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觀察:龍泉青瓷何以頻頻登上國際賽場?
中新網麗(li) 水11月16日電(邵燕飛 傅飛揚 周彩萍)“看到冠軍(jun) 捧著自己製作的青瓷獎杯,尤其是他們(men) 親(qin) 吻獎杯、把內(nei) 心所有喜悅傾(qing) 注到獎杯上時,我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龍泉市孫坑窯瓷莊負責人蔣同磊16日受訪時說。
日前,在天津舉(ju) 行的2023世界斯諾克國際錦標賽決(jue) 賽中,中國球員張安達以10比6戰勝英格蘭(lan) 球員湯姆·福德,奪得冠軍(jun) 。張安達在賽後捧起的冠軍(jun) 獎杯由蔣同磊燒製而成,這也是他第9次為(wei) 世界斯諾克國際錦標賽燒製冠軍(jun) 獎杯。
今年60歲的蔣同磊畢業(ye) 於(yu) 景德鎮陶瓷學院陶瓷設計製作工藝係,有著30餘(yu) 年青瓷燒製經驗,他的作品《四羊方尊》《知秋》《金線弦紋缽》《水月觀音》等曾在全國性工藝美術精品展或博覽會(hui) 中獲得金獎。
蔣同磊介紹說,世界斯諾克國際錦標賽的冠軍(jun) 獎杯采用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青瓷材質,它實際上是一件製作精良的出戟尊瓶,淨高度為(wei) 44厘米,配以紅木方形底座,周身上下四條騰龍的造型也符合西方簡約設計理念。
“整個(ge) 杯形又與(yu) 中國古代盛酒的酒觴相似,寓意美酒獻給來自四麵八方的賓朋,彰顯東(dong) 方文明古國的熱情好客,器型設計中還蘊含了斯諾克運動精神和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蔣同磊說。
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龍泉。龍泉青瓷傳(chuan) 統燒製技藝始於(yu) 三國兩(liang) 晉,興(xing) 於(yu) 宋元,在南宋時期達到鼎盛,是與(yu) 宋詞、宋畫等並列的“文化符號”,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中首個(ge) 入選的陶瓷類項目。
在國際賽事中展示文化魅力,對於(yu) 龍泉青瓷來說並不罕見。
杭州亞(ya) 運會(hui) 期間,由龍泉青瓷燒製而成的吉祥物手辦“龍泉瓷娃”火熱出圈,受到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體(ti) 操名將丘索維金娜等外籍運動員的喜愛。
“龍泉瓷娃”版吉祥物設計師周春麗(li) 告訴中新網記者,他們(men) 用龍泉青瓷的三大色係——米黃釉、梅子青、粉青分別表現杭州亞(ya) 運會(hui) 的三個(ge) 吉祥物。米黃釉淡雅沉穩,映射出良渚古城遺址五千年文明時光流韻;梅子青的碧綠體(ti) 現出“蓮葉何田田”的西湖;粉青釉偏藍綠色,象征蜿蜒千年的京杭大運河。
除了濃濃的“文化味”,手藝人的堅持與(yu) 創新也是龍泉青瓷不斷出圈的動力所在。
蔣同磊說,自己會(hui) 勤奮努力,爭(zheng) 做青瓷文化的守護者和傳(chuan) 播者,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龍泉青瓷燒製技藝的傳(chuan) 承和發展之路上不斷前行。(完)
[ 責編:李昱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