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裴李崗遺址發現距今7000多年的小口尖底瓶
新華社鄭州12月20日電(記者桂娟、袁月明)記者20日從(cong) 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hui) 上獲悉,考古人員在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的墓葬中新發現一件距今7000多年的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在房址、灰坑、墓葬中均有出土,關(guan) 於(yu) 其功用,有汲水器、釀酒器、葬具等多種觀點。
據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永強介紹,此次新發現的小口尖底瓶初步推測其距今約7700年,長10餘(yu) 厘米,十分小巧,比常見的仰韶文化時期小口尖底瓶小很多。
“這次發現的小口尖底瓶,為(wei) 探索裴李崗文化與(yu) 仰韶文化的源流關(guan) 係提供了新的關(guan) 鍵實物證據。”李永強說。
李永強表示,結合此前發現的裴李崗先民已經學會(hui) 使用紅曲黴發酵釀酒,此次新發現的小口尖底瓶有可能是裴李崗先民用來“製曲”的容器。
此外,考古人員還在裴李崗遺址發現了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大量石質遺物、鴕鳥蛋殼碎片、赤鐵礦碎片等,為(wei) 研究中原地區舊石器晚期社會(hui) 麵貌、舊新石器過渡等重大課題提供了新資料。
裴李崗遺址位於(yu) 河南省新鄭市西北部,距今約8000年至7600年,是一處典型的農(nong) 業(ye) 聚落遺址,麵積可達5萬(wan) 至6萬(wan) 平方米,被譽為(wei) 中華農(nong) 耕文明起源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