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防範應對低溫雨雪冰凍丨新聞分析:如何看待這一輪低溫雨雪冰凍?

發布時間:2023-12-20 10:16: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新聞分析:如何看待這一輪低溫雨雪冰凍?

  新華社記者黃垚

  大範圍雨雪天氣後,多地氣溫驟降,不少公眾(zhong) 感覺被“速凍”。中央氣象台連續發布低溫預警,預計未來幾天,我國大部地區氣溫仍將持續偏低。

  據預報,18日8時至21日8時,新疆北部、西北地區中東(dong) 部、內(nei) 蒙古、華北地區、東(dong) 北地區、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北部、貴州等地部分地區日最低氣溫較曆史同期偏低5℃以上,其中西北地區東(dong) 部、內(nei) 蒙古、華北地區、東(dong) 北地區、黃淮中東(dong) 部、江淮東(dong) 部等地部分地區日最低氣溫較曆史同期偏低7℃以上。最低氣溫0℃線將位於(yu) 貴州南部至江南北部一帶。

  為(wei) 什麽(me) 近期氣溫一直低迷?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徐珺表示,13日至16日有一次強寒潮過程影響我國,18日至21日又跟著一股較強冷空氣,兩(liang) 者疊加導致我國氣溫持續偏低。華北地區等地多個(ge) 氣象站日最低氣溫接近或突破曆史同期月極值。

  俗話說“下雪不冷化雪冷”,雨雪過後仍持續低溫,是大家常說的“雪後凍”嗎?

  “一般冷空氣來臨(lin) 前會(hui) 有暖濕輸送,實際上降雪通常發生在冷空氣到來前。”徐珺說,融雪雖然會(hui) 吸收一些熱量,導致體(ti) 感寒冷,但氣溫偏低主要還是後續冷空氣所致。

  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結果顯示,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已經達到了峰值期,峰值狀態將會(hui) 持續到明年1月。在大家印象中,厄爾尼諾背景下我國中東(dong) 部冬季偏暖概率較大,為(wei) 何還出現如此強的寒潮?

  中國氣象局氣候服務首席專(zhuan) 家周兵表示,除厄爾尼諾外,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另一個(ge) 重要因子是北半球中高緯度冷氣團。由於(yu) 其最近在東(dong) 亞(ya) 和俄羅斯一帶活躍,中心偏東(dong) ,導致我國近期冷空氣強度大、影響範圍廣。

  “暖冬或冷冬指的是整個(ge) 冬季總體(ti) 的氣溫狀況,短期的寒潮降溫隻是其中的‘小插曲’,整個(ge) 冬季的平均冷暖情況才是‘主旋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陸爾說,暖冬並不意味著沒有寒潮,即使在厄爾尼諾年,也不排除冬季出現強寒潮天氣的可能性。

  12月以來,我國氣溫經曆了暖冷轉折。前期顯著偏暖,全國平均氣溫為(wei) 曆史同期最高。隨著寒潮席卷我國中東(dong) 部,出現大範圍雨雪冰凍天氣,全國大部氣溫驟降。

  “預計後冬(2024年1至2月),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整體(ti) 接近常年,但冷空氣活動較為(wei) 活躍,冷暖起伏明顯。北方地區可能出現階段性強降溫、強降雪過程,江南和西南地區東(dong) 部等地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和雨雪冰凍天氣。”周兵說,出現類似2008年初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較小。

  氣象專(zhuan) 家提醒,未來一段時間中東(dong) 部氣溫持續偏低,公眾(zhong) 需關(guan) 注氣溫變化,做好保暖禦寒措施。低溫大風天氣導致風寒效應明顯,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和流感等冬季高發疾病,公眾(zhong) 需及時做好相關(guan) 防護工作。

  18日夜間至19日南方地區還會(hui) 有雨雪天氣,公眾(zhong) 需注意出行安全。此外,持續低溫可能對農(nong) 業(ye) 產(chan) 生不利影響,建議相關(guan) 地區做好設施農(nong) 業(ye) 、畜舍、禽舍等的保暖工作。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