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2023戲曲百戲(昆山)盛典:集結優化戲曲生態的“領軍者”

發布時間:2023-11-03 10:09: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有一群人,用尾韻悠長的腔調,唱盡世間悲歡離合、上演蹉跎歲月傳(chuan) 奇;也有一群人,用一方水土的深厚底蘊,為(wei) 全國的“角兒(er) 們(men) ”搭台,傳(chuan) 播傳(chuan) 統戲曲,守護古老鄉(xiang) 音。2023年金秋十月,由文化和旅遊部、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蘇州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的2023年戲曲百戲盛典在“昆曲發源地”江蘇昆山隆重開幕。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戲曲頻道《梨園周刊》欄目組奔赴現場,用媒體(ti) 人的視角參與(yu) 了這場盛大的戲曲狂歡。

  戲曲百戲(昆山)盛典自2018年開始舉(ju) 辦以來,已成功舉(ju) 辦4屆,不僅(jin) 實現了全國348個(ge) 劇種的“大團圓”,更讓一些少數民族劇種、稀有劇種、瀕危劇種有了向全國觀眾(zhong) 亮相展示的舞台。2022年起,戲曲百戲盛典開啟了“新三年,新百戲”計劃,重點聚焦戲曲領軍(jun) 人才選拔、培養(yang) ,以及瀕危劇種扶持和中國戲曲傳(chuan) 承基地建設,有力推動了中國戲曲活態傳(chuan) 承和創新發展。

  原解放軍(jun) 藝術學院政委喬(qiao) 佩娟提到:“2022年開啟的‘新三年,新百戲’計劃是一項傳(chuan) 承和延續中華優(you) 秀文化遺產(chan) 的重大舉(ju) 措。文化和旅遊部、江蘇省政府能把348種戲曲重新整理,(使之得以)再創造、再發掘、再發展,功莫大焉。對於(yu) 昆山當地來說,不僅(jin) 要有錢,還要有高位意識,這對中國戲曲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2023年的戲曲百戲盛典以“戲曲的盛會(hui) ·百姓的節日”為(wei) 主題,主體(ti) 活動包括開閉幕式、全國戲曲演員(生旦)行當會(hui) 演、全國戲曲表演領軍(jun) 人才培養(yang) 計劃入選人員優(you) 秀劇目邀請展演、“天下第一團”表演英才傳(chuan) 習(xi) 班四大活動。

  全國戲曲演員行當會(hui) 演指在“生、旦、淨、醜(chou) ”和“武”等行當中,每年選2至3個(ge) 行當開展競演,參演人員原則上為(wei) 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等全國性文藝評獎獲獎者與(yu) 文化和旅遊部全國戲曲表演領軍(jun) 人才培養(yang) 計劃入選人員,以及省級獎項一等獎獲得者,年齡要求在35至60歲之間。2023年全國戲曲演員行當會(hui) 演圍繞生、旦兩(liang) 個(ge) 行當,每個(ge) 行當各遴選20人,每人演出2個(ge) 折子戲,經現場競演產(chan) 生生行、旦行各10名優(you) 秀演員,授予“新時代中國戲劇生行(旦行)領軍(jun) 人才”榮譽。在這次的會(hui) 演中,不僅(jin) 有昆劇《白羅衫·看狀》、京劇《白蛇傳(chuan) ·斷橋》、碗碗腔《楊貴妃·貴妃醉酒》、川劇《情探》、婺劇《三請梨花·刀劈楊凡》、漢劇《亡蜀鑒》等經典傳(chuan) 統戲,還有川劇《死水微瀾》、粵劇《夢·紅船》、湖南花鼓戲《補鍋》、豫劇《朝陽溝》等現代戲,經典傳(chuan) 統劇目和優(you) 秀新創劇目交相輝映、各放異彩,充分彰顯了中國戲曲的豐(feng) 厚底蘊。

  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hui) 會(hui) 長季國平提到:“這些藝術家們(men) 聚集在昆山,可謂是一場戲曲的群英會(hui) ,他們(men) 的表現對戲劇的從(cong) 業(ye) 人員具有示範性和引領性(作用),對戲曲在當代的傳(chuan) 承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山東(dong) 省戲劇家協會(hui) 名譽主席陳鵬作為(wei) 百戲盛典的“老朋友”,見證了百戲盛典一路走來的璀璨曆程,陳鵬談道:“2023年百戲盛典的‘新’在於(yu) 繼前三年對348個(ge) 劇種的普查之後,今年開始了對高層次人才的檢驗和推動,如果說前三年建立了一大片高地,那麽(me) 從(cong) 現在開始就應該建立高峰,昆山此舉(ju) 是非常有戰略意義(yi) 的。”

  在“全國戲曲表演領軍(jun) 人才培養(yang) 計劃入選人員優(you) 秀劇目邀請展演”中,主辦方根據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2021年至2023年全國戲曲表演領軍(jun) 人才培養(yang) 計劃入選名單,從(cong) 中特邀6人領銜演出6台新創劇目,其中包括秦腔《鎖麟囊》、贛南采茶戲《一個(ge) 人的長征》、湖南花鼓戲《夫子正傳(chuan) 》、京劇《寶蓮燈》、錫劇《雪宦繡譜》以及川劇《燕燕》。以秦腔《鎖麟囊》為(wei) 例,在首場演出中,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演員李軍(jun) 梅憑借出色的表演多次贏得現場觀眾(zhong) 的熱烈掌聲。演出結束後,昆山當地的“陝西老鄉(xiang) 會(hui) ”也紛紛湧上舞台與(yu) 演員們(men) 合影留念,“作為(wei) 在昆山生活的陝西人,能夠在昆山看到家鄉(xiang) 戲,(感到)非常親(qin) 切,百戲盛典為(wei) 老百姓創造了良好的看戲機會(hui) 。”現場觀眾(zhong) 王文博說。這是李軍(jun) 梅時隔八年後再次來到昆山演出全本大戲,“八年前在同樣的劇場演過現代戲,而此次帶來了傳(chuan) 統戲《鎖麟囊》。入選領軍(jun) 人才培養(yang) 計劃,對自己而言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希望自己把這個(ge) 光環戴好,不讓它掉下去。”李軍(jun) 梅說。

  2023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在2022年舉(ju) 辦“天下第一團”50人表演英才傳(chuan) 習(xi) 班的基礎上,繼續麵向甬劇、巴陵戲、姚劇等71個(ge) “天下第一團”的主要演員展開培訓,並組織專(zhuan) 場匯報演出。通過現場教學和展演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戲曲技藝傳(chuan) 授和理論教學,培養(yang) “台柱子”演員。來自陝西省富平縣阿宮劇團的演員李曼談及自己的收獲時,表示受益良多:“對於(yu) 我們(men) 小劇種來說能夠接受這樣全麵係統的表演課程是非常難得的,我將把握好課堂的每一分鍾,不虛此行。”

  2023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期間,戲曲百戲博物館正式開館,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走進戲曲藝術殿堂,而這也讓戲曲氛圍濃鬱的昆山又增添了一處“打卡地”。與(yu) 此同時,昆山當地還舉(ju) 辦了“昆曲故裏嘉年華”等活動,聯合揚劇、淮劇、錫劇、丹劇、童子戲、江蘇梆子等江蘇優(you) 秀地方劇種,策劃10條賞戲、觀景文旅線路。當地還創新數字傳(chuan) 播渠道,利用“百戲+”模式,聯合多家平台,搭建百戲盛典“雲(yun) 端劇場”矩陣,多層次、多側(ce) 麵宣傳(chuan) 推廣本次活動和戲曲文化。(李 宏 蒲力銘)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