shu) “水”字相結合,耒耜的外形也與(yu) “遺產(chan) ”的拚音首字母“Y”同構,體(ti) 現出“執耜安邦,水利萬(wan) 民”的理念,也直觀地表明了標識的功能定位與(yu) 屬性。

  2.篆書(shu) “水”字居中而立,“上善若水”,體(ti) 現了水利遺產(chan) 認證的重要性與(yu) 核心性,水字造型蜿蜒流淌、連綿不斷,突出了中華民族在長期治水實踐中創造的燦爛、珍貴的水利遺產(chan) 源遠流長。

  3.標識上部好似都江堰造型,都江堰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an) ,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wei) 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特質,體(ti) 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因勢利導改造水流的治水智慧,並能夠較好的體(ti) 現“水利工程”遺產(chan) 這一概念。

  4.對稱的標識穩重、莊嚴(yan) ,局部變化又非常靈動。整個(ge) 標識使用中國古代印章作為(wei) 外輪廓形,以體(ti) 現中國水利遺產(chan) 深厚的曆史沉澱,具有極強的國家形象辨識度,同時展現了水利遺產(chan) 對國家文明進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方案二】

  1.標識以大禹治水用的工具“耒耜”為(wei) 核心要素,體(ti) 現出“執耜安邦,水利萬(wan) 民”的理念。“耒耜”作為(wei) 先秦時期的重要治水工具,是中國寶貴璀璨的水利遺產(chan) 的組成部分,彰顯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水利曆史與(yu) 治水文化,也顯示出了水利遺產(chan) 的造物之美。

  2.漢字篆體(ti) “水”字同構到“耒耜”造型的左側(ce) ,好似水利工程中傾(qing) 瀉而下的水流,代表了源遠流長的水利文化,突出了水利遺產(chan) 的延續與(yu) 傳(chuan) 承。水代表了自然,頂天立地類似人字形的“耒耜”為(wei) 人造工具,體(ti) 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中華水利文明理念。

  3.標識下部好似都江堰造型,都江堰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an) ,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wei) 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特質,體(ti) 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因勢利導改造水流的治水智慧,並能夠較好的體(ti) 現“水利工程”遺產(chan) 這一概念。

  4.大道至簡,上善若水。標識設計采用了剛柔相濟的線條為(wei) 視覺表現形式,線條雄渾大氣,造型充滿張力,彰顯了標識作為(wei) 國家視覺形象載體(ti) 應有的莊重性,能較好的成為(wei) 建立較為(wei) 完善的水利遺產(chan) 保護和認定管理體(ti) 係的重要支撐。

  【方案三】

  1.該標識以漢字“中”作為(wei) 靈感源泉,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極強的識別力,通過漢字體(ti) 現中國獨特的國家文化,將其運用在中國水利遺產(chan) 標識中以體(ti) 現其獨特的國家形象屬性。

  2.將篆書(shu) 中的“水”字整個(ge) 標識造型當中,結合中華太極元素,同時融合水利萬(wan) 物而不爭(zheng) 的理念,在山水之間調和陰陽,源遠流長,連綿不息,不僅(jin) 弘揚中華優(you) 秀治水文化,也突出國家水利遺產(chan) 保護和傳(chuan) 承的特性。

  3.標識設計將耒耜與(yu) “青山”相結合,耒耜體(ti) 現出“執耜安邦,水利萬(wan) 民”的理念,標識直觀地表現出了功能屬性所在,也變現出了水利遺產(chan) 的悠久文化底蘊。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