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夯實工業經濟恢複向好基礎
前三季度,我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增速較今年上半年加快0.2個(ge) 百分點,呈現出逐季逐月好轉的態勢。這是克服重重困難取得的成果,也充分展現了我國工業(ye) 經濟的發展潛力和韌性。但四季度仍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還需持續發力,夯實恢複向好的基礎。
工業(ye) 經濟恢複向好,不僅(jin) 表現在量,還表現在質和勢。看質,產(chan) 業(ye) 結構持續優(you) 化,高技術製造業(ye) 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比重達到15.3%,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等新動能領域產(chan) 品保持較高增速。看勢,積極因素不斷累積,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1.3%,連續36個(ge) 月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工業(ye) 出口降幅收窄。企業(ye) 效益逐月改善,工業(ye) 企業(ye) 預期和信心逐步增強。
工業(ye) 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依然穩固。我國工業(ye) 體(ti) 係全、品種多、規模大,產(chan) 業(ye) 升級潛力巨大。在500種主要工業(ye) 產(chan) 品中,我國有四成以上產(chan) 品產(chan) 量位居全球第一,製造業(ye) 規模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位。同時,黨(dang) 中央、國務院一係列穩增長“組合拳”正加力顯效,將進一步釋放產(chan) 業(ye) 升級動力、居民消費潛力、經營主體(ti) 活力。
也要清醒認識到,工業(ye) 經濟麵臨(lin) 的形勢依然複雜嚴(yan) 峻。國際上,多重因素擠壓我國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不利於(yu) 發揮外循環動力。國內(nei) 工業(ye) 經濟仍受到需求擴張動力不足、房地產(chan) 市場變化、防範地方債(zhai) 風險等因素影響,還需下大力氣彌補工業(ye) 產(chan) 品出口缺口、中小企業(ye) 信心缺口和房地產(chan) 周期下的增長缺口。
持續夯實工業(ye) 經濟恢複向好基礎,重點在行業(ye) 。今年以來,工信部抓住鋼鐵、有色、石化、化工等10個(ge) 重點行業(ye) 並出台相關(guan) 穩增長方案。這些行業(ye) 規模大、帶動性強、關(guan) 聯性高,是支撐工業(ye) 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支柱,穩住這些重點行業(ye) ,基本就穩住了工業(ye) 經濟。根據不同行業(ye) 的發展水平和特點,相關(guan) 穩增長方案也因業(ye) 施策、對症下藥。下一步,還要落實落細已出台的係列穩增長政策舉(ju) 措,並加強產(chan) 業(ye) 政策與(yu) 財稅、金融、貿易、投資等政策的精準對接和協同發力,最大程度發揮政策效力。
持續夯實工業(ye) 經濟恢複向好基礎,關(guan) 鍵在地區。實踐證明,工業(ye) 大省在工業(ye) 增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還要繼續支持工業(ye) 大省“勇挑大梁”,鼓勵各地發揮各自優(you) 勢、實現增長目標。比如,充分發揮東(dong) 部工業(ye) 大省的關(guan) 鍵支撐作用,鞏固中西部地區的快速增長勢頭,推動東(dong) 北地區全麵振興(xing) ,支持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加快發展,形成更多增長極。
持續夯實工業(ye) 經濟恢複向好基礎,主體(ti) 在企業(ye) 。企業(ye) 穩,經濟才能穩。當前,中小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仍麵臨(lin) 訂單不足、成本上升、回款困難等突出問題,還需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堅持管理和服務並重、幫扶和發展並舉(ju) ,為(wei) 中小企業(ye) 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環境,強化精準高效服務,促進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推動中小企業(ye) 向價(jia) 值鏈中高端邁進,支持中小企業(ye) 用好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實現高質量發展。(金觀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