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小區被曝“豪車如雲”,讓記者“滾出去”不是解決之道
作者:陳廣江
近日,陝西當地媒體(ti) 報道了鹹陽市民花錢找中介公司辦理公租房疑似被騙一事,引發關(guan) 注。報道提到,鹹陽秦都區公租房小區古渡家園有多輛豪車停放,中介公司聲稱為(wei) 客戶辦成過公租房,疑似有大量房源被挪作他用……12月17日,鹹陽市公安局秦都分局介入調查。12月18日,極目新聞記者走訪古渡家園發現,該小區正嚴(yan) 查價(jia) 稅合計超過15萬(wan) 元的車輛進出,並要求住戶辦理車輛出入證。
公租房小區是幹什麽(me) 用的?答案寫(xie) 在文件裏,也寫(xie) 在百姓心裏。“豪車如雲(yun) ”“有償(chang) 代辦”“挪作他用”……凡此種種,顯然不是一個(ge) 純粹的公租房小區應有的樣子。目前,警方已展開調查,其他職能部門也應主動介入,及時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
令人錯愕的是,記者走訪中,麵對“中介公司是否在由警方在調查,作為(wei) 住建部門是否應對該事件有全麵的掌握”的提問,一位自稱係當地住建部門工作人員的男子情緒激動,對記者連續大喊“滾出去”,並稱“要報警”“誰給你的權力,這在指手畫腳”。
公租房問題關(guan) 乎住房困難家庭切身利益,關(guan) 乎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記者追問相關(guan) 情況是正當行使輿論監督權的職務行為(wei) 。退一步講,即使這位工作人員不了解情況或者不願意講,直接婉拒即可,不應該也沒必要情緒激動地對記者大喊“滾出去”。
以這種粗暴的態度、業(ye) 餘(yu) 的方式對待媒體(ti) 記者,是缺乏媒介素養(yang) ,還是不想接受監督?回避問題,不僅(jin) 解決(jue) 不了問題,還很容易導致問題複雜化、工作被動化。現實中,因輿情處置不當引發“次生輿情”的現象並不少見。
此外,涉事小區嚴(yan) 查超過15萬(wan) 元車輛進出的做法,也有回避問題甚至“此地無銀”之嫌。據當地媒體(ti) 報道,該小區不同路段停放著多輛路虎、奔馳、寶馬等豪車,晚間更甚。雖然不排除豪車屬外來車輛、承租人為(wei) 專(zhuan) 職司機等情況,但違規占用公租房的可能性同樣存在。把豪車擋在小區門外,問題就能解決(jue) 嗎?
前不久,湖南漣源市對公職人員違規占用公租房進行集中整頓,引發輿論關(guan) 注。據報道,當地4個(ge) 公租房小區查出766戶公職人員入住,其中有人靠領導“批條子”拿到房子。整頓工作雖然遲了些,但仍具有積極意義(yi) ,比如重申了公租房政策的初衷和本意、糾正了一些錯誤觀念及違紀違法行為(wei) 等。
回到公租房小區被曝“豪車如雲(yun) ”事件,當地應成立聯合調查組進行全麵、深入的調查,開展一場集中整頓行動,該清理的清理,該問責的問責,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guan) 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越是拖延、回避,問題越難處理。
如果中介所言屬實,曾為(wei) 客戶辦成過公租房,那麽(me) 必然存在相關(guan) 工作人員失職瀆職、玩忽職守甚至權力尋租的問題;如果中介所言不實,則涉嫌詐騙。無論哪種情況都不是小事,須一一查清。對於(yu) “豪車如雲(yun) ”問題,相關(guan) 部門也應給出一個(ge) 權威、合理、透明的說法。
此外,當地有關(guan) 部門證實,涉事小區共有房源6950套,其中分配了6859套,入住者分別是拆遷安置戶、企業(ye) 員工及公租房申請者,“將房源分配給拆遷安置戶、企業(ye) 員工,嚴(yan) 格來講不符合規定。”那麽(me) ,拆遷安置戶、企業(ye) 員工該不該被清退,也要有一個(ge) 明確說法。
公租房是保障房,不是福利房,更不是花錢或憑關(guan) 係就可吃到的“唐僧肉”,這條底線不容有失。(陳廣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