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賡續曆史文脈 譜寫視聽新篇

發布時間:2023-11-03 10:11: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賡續曆史文脈 譜寫(xie) 視聽新篇

  ——二〇二三中國·北京電視劇盛典電視劇市場觀察

  2023中國·北京電視劇盛典日前舉(ju) 行。此次活動中的電視劇市場版塊共有220家單位參展,展出電視劇、網絡劇及電影、網絡電影、動畫片、紀錄片等約500部,呈現出視聽產(chan) 品的新氣象。

  進一步精品化多樣化

  盛典舉(ju) 辦期間,北京市廣電局發布了2024年重點項目片單,包括《喀什古城》《大江大河3》《曙光》《玻璃杯》《風禾盡起張居正》《天工之城》等作品,題材豐(feng) 富、類型多樣、視角獨特,既彰顯出曆史自信、文化自信,又展現了宏闊視野、家國情懷。

  分析“列隊”待播的劇目不難發現,現實題材劇占據絕對主流;革命曆史、都市情感、軍(jun) 旅、醫療等題材、類型的劇集百花齊放,引人期待。

  重大革命和曆史題材選題策劃持續加強。在這次的電視劇市場版塊中,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的電視劇《上甘嶺》《偵(zhen) 察英雄》、紀念毛澤東(dong) 誕辰130周年的電視劇《鯤鵬擊浪》《問蒼茫》《浴血榮光》都引發關(guan) 注,不久後將陸續播出。

  編劇高滿堂曾創作《家有九鳳》《闖關(guan) 東(dong) 》《北風那個(ge) 吹》《溫州一家人》《老農(nong) 民》《老酒館》等數十部影視作品,此次帶著見證兩(liang) 代鐵路幹警薪火相傳(chuan) 的新作《南來北往》亮相推介會(hui) 。他從(cong) 自身創作經曆出發,認為(wei) 隻有真正了解並體(ti) 驗過普通人的生活,才能傳(chuan) 神地描繪出他們(men) 的內(nei) 心世界。他表示,如今越來越多編劇聚焦普通人,著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人形象,“這是市場更加成熟的表現”。

  北京市廣電局還發布了2023年“北京大視聽”精品劇目、特別劇目。《父輩的榮耀》《追光的日子》《特工任務》等10部劇入選“北京大視聽”精品劇目,《上甘嶺》《鯤鵬擊浪》等4部劇入選“北京大視聽”特別劇目。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這一舉(ju) 措是對電視劇創作精品化、多樣化趨勢所做的進一步引導,以塑造劇集市場格局,推動影視市場蓬勃發展。

  文學影視化改編進程加速

  “網絡文學IP在影視改編中的價(jia) 值非常大。”愛奇藝文學負責人嶽建雄說,他對今年各大平台發布的片單作了統計,發現優(you) 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發布的片單中,改編自各類網絡文學IP的劇目占六成左右,原創劇本占四成左右。

  其實,如今諸多“扛鼎大劇”的背後,往往有文學作品的堅實支撐。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中國劇集發展報告》指出,當下劇集改編來源日益多元,嚴(yan) 肅文學作為(wei) 重要的“源頭活水”,持續貢獻高口碑的影視改編作品;豆瓣閱讀、知乎等新興(xing) 平台的文學作品開始成為(wei) 劇集改編來源。

  此次電視劇市場上,電視劇《這邊風景》改編自作家王蒙的同名長篇小說,《勢在必行》改編自作家張平的長篇小說《十麵埋伏》,《風禾盡起張居正》改編自湖北籍作家熊召政獲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張居正》,都是主流文學作品影視化改編的重要成果;由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則擁有長長的作品名單,如《國色芳華》《手術直播間》等。

  優(you) 秀文學作品如何“破圈”傳(chuan) 播、“跨界”生長,是此次電視劇市場熱議的話題。電視劇《人世間》編劇王海鴒表示,《人世間》從(cong) 小說原著到劇本的改編經曆了艱難取舍,凡偏離主幹的情節、人物最終都不得不舍棄。她指出,影視編劇話語權的大小,其實取決(jue) 於(yu) 自身的專(zhuan) 業(ye) 能力。中國作家協會(hui) 主席團委員、廣西作協主席東(dong) 西認為(wei) ,小說和影視之間存在“互相提醒”的關(guan) 係——小說作者必須完成“寫(xie) 作的基本項”,如人物鮮活、情節層層遞進、邏輯嚴(yan) 密、台詞精彩等,作品才能順利改編成影視作品;小說的創新也能帶動影視作品的創新。

  國產(chan) 劇全球敘事能力增強

  如何讓海內(nei) 外觀眾(zhong) 尤其是年輕觀眾(zhong) 看得懂、喜歡看國產(chan) 劇,是中國影視工作者麵臨(lin) 的時代課題。“共通的情感和共同的價(jia) 值追求,是引發海內(nei) 外觀眾(zhong) 共鳴的基礎。”華策影視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趙依芳說。她近年來帶領團隊製作的《去有風的地方》《一路朝陽》等劇受到海內(nei) 外觀眾(zhong) 喜愛,“這啟發我們(men) ,要投身到中國當代火熱的現實生活中,挖掘和呈現人民的智慧、創造和情感”。

  描摹中國援外醫療60年砥礪前行曆程的電視劇《歡迎來到麥樂(le) 村》,立足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等重要節點,是中非合拍的現實題材劇,也是此次電視劇市場上屢被大家提及的一部作品。該劇藝術總監鄭曉龍表示,這部作品最打動他的地方是“不僅(jin) 講述了中國醫生到非洲進行援外醫療的故事,還展現了援外醫療是中國醫生和非洲患者相互鼓勵、共同成長的過程”。至於(yu) 如何講好援外醫療故事,導演金曄說:“故事應該到它發生的地方去找尋。主創團隊去坦桑尼亞(ya) 采風,找到了援外醫療隊的駐地——麥樂(le) 村,才有了講好這個(ge) 故事的基礎。”該劇積累跨國合作經驗,在中國和坦桑尼亞(ya) 兩(liang) 國六地取景拍攝,劇組被授予“促進中坦友誼特別貢獻獎”,劇中演員靳東(dong) 被授予“中國-坦桑尼亞(ya) 文化旅遊大使”榮譽稱號。

  與(yu) 《歡迎來到麥樂(le) 村》一同列入國家廣電總局“一帶一路”重點電視劇項目的,還有《幸福草》《生命樹》《我心歸處》《日光之城》等。它們(men) 將共同探索建設融通中外的影視話語體(ti) 係和審美體(ti) 係,促進文化交流、民心相通。(楊哲)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