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網評論員:他們是企業難以安頓的“不穩定因素”

發布時間:2023-12-18 09:48:00來源: 光明網

  光明網評論員:這兩(liang) 天,兩(liang) 家企業(ye) 的內(nei) 部風波,引發了輿論的巨大關(guan) 注。一個(ge) 是東(dong) 方甄選,因為(wei) 其旗下主播董宇輝的文案歸屬問題,他的粉絲(si) 和東(dong) 方甄選之間爆發了巨大的衝(chong) 突,也將董宇輝與(yu) 公司的矛盾公開化;另一個(ge) 則是格力,董事長兼總裁的董明珠在格力電器2023屆大學生入職儀(yi) 式中再次提及孟羽童,並對其大加批評。

  對於(yu) 這些新聞,網上的討論很是熱鬧。但這終究是企業(ye) 內(nei) 部的事端,也得由企業(ye) 自己來解決(jue) 。僅(jin) 說這個(ge) 現象本身——企業(ye) 和自己某一位員工對抗,其中一位甚至是入職沒多久就離職的員工,很值得玩味。

  企業(ye) 和員工當然是互相成就的關(guan) 係。無論是東(dong) 方甄選和董宇輝,還是格力和孟羽童,客觀地說都曾相互借力。前者為(wei) 後者提供了平台,後者也給前者帶來了曝光,這本是一個(ge) 美好的故事。

  很快,這樣的敘事便被打破,無論是董還是孟,都開始獲得了與(yu) 其職位不相匹配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他們(men) 是明星主播、是知名網紅,擁有著龐大的粉絲(si) 。但當企業(ye) 還想把他們(men) 當作普通員工來對待,問題就隨之出現了。

  究其原因,是董和孟都通過現代傳(chuan) 播技術,獲得了自身身份的重塑,也實現了對傳(chuan) 統企業(ye) 員工的超越。職場之外的廣闊世界,為(wei) 他們(men) 提供了多元的可能。也是在這個(ge) 背景下,他們(men) 成了企業(ye) 難以安頓的“不穩定因素”,衝(chong) 突似乎不可避免。

  這樣的結果,也不能說企業(ye) 有什麽(me) 不對,企業(ye) 要追求集體(ti) 目標,和明星員工的關(guan) 係本身就很微妙。有一本小說形式的管理學著作《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中指出,企業(ye) 的一個(ge) 致命障礙是“無視結果”,即員工的個(ge) 人目標和企業(ye) 目標無法協調一致,大家對結果的期待不一樣。從(cong) 企業(ye) 的角度來說,麵對董和孟這樣的明星員工,總會(hui) 有一種“整頓”的衝(chong) 動。

  但從(cong) 個(ge) 人角度來說,無論人們(men) 對網紅、直播、社交媒體(ti) 之類的評價(jia) 如何,這些形式都給個(ge) 人提供了職場之外的價(jia) 值,賦予了其超脫於(yu) 體(ti) 係之外的可能,也宣示著個(ge) 人有可能獲得一種新的存在方式,即一個(ge) 人隻是一個(ge) 人,他不再需要社會(hui) 角色的加持。任何人,一旦獲得了“新媒體(ti) ”的青睞,他/她的“人格”可能就再造了。

  這也讓人想起因一首“挖呀挖”而爆火的幼兒(er) 園老師,最後選擇了帶貨。似乎很多人對她的評價(jia) 很不友好,認為(wei) 她“忘本”雲(yun) 雲(yun) 。但站在一個(ge) 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倒不是她主觀的忘本,而是客觀上她不再需要一個(ge) 組織化的身份,她隻需要成為(wei) 她自己。若在前互聯網時代,她不會(hui) 有這種機會(hui) 。

  對企業(ye) 來說,其實不用太過糾結這種衝(chong) 突,這是超出自己控製能力的“勢”,是一種技術進步與(yu) 產(chan) 業(ye) 演進帶來的副產(chan) 品,公司結構對個(ge) 人命運的掌控已經被解構了。就像董明珠對孟羽童的批評,在網絡上的評價(jia) 似乎很不討好。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傳(chuan) 統的“出任CEO、走上人生巔峰”的路徑,已經不再具備絕對的話語權,當然就沒有太大說服力了。

  而對於(yu) 廣大“吃瓜者”來說,這些事看似離自己很遙遠,其實未必。一種社會(hui) 形態的改變,一種新型媒介的滲透,其影響力是無遠弗屆的,這可能會(hui) 慢慢地改變人們(men) 的行為(wei) 模式。過去人們(men) 希望在公司做得更好,但未來也許人們(men) 更希望做自己——做自己同樣可以生存,無論如何,這都不算一個(ge) 太壞的事。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