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一方澄泥硯 一腔黃河情

發布時間:2023-11-28 09:59: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河南省新安縣黃河澄泥硯非遺傳(chuan) 承人:

  一方澄泥硯 一腔黃河情

  九曲黃河萬(wan) 裏沙,黃河不僅(jin) 滋養(yang) 了兩(liang) 岸百姓,還為(wei) 精美的藝術品提供了獨特原料。

  冬日清晨,68歲的黃河澄泥硯非遺傳(chuan) 人遊敏從(cong)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出發,驅車1個(ge) 多小時來到洛陽市孟津區的黃河灘邊。遊敏的雙眼在灘塗上來回掃視。突然,他的腳步快了起來,來到一泥窪處。他停下腳步,俯下身子,用手指在泥灘上下按動,隻見細膩的泥漿緩緩從(cong) 灘泥表層溢上來,“做好一方澄泥硯,原材料是重中之重。你瞧,這就是製作澄泥硯的優(you) 質原料。”

  “文房四寶硯為(wei) 首。”澄泥硯與(yu) 洮硯、端硯、歙硯並稱為(wei) 中國四大名硯,同時也是四大名硯中唯一一個(ge) 采用泥料雕刻燒製而成的硯台。2007年,黃河澄泥硯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黃河岸灘泥層中有一種細膩並含有多種礦物質的泥,但從(cong) 黃河灘塗選采回來的泥不能直接使用,得用不同目數的絹布多次澄濾、脫水、陳腐,單是這個(ge) 澄泥炮製的過程就得耗上一到兩(liang) 年光景。一抔抔黃河泥需經過揉煉、設計、製坯、雕刻等數十道工序,最終才能燒製成一方硯台。

  入窯一色,出窯多彩。誰都無法準確預料開窯時硯台會(hui) 顯現出什麽(me) 樣的窯變效果。從(cong) 開始入窯燒製到閉火自然降溫後正式開窯,整個(ge) 過程長達15—20天。這段時間對製硯人來說是極為(wei) 漫長的,其間製硯人茶飯不思,日夜蹲在爐前隨時把控火候,守在窯口和衣而眠,最終成品率也隻有五到六成。

  如今,遊敏的三個(ge) 女兒(er) 承襲父業(ye) ,一人負責構思設計硯譜,兩(liang) 人負責澄泥硯技藝的傳(chuan) 承、發展和創新。其中二女兒(er) 遊曉曉還是河南省非遺項目黃河澄泥硯洛陽市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遊曉曉不僅(jin) 教女兒(er) 學習(xi) 澄泥硯製作,也把澄泥硯技藝帶進校園,讓學生們(men) 了解並學習(xi) 製作澄泥硯。遊氏父女興(xing) 辦的河洛澄泥硯傳(chuan) 習(xi) 所,已成為(wei) 河南大學、洛陽師範學院等20餘(yu) 所高等院校和中小學的非遺教學實踐基地。2016年至今,單是新安縣學林小學便有2000多名學生來到傳(chuan) 習(xi) 所,接觸了解、學習(xi) 製作澄泥硯,從(cong) 小在心中埋下一顆非遺傳(chuan) 承的種子。

  身為(wei) 非遺傳(chuan) 承人,遊氏父女有一個(ge) 樸素的願望:把黃河精神傳(chuan) 下去,把澄泥硯製作技藝傳(chuan) 下去,把家守好,把根留住。(石暢)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