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國戲曲文化周“超有戲”

發布時間:2023-10-25 10:38: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隨著“國風超有戲”戲曲音樂(le) 會(hui) 的結束,第7屆中國戲曲文化周日前在北京園博園落幕。9月28日至10月4日,20個(ge) 省份近50個(ge) 優(you) 秀文藝院團院校,為(wei) 來自全國的遊客奉上120餘(yu) 場演出、百餘(yu) 場次講座導賞對談、近200場次互動活動,現場吸引近10萬(wan) 人次,觀眾(zhong) 年齡構成更加年輕化,全網全媒總瀏覽量超過5.6億(yi) ,為(wei) 廣大民眾(zhong) 奉上了豐(feng) 盛的戲曲文化盛宴。

  陣容強大、星光璀璨是本屆戲曲文化周一大看點。尚長榮、李玉芙、楊少春、嶽美緹、穀文月等戲曲名家或在現場,或以視頻形式亮相,讓觀眾(zhong) 近距離聆聽戲曲“大師課”。風格多樣的劇目,尤其是一些地方園結合地方文化,演出了很多充滿地域傳(chuan) 統文化特色和鮮明藝術個(ge) 性的劇目,令觀眾(zhong) 大呼過癮。

  憶江南園裏,黃梅戲等江南地區廣為(wei) 流傳(chuan) 的戲曲劇種紛紛登場,讓人們(men) 在亭台樓閣中感受江南戲曲之美;閩園裏,京劇《空城計》《斬馬謖》《轅門射戟》《白門樓》以不同英雄人物為(wei) 主線講述三國故事;嶺南園裏,四川省川劇院帶來的《變臉·吐火》《滾燈》等節目展示川劇絕活,令觀眾(zhong) 時而捧腹大笑,時而如醉如癡。

  本屆戲曲文化周上,無論是各個(ge) 院團的展演、路演、教學,還是互動遊園活動,都讓老百姓感覺戲曲就在身邊。

  北京郵電大學在讀研究生韓婷初中時就喜歡唱黃梅戲,此次在戲曲文化周上,她得以穿上戲服跟老師學習(xi) 了《女駙馬》選段。“很開心在園博園的舞台上獲得和專(zhuan) 業(ye) 老師學習(xi) 的機會(hui) ,這也算是圓了我的一個(ge) 夢。雖然我不是戲曲專(zhuan) 業(ye) 出身,但是我會(hui) 繼續懷著對戲曲的熱愛,學習(xi) 戲曲,傳(chuan) 播戲曲。”

  “從(cong) 九月底到十月初,觀眾(zhong) 一進入園博園,就可以隨處看戲、賞戲,欣賞各劇種的優(you) 秀劇目。”至今已經參加6屆戲曲文化周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全國政協京昆室副主任譚孝曾表示,戲曲文化周給廣大民眾(zhong) 提供了一個(ge) 很好的平台,為(wei) 普及戲曲、弘揚傳(chuan) 統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悉,本屆戲曲文化周主場活動結束後,還將在北京園博園、市內(nei) 外專(zhuan) 業(ye) 劇場以及學校、街鎮等地組織開展不同劇種的戲曲演出、曲藝專(zhuan) 場、傳(chuan) 統樂(le) 器培訓、戲曲進社區進學校等一係列常態化活動。未來,中國戲曲文化周還將繼續擴大劇種覆蓋麵,力爭(zheng) 用3到5年實現348個(ge) 劇種全覆蓋,同時在前幾屆的基礎上,立足北京,麵向全國,走向國際,聯動全國廣大戲曲人共同擦亮這張亮麗(li) 的名片。(顏詩桐)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