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多措並舉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文旅需求

發布時間:2023-12-15 09:3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權威部門話開局】

  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ye) 庭

  12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ju) 行“權威部門話開局”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文化和旅遊部相關(guan) 負責人了介紹加快建設文化強國、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有關(guan) 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鼓勵扶持精品創作

  衡量一個(ge) 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這些年,圍繞推出更多舞台藝術精品,文化和旅遊部加大舞台藝術和美術創作引導支持力度。”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盧映川介紹,今年前11個(ge) 月,文化和旅遊部主辦了27項展演展示活動,線下觀眾(zhong) 90萬(wan) 人次,線上觀看量超過18億(yi) 次。一批彰顯中華審美風範、富有鮮明時代氣息的舞台藝術作品受到好評。

  為(wei) 鼓勵精品創作,過去十年,國家藝術基金累計資助扶持各類劇節目達到7116項,這些年來文華獎、“五個(ge) 一工程”獎獲獎劇節目中80%以上來自國家藝術基金扶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非遺傳(chuan) 承保護體(ti) 係全麵建立

  截至目前,我國共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wan) 餘(yu) 項,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57項;共有各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9萬(wan) 餘(yu) 名,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3056名;共有43個(ge) 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ce) 。“我國的非遺傳(chuan) 承保護體(ti) 係已全麵建立,有力有效促進了非遺的保護和傳(chuan) 承。”盧映川說。

  與(yu) 此同時,非遺保護傳(chuan) 承的渠道和途徑也在不斷拓展。非遺工坊,全國設立了6700餘(yu) 家;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已經設立23個(ge) ;國家級非遺生產(chan) 性保護示範基地已經設立100家。

  縮小城鄉(xiang) 公共文化服務差距

  近些年,文化和旅遊部持續推進城鄉(xiang) 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一體(ti) 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城鄉(xiang) 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

  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司長陳彬斌介紹,現在基層的文化館、圖書(shu) 館分館和服務點數量已經超過10萬(wan) 個(ge) 。除了傳(chuan) 統的公共文化設施,還多了一些顏值高、有設計感、內(nei) 容多、運行靈活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目前已經超過3.35萬(wan) 個(ge) ,成為(wei) 老百姓身邊的“文化客廳”。

  有設施,也有活動。陳彬斌介紹,今年,文化和旅遊部聯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開展“大地歡歌鄉(xiang) 村文化活動年”,在全國舉(ju) 辦12項主體(ti) 活動和80多項示範活動;“村晚”,原來都是春節期間舉(ju) 辦,今年開始一年四季都舉(ju) 辦,成為(wei) “四季村晚”;今年文化和旅遊部還組織舉(ju) 辦了全國廣場舞大會(hui) ,在各地匯演的基礎上舉(ju) 辦了全國6個(ge) 片區的展演,在貴州貴陽舉(ju) 辦了“廣場舞之夜”活動,帶動全國舉(ju) 辦廣場舞活動超過2.4萬(wan) 場,線上線下參與(yu) 人次超過1.1億(yi) 。

  豐(feng) 富文旅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

  今年以來,整個(ge) 旅遊市場進入恢複發展的快車道,前三季度,國內(nei) 旅遊達36.7億(yi)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7萬(wan) 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75%、114%。

  在創新旅遊產(chan) 品供給方麵,文化和旅遊部積極發展露營旅遊、冰雪旅遊、體(ti) 育旅遊、海洋旅遊、旅遊演藝等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推出了7家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13家國家體(ti) 育旅遊示範基地、首批24個(ge) 智慧旅遊沉浸式體(ti) 驗新空間培育試點、40個(ge) 旅遊演藝精品項目。此外,還將各地旅遊產(chan) 品串珠成鏈,推出10條長江主題國家級旅遊線路、“中國之路”十大自駕遊精品線路、400多條“鄉(xiang) 村四時好時光”全國鄉(xiang) 村旅遊精品線路以及“讀李白遊神州”主題旅遊線路、中國茶文化主題旅遊線路等。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杜江介紹,下一步,文化和旅遊部將進一步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提升文化品位,豐(feng) 富精神內(nei) 涵,培育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推動建設“小而美”的演藝新空間,創新升級音樂(le) 節、音樂(le) 會(hui) 等產(chan) 品,促進劇本娛樂(le) 、旅遊演藝等新業(ye) 態健康發展,促進美食、演出、運動、康養(yang) 、中醫等更多領域與(yu) 旅遊業(ye) 融合發展。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15日 04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