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推進戲曲進鄉村 為鄉村振興助力

發布時間:2023-11-03 10:11:00來源: 中國旅遊報

  戲曲作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代表,具有移風易俗、傳(chuan) 播正能量、傳(chuan) 遞真善美、充實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擁有悠久的曆史和廣泛的群眾(zhong) 基礎,是我國的文化瑰寶。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地方的戲曲傳(chuan) 承麵臨(lin) 著嚴(yan) 重困境,特別是在鄉(xiang) 村地區,由於(yu) 經濟欠發達、文化匱乏等原因,戲曲廣場逐漸消失、傳(chuan) 統曲藝逐漸式微。山東(dong) 省為(wei) 確保“戲曲進鄉(xiang) 村”工作質效,實施免費送戲曲下鄉(xiang) 工程,各地逐步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運行模式和清晰規範的工作流程。2022年總計演出77070場,演出覆蓋率達到100%,全省村均演出1.4場次,村民綜合滿意度達95.9%。全年來看,公益演出內(nei) 容不斷豐(feng) 富,創作推出一大批反映老百姓身邊人身邊事、回應廣大群眾(zhong) 關(guan) 心關(guan) 切的優(you) 秀文藝作品,在豐(feng) 富鄉(xiang) 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助力鄉(xiang) 村文旅融合發展方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筆者認為(wei) ,在推進戲曲進鄉(xiang) 村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幾點,才能更好地促進鄉(xiang) 村文化建設、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助力。

  一、豐(feng) 富演出儲(chu) 備

  每年開展“戲曲進鄉(xiang) 村”考核工作,確保推動“戲曲進鄉(xiang) 村”工作持續開展。其一,製定具體(ti) 實施方案,落實配套經費,確定年度考核指標,實現統計工作的數字化、實時化,進一步加強活動跟蹤監管和檢查驗收。其二,搭建作品創作展示平台,遴選便於(yu) 參與(yu) 、方便傳(chuan) 播、群眾(zhong) 喜愛的優(you) 秀作品,通過免費征集或一次性購買(mai) 等方式,解決(jue) 作品版權問題,並免費提供給基層文藝部門和文藝工作者使用、學創、演出,幫助基層劇團、民營劇團和莊戶劇團、民間班社解決(jue) 作品來源。

  二、加大宣傳(chuan) 力度

  要擴大戲曲在鄉(xiang) 村中的影響範圍,就需要加強宣傳(chuan) 。其一,發揮互聯網優(you) 勢。相關(guan) 戲曲工作者及傳(chuan) 播人員應積極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宣傳(chuan) 戲曲,利用平台對戲曲藝術進行直播、宣傳(chuan) ,讓更多群眾(zhong) 認識、了解戲曲文化,提高戲曲在人們(men) 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其二,設立專(zhuan) 屬戲曲藝術網站。設立專(zhuan) 門的網站,能讓人們(men) 在想要觀看戲曲時便捷查找欄目。戲曲藝術網站可對內(nei) 容進行適當分類,如根據戲曲種類、適宜人群、受歡迎程度等進行劃分,也可以結合戲曲藝術服裝造型的設計理念、裝飾設計、人物造型、音樂(le) 特點等,讓鄉(xiang) 村群眾(zhong) 了解戲曲創作過程,激發觀看興(xing) 趣,擴大戲曲在群眾(zhong) 中的影響力。其三,有關(guan) 部門可在村民社區、鄉(xiang) 村學校等組織戲曲藝術大賽。對大賽中表現較為(wei) 優(you) 秀的人員頒發獎勵,授予榮譽稱號;學校可以設置戲曲藝術課,讓戲曲在學生群體(ti) 中發揮影響力,使學生們(men) 潛移默化地認識、了解戲曲,為(wei) 戲曲進鄉(xiang) 村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其四,聘請戲曲教師定期下鄉(xiang) 授課,吸引更多戲迷。組織戲曲教師下鄉(xiang) 授課,通過口耳相傳(chuan) 的方式能讓群眾(zhong) 接受更專(zhuan) 業(ye) 與(yu) 細致的指導,讓戲曲滲透到鄉(xiang) 村的各個(ge) 層麵,培養(yang) 更多的鄉(xiang) 村戲曲愛好者和表演人才。

  三、提高演出質量

  戲曲走進鄉(xiang) 村,需要與(yu) 時俱進。其一,創作貼近群眾(zhong) 生活的作品。引導戲曲創作人員深入基層,與(yu) 各行各業(ye) 人員接觸,了解基層人員身邊發生的故事、關(guan) 注的問題,從(cong) 中找出有代表性的故事,創作出能反映人民群眾(zhong) 生活的戲曲作品。其二,創新演出形式。要抓住表演這條主線,讓戲曲走進民間、走上舞台,呈現在廣大鄉(xiang) 村觀眾(zhong) 麵前。如,通過舉(ju) 辦鄉(xiang) 村藝術節、慰問演出等活動,在村民麵前表演,讓他們(men) 感受戲曲的魅力。要依據觀眾(zhong) 喜好變化,對原有曲目進行改編,加入具有時代氣息的新故事、新觀念,提高演出質量,吸引觀眾(zhong) ,拓展民間戲曲舞台。此外,送戲下鄉(xiang) 時需注重通過鄉(xiang) 村文化共同體(ti) 的打造,促進文明和諧鄉(xiang) 村建設。如,將戲曲與(yu) 鄉(xiang) 村公共文化活動、鄉(xiang) 村治理、鄉(xiang) 村文化走廊建設相結合,引導村民積極主動參與(yu) 其中,讓戲曲回歸鄉(xiang) 村群眾(zhong) 生活,增強戲曲的教育作用。

  四、建設戲曲基地

  為(wei) 了更好地推動戲曲進入鄉(xiang) 村,要為(wei) 戲曲演出提供良好的物質保障。其一,建設與(yu) 完善鄉(xiang) 村戲曲演出場所和設備。固定的演出場所能為(wei) 戲曲表演與(yu) 傳(chuan) 承奠定基礎,可以通過資金籌集、政府資助等方式搭建戲曲演出平台,建設具有地方風貌的演出場所或是小劇場。在小劇場的建設過程中,應在保留當地鄉(xiang) 村風格的基礎上,安裝一些現代化的設備,給戲曲演出添加時尚色彩,滿足新時代人們(men) 的審美需求,吸引更多觀眾(zhong) 。同時,還可將戲曲舞台與(yu) 現代影視、新媒體(ti) 有機結合,不斷拓寬戲曲節目的受眾(zhong) 麵。其二,配置戲曲特色鄉(xiang) 村文化活動廣場。在戲曲演出平台周邊,搭建鄉(xiang) 村文化活動廣場,設置休憩石凳、石桌、洗手間、休息室等附屬設施,利用良好的鄉(xiang) 村活動廣場為(wei) 觀眾(zhong) 提供棲息場所,吸引更多群眾(zhong) 觀看戲曲演出。其三,用戲劇壁畫、雕塑等形式建設固態戲曲文化景觀,形成戲曲文化場所。戲曲氛圍會(hui) 隨著舞台戲曲展演結束而消失,而采用固態的戲曲文化景觀形式,能與(yu) 動態的戲曲演出形成良性互動,形成可持續的戲曲文化場,也能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口耳相傳(chuan) 的戲曲故事,發揮戲曲的藝術熏陶作用。

  五、促進文旅融合

  戲曲進入鄉(xiang) 村,可以融入當地的經濟建設發展中,既能振興(xing) 當地經濟,也能發揮戲曲的影響力,讓戲曲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其一,打造戲曲文化品牌。應深入山東(dong) 各地對戲曲文化進行深度挖掘,在此基礎上打造具有特色的戲曲文化品牌,吸引社會(hui) 各界人士來到當地,直觀地感受戲曲的魅力。可以借鑒淮北梆子戲、豫南花鼓戲的經驗創建戲曲文化品牌,帶動當地文旅發展,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其二,以戲曲助推文創產(chan) 業(ye) 發展。可依托當地所具有的戲曲資源,如傳(chuan) 統戲曲典籍、劇目等進行文創產(chan) 品開發,在傳(chuan) 承戲曲文化的同時,滿足人們(men) 對多元文化產(chan) 品的需求,進一步提高戲曲的附加值。其三,形成文旅融合新形式。依托戲曲資源大力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業(ye) ,吸引更多人到當地進行旅遊消費。在此過程中,需圍繞戲曲豐(feng) 富相關(guan) 的旅遊項目,給予觀眾(zhong) 更好的體(ti) 驗。如,可以舉(ju) 辦大型戲曲演出活動、打造戲曲文化體(ti) 驗項目等,利用係列項目將戲曲的魅力彰顯出來,為(wei) 鄉(xiang) 村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注入全新活力,讓更多旅遊者到鄉(xiang) 村體(ti) 驗並感受戲曲文化,促進文旅深度融合,進而帶動當地群眾(zhong) 的收入增長,提升當地群眾(zhong) 的生活水平。此外,需高度重視對戲曲文化內(nei) 涵的挖掘,尤其是要將戲曲元素更好地融入當地特色景點中。(王洪濤 張記高 作者單位:山東(dong) 旅遊職業(ye) 學院)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