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發力”推動“全麵開花” 中國經濟碩果累累、行穩致遠
央視網消息:今天(10月24日),《新聞聯播》播出了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hui) 、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發展以及國家能源局的相關(guan) 消息,聯係到今天航天、金融、消費、外貿等領域發布的利好消息,中國經濟多領域“全麵開花”,不論是對內(nei) 還是對外都展現出了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下麵,我們(men) 一起詳細了解一下。
首先是展會(hui) 形式多樣,體(ti) 現了中國擴大開放的決(jue) 心與(yu) 信心。
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hui) 11月底在杭州舉(ju) 辦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hui) 將於(yu) 11月23日—27日在杭州舉(ju) 行,屆時將舉(ju) 辦人工智能創意等100多項活動。
首屆亞(ya) 洲通用航空展下月舉(ju) 行
今天,首屆亞(ya) 洲通用航空展在珠海舉(ju) 行發布會(hui) ,介紹了本屆航展的準備情況。同時,參加本屆航展的多支飛行表演隊還介紹了飛行表演日程安排和表演科目等內(nei) 容。
首屆亞(ya) 洲通用航空展計劃將於(yu) 11月23日—26日在珠海國際航展中心舉(ju) 行。本屆航展吸引了美國、英國、德國等近2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企業(ye) 參展。按照計劃,其間將每天進行長達70分鍾的飛行表演及無人機、直升機等樣機示範飛行。
第134屆廣交會(hui) 萬(wan) 商雲(yun) 集、共享商機
昨天,廣交會(hui) 第二期如期開展。據官方統計,截至昨天17時,境外采購商累計到會(hui) 人數超12.9萬(wan) 人,比上屆同期大幅增長。同時,這一數字也已經超過上屆廣交會(hui) 三個(ge) 展期境外采購商的到會(hui) 人數總和。
從(cong) 線上到線下,各個(ge) 參展商正不斷求新、求變。麵對外貿環境眾(zhong) 多不確定因素,“中國製造”品牌正在不斷用更積極的姿態搶占先機,展現韌勁和活力。
廣交會(hui) 吸引到眾(zhong) 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展商的參與(yu) ,這不僅(jin) 是廣交會(hui) 自己的耀眼成績,也是對中國國際貿易穩步發展的明證,更展示了中國願意與(yu) 世界分享發展機會(hui) 、共同繁榮的決(jue) 心。
第六屆進博會(hui) 亮點多多 企業(ye) 展規模創新高
商務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第六屆進博會(hui) 將於(yu) 11月5日—10日在上海全麵線下舉(ju) 辦。本屆進博會(hui) 預計將迎來154個(ge) 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來賓,已有超過3400家參展商和39.4萬(wan) 名專(zhuan) 業(ye) 觀眾(zhong) 注冊(ce) 報名。
69個(ge) 國家和3個(ge) 國際組織確認將參加第六屆進博會(hui) 的國家展。其中,11國首次參展,34國首次線下參展,洪都拉斯、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ya) 、南非、越南等5國擔任主賓國。
本屆進博會(hui) 企業(ye) 展展覽麵積約36.7萬(wan) 平方米,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ye) 龍頭企業(ye) 數達289家,均超過之前曆屆水平。全球十五大整車品牌、十大工業(ye) 電氣企業(ye) 、十大醫療器械企業(ye) 、三大礦業(ye) 巨頭、四大糧商、五大船運公司等均已確認參展。
通過多種形式的展會(hui) ,我們(men) 感受到了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步履鏗鏘,中國持續開放的大市場所帶來的機遇被各方看好,進而參與(yu) 進來共享發展成果。除此之外,中國內(nei) 生動力的增強以及多領域迸發出的活力讓大家對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九號衛星
北京時間今天04時0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九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第492次飛行。
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總規模2025年將達到3萬(wan) 億(yi) 元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yu) 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動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總規模達到3萬(wan) 億(yi) 元。
截至9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約27.9億(yi) 千瓦
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7.9億(yi) 千瓦,同比增長12.3%。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5.2億(yi) 千瓦,同比增長45.3%;風電裝機容量約4.0億(yi) 千瓦,同比增長15.1%。新能源裝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消費對經濟發展作用增強 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達94.8%
記者今天(10月24日)從(cong) 商務部獲悉,9月份,隨著一係列促消費活動的開展,促進汽車、家居消費等政策措施落地落細,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得到增強,呈現持續恢複態勢,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94.8%。
商品銷售穩步增長。9月份,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6%,增速比8月份加快0.9個(ge) 百分點。從(cong) 商品類別看,超六成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速較8月份加快。基本民生商品銷售保持平穩,升級類和綠色智能產(chan) 品受到青睞,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飲料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8.3%和8.0%,體(ti) 育娛樂(le) 用品、金銀珠寶分別增長10.7%和7.7%。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7.7%,占新車銷量比重達31.6%。
服務消費持續回升。居民出行意願較強,帶動餐飲、住宿、旅遊、交通等服務消費快速增長。前三季度,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8.9%,增速比商品零售額高13.4個(ge) 百分點;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4.2%,占人均消費支出比重達46.1%。9月份,全國餐飲收入4287億(yi) 元,同比增長13.8%;電影票房收入超28億(yi) 元,增長約1.2倍。
特色步行街、重點商圈人氣旺盛,實體(ti) 零售穩步增長,限額以上百貨店、便利店、專(zhuan) 業(ye) 店、品牌專(zhuan) 賣店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7.7%、7.5%、4.3%和3.1%。
城鄉(xiang) 消費同步增長。前三季度,城鎮、鄉(xiang) 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分別增長8.6%和9.3%。9月份,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4%,鄉(xiang) 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6.3%。
中央匯金公司買(mai) 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中央匯金公司昨天(10月23日)發布公告,買(mai) 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在公告中,中央匯金表示,買(mai) 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並將在未來繼續增持。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跟蹤市場指數,反映市場整體(ti) 情況。匯金公司此刻增持有利於(yu) 市場信心恢複,增持大盤藍籌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對相關(guan) 藍籌指數的支撐作用更直接,對市場整體(ti) 情緒的提振也更直接。
日前,中央匯金曾以4.77億(yi) 元增持銀行股。農(nong) 業(ye) 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陸續發布公告,匯金公司增持該行A股股份,並表示擬在未來6個(ge) 月內(nei) 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
專(zhuan) 家表示,近期,匯金公司的持續增持傳(chuan) 達出清晰、積極信號,是活躍資本市場的重要舉(ju) 措,這有助後續驅動股指估值修複。
外貿指標積極向好 彰顯中國經濟韌性
三季度,港口生產(chan) 忙碌、進出口貨物“量穩質升”都體(ti) 現了我國外貿的積極變化。海關(guan) 總署的數據顯示,電動汽車、光伏電池、鋰電池“新三樣”產(chan) 品出口已經連續14個(ge) 季度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今年前三季度,船舶、家電等優(you) 勢出口產(chan) 業(ye) 的市場占有率、競爭(zheng) 力和影響力得到鞏固並有所提升。
海關(guan) 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9月份新增進出口訂單環比增加或持平的企業(ye) 比上月有所提升,顯示出我國企業(ye) 訂單和信心正在得到改善,這些積極變化都彰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潛力和活力。
連年豐(feng) 收 每一年都來之不易
今年糧食產(chan) 量有望再創新高,可以說來之不易。今年夏糧遭遇了“爛場雨”,主產(chan) 區全力搶收,盡最大努力減少了損失,再加上秋糧增產(chan) ,有效對衝(chong) 了“爛場雨”的影響。
從(cong) 2015年開始,我國已連續八年糧食年產(chan) 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今年再增產(chan) 的難度明顯增大。在黨(dang) 中央的部署下,各地繼續做好耕地和種子的文章,抓住了增產(chan) 的關(guan) 鍵要點。
確保糧食安全,我們(men) 還有長遠目標。黨(dang) 中央提出“再提升一千億(yi) 斤產(chan) 能”,實現這個(ge) 目標需要多年持續努力,今年邁出的正是這個(ge) 持續努力中的關(guan) 鍵一步。
連年豐(feng) 收,每一年都得來不易。每一年的豐(feng) 收,都並不意味著下一年的豐(feng) 收可以自動到來。田地裏豐(feng) 收了,還要努力讓種田人的兜裏也豐(feng) 收。追求豐(feng) 收、握緊豐(feng) 收,需要我們(men) 拿出一份沒有終點、永不停步的執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