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萬公裏外傳輸8K信號 中國廣播通信傳輸能力將再升級
中新社西安11月9日電(記者 張一辰)北京時間11月9日19時23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托舉(ju) 中星6E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隨後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中星6E衛星是一顆地球靜止軌道廣播電視專(zhuan) 用傳(chuan) 輸衛星,作為(wei) 中星6B衛星的“接班隊員”,肩負著中國通信衛星新老接替的重任。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簡稱:西安分院)承擔了該衛星轉發器分係統、天線分係統、跟蹤子係統和中繼子係統的研製任務。
中星6E衛星在軌運行後,將作為(wei) 主力星承擔廣電安播業(ye) 務,並且為(wei) 中國通信業(ye) 務市場提供服務,滿足政府專(zhuan) 網、應急通信、企業(ye) 專(zhuan) 網的需求,同時也為(wei)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提供優(you) 質服務。
據介紹,運行在距離地球3.6萬(wan) 公裏軌道上的中星6E衛星在接收到地麵的廣播電視信號後會(hui) 經過“加工”傳(chuan) 回地麵站。地麵站經過處理後再通過光纖轉發出去,觀眾(zhong) 便能觀看到分辨率更高、畫麵更清晰、細節更出色的8K超高清廣播電視節目。
為(wei) 滿足廣播電視8K超高清信號傳(chuan) 輸,西安分院中星6E衛星研製團隊為(wei) 衛星配置了4路高頻帶寬通道,同時增大了載荷功率,使得數據傳(chuan) 輸速率得到顯著提升,有效增強了C頻段廣播電視傳(chuan) 輸業(ye) 務能力。
同時,中星6E衛星還建設了具備數字化處理能力的Ku頻段、Ka頻段高通量資源。為(wei) 此,西安分院研製團隊首次采用了Ku多波束天線和第四代數字透明處理器相融合的有效載荷配置,極大增強了Ku高通量載荷的靈活性,實現了寬帶接入業(ye) 務,為(wei) 中國通信領域在軌靈活載荷技術的推廣應用奠定了重要基礎。
西安分院表示,為(wei) 了滿足衛星應用需求,該院積極推進星地同步建設應用,自主研發了地麵數字透明處理控製站,實現了數字透明處理載荷資源的管控和狀態監視,為(wei) 民商用通信衛星國產(chan) 化應用進程提供助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