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三個萬億級財政重磅政策,釋放什麽信號?

發布時間:2023-10-27 10:47:00來源: 第一財經

  經濟增長承壓,市場期待已久的財政刺激政策明了,而這關(guan) 係到三個(ge) 萬(wan) 億(yi) 級政府債(zhai) 券發行。

  10月份,20多個(ge) 省市已成功發行了1萬(wan) 多億(yi) 元特殊再融資債(zhai) 券,用於(yu) 償(chang) 還政府債(zhai) 務。不久前國務院決(jue) 定在四季度增發1萬(wan) 億(yi) 元國債(zhai) ,用於(yu) 支持災後恢複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財政部表示將及時啟動國債(zhai) 增發工作,確保四季度完成萬(wan) 億(yi) 發行任務。

  另外,近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授權,國務院可繼續提前下達2024年新增債(zhai) 務限額,市場普遍預計四季度將有萬(wan) 億(yi) 級2024年新增債(zhai) 務限額提前下達給地方。但接受第一財經采訪專(zhuan) 家強調,提前下達的2024年額度實際發行仍在明年,而非今年。此前一些人士誤以為(wei) 提前下達萬(wan) 億(yi) 級額度在今年發行。

  三個(ge) 萬(wan) 億(yi) 級政策折射四季度積極財政政策發力,但也引起一些人士對財政強刺激擔憂。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誌恒告訴第一財經,三個(ge) 萬(wan) 億(yi) 級舉(ju) 動是根據當前的形勢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是中央審時度勢、因時因勢的務實之舉(ju) ,不是所謂的強刺激,仍然是在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大框架下的宏觀調控,不能泛化為(wei) 強刺激。

  “三個(ge) 萬(wan) 億(yi) 級政策意味著繼三季度央行連續降息降準,貨幣政策穩增長全麵發力後,四季度宏觀政策重心正在轉向財政政策,目標是兼顧防風險、補短板、穩增長。三項措施還不能算是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告訴第一財經。

  剖析三個(ge) 萬(wan) 億(yi) 級政策

  疫情之後經濟曲折式複蘇,經濟增長承壓,市場對積極財政政策發力多有期待,希望財政政策擔起穩增長防風險重任。在這一背景下,三個(ge) 萬(wan) 億(yi) 級政府債(zhai) 券政策相繼出台。

  第一個(ge) 萬(wan) 億(yi) 級政策來自地方發行萬(wan) 億(yi) 級特殊再融資債(zhai) 券。

  為(wei) 了防範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在中央一攬子化債(zhai) 方案下,今年10月份開始,內(nei) 蒙古、雲(yun) 南、天津、遼寧、貴州、吉林、湖南等20多個(ge) 省份,先後合計發行了10127億(yi) 元特殊再融資債(zhai) 券,用於(yu) 置換存量政府債(zhai) 務。市場預計後續還將有部分地方發行特殊再融資債(zhai) 券。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告訴第一財經,目前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總體(ti) 可控,但一些局部地區債(zhai) 務風險比較大,通過發行特殊再融資債(zhai) 券展期降息,有利於(yu) 緩解局部地方政府債(zhai) 務的風險,防止地方政府債(zhai) 務違約,特別是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公開發行債(zhai) 務的違約。這對維護社會(hui) 穩定和市場信心很重要。

  “特殊再融資債(zhai) 券是一攬子化債(zhai) 的行動之一,推動隱性債(zhai) 務顯性化,而且額度也是在既有的債(zhai) 務限額管理框架之中,目的在於(yu) 化解債(zhai) 務風險,這是當前的形勢所需。”羅誌恒說。

  王青表示,特殊再融資債(zhai) 券置換隱債(zhai) ,主要是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zhai) 務風險,同時能夠提振市場信心,有利於(yu) 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第二個(ge) 萬(wan) 億(yi) 級政策來自國務院增發1萬(wan) 億(yi) 元國債(zhai) 。

  經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批準,財政部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zhai) 10000億(yi) 元,增發的國債(zhai) 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災後恢複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整體(ti) 提升我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告訴第一財經,當前時點新增1萬(wan) 億(yi) 國債(zhai) ,一方麵是基於(yu) 今年部分地區災後重建的客觀需要,另一方麵也是為(wei) 了彌補今年地方因“土地收入”持續降低而造成的廣義(yi) 基金資金缺口。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約3.9萬(wan) 億(yi) 元,同比下降15.7%。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約3.1萬(wan) 億(yi) 元,同比下降19.8%。地方賣地收入下滑主要受房地產(chan) 市場低迷影響。

  此次增發的1萬(wan) 億(yi) 元國債(zhai) 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今年擬安排使用5000億(yi) 元,結轉明年使用5000億(yi) 元。1萬(wan) 億(yi) 元國債(zhai) 還本付息均由中央財政承擔,不增加地方政府負擔。

  “一萬(wan) 億(yi) 國債(zhai) 分批使用的政策安排也體(ti) 現出今年完成經濟目標整體(ti) 難度不大,中央意在保持政策的持續性和連續性,保障經濟的持續修複。”章俊稱。

  羅誌恒認為(wei) ,1萬(wan) 億(yi) 國債(zhai) 發行有利於(yu) 提振信心與(yu) 預期、有利於(yu) 擴大總需求、有利於(yu) 緩解地方收支壓力、有利於(yu) 優(you) 化債(zhai) 務結構、有利於(yu) 推動經濟平穩向好發展,這幾個(ge) 有利於(yu) 足以看出當前1萬(wan) 億(yi) 國債(zhai) 的適當性和必要性。

  第三個(ge) 萬(wan) 億(yi) 級政策,來自國務院被允許提前下達2024年及以後幾年新增債(zhai) 務限額。

  近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第六次會(hui) 議決(jue) 定,授權國務院在授權期限內(nei) ,在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債(zhai) 務限額(包括一般債(zhai) 務限額和專(zhuan) 項債(zhai) 務限額)的60%以內(nei) ,提前下達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債(zhai) 務限額。授權期限為(wei) 決(jue) 定公布之日至2027年12月31日。

  自2019年以來國務院就獲得授權可以提前下達部分新增債(zhai) 務限額,2022年提前下達的額度約2.6萬(wan) 億(yi) 元。在當前經濟形勢下,2024年部分新增債(zhai) 務限額也被專(zhuan) 家普遍認為(wei) 將提前在四季度下達,而規模預計有望超過2萬(wan) 億(yi) 元。目前已經有四川等地做好2024年專(zhuan) 項債(zhai) 券項目申報工作。

  羅誌恒表示,據此一些觀點誤以為(wei) 四季度地方將提前發行2024年部分新增債(zhai) 券,這是誤讀。由於(yu) 財政部下達各省後,各省還要分解到市縣,這個(ge) 過程需要時間,所以若不提前下達,各地發債(zhai) 可能會(hui) 拖到二季度,而提前下達可以保證各地一月就開始發債(zhai) 。同時新增地方政府債(zhai) 務限額是按年下達,年內(nei) 發行新增債(zhai) 券是不允許超額的。

  “提前下達新增債(zhai) 務限額是近年來的常規之舉(ju) ,隻是前期授權到期,現在重新授權,這樣有利於(yu) 地方政府提前儲(chu) 備項目、提前做好發債(zhai) 的準備,盡快在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實現經濟運行的開門紅。”羅誌恒說。

  王青認為(wei) ,提前下達2024年部分新增債(zhai) 務限額,一個(ge) 主要作用是能夠保障明年初基建投資有充足的資金來源,這是財政政策向穩增長方向發力的直接體(ti) 現。

  章俊表示,提前下達的地方政府限額也是為(wei) 了加快下一年地方債(zhai) 務發行及資金使用節奏,從(cong) 往年的“提前下達”來看,主要是對一季度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進度起到顯著的提升,助力年初經濟的“開門紅”。今年的特殊再融資債(zhai) 券、新增國債(zhai) 以及“提前下達”機製的延長均體(ti) 現出中央兼顧“防風險”與(yu) “穩增長”的政策意圖。

  財政加力但不搞“大水漫灌”

  隨著今年四季度國家將增發1萬(wan) 億(yi) 元國債(zhai) ,今年財政赤字率也由年初預算的3%提升至3.8%左右,創曆史新高,但中國政府的負債(zhai) 率仍處於(yu) 合理區間,整體(ti) 風險可控。

  王青表示,前述三項萬(wan) 億(yi) 級政策措施還不能算是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但釋放穩增長政策繼續用力信號,改善社會(hui) 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他解釋,首先,特殊再融資債(zhai) 券主要用於(yu) 置換現有地方政府隱性債(zhai) 務,除了部分資金用於(yu) 償(chang) 還拖欠企業(ye) 賬款外,不能新增社會(hui) 融資,它的主要作用還是化解風險。其次,新增債(zhai) 務限額提前下達,屬於(yu) 財政資金靠前投放,但總量不變,而且這基本上已是近年來的例行操作。

  王青稱,最後,增發1萬(wan) 億(yi) 國債(zhai) 能帶來較大規模增量資金,但整體(ti) 上也僅(jin) 相當於(yu) GDP總量的0.8%,不到1.0%,相對規模較為(wei) 有限。相比之下,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推出的刺激計劃占比超過當時GDP的12%。

  另外,今年四季度雖然增發1萬(wan) 億(yi) 元國債(zhai) ,但實際使用上有5000億(yi) 元在明年使用。這也有利於(yu) 避免地方突擊上項目、突擊花錢。

  王青認為(wei) ,在三季度經濟複蘇動能轉強的背景下,通過保持基建投資持續處於(yu) 較快增長水平等方式,有效對衝(chong) 房地產(chan) 投資下滑影響,擴大內(nei) 需,鞏固今年底明年初的經濟回穩向上勢頭。但這些措施不會(hui) 帶來GDP增速的“V型”反彈,而是引導經濟逐步回歸常態化運行,同時兼顧補短板、防風險等多目標綜合平衡。

  溫來成表示,今年臨(lin) 近年底,上述三項萬(wan) 億(yi) 級政策也兼顧了明年經濟發展。根據國際機構預測,明年世界經濟仍是下行趨勢,這對中國穩定出口形成壓力,疊加國內(nei) 需求不足等,經濟增長也麵臨(lin) 較大壓力。而三個(ge) 萬(wan) 億(yi) 級政策也為(wei) 明年經濟增長創造了較好條件。

  王青預計,在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推動下,預計四季度GDP增速有望進一步升至5.5%,全年經濟增長將達到5.3%左右,完成全年“5.0%左右”的增長目標已沒有懸念。事實上,考慮到至少在明年上半年,穩增長政策還會(hui) 持續發力顯效,2024年宏觀經濟有望繼續運行在5.0%左右的中高速增長軌道,而且伴隨房地產(chan) 行業(ye) 逐步實現軟著陸,明年經濟內(nei) 生增長動能會(hui) 進一步修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913027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5.2%。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