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第一夜受災群眾怎樣過?記者探訪集中安置點
地震發生後,甘肅積石山縣夜晚最低溫度還不到-10℃。群眾(zhong) 住的帳篷是否溫暖,物資是否充足?記者來到大河家鎮的集中安置點,遇到了馬繼雲(yun) 一家人。
20日一早,記者在帳篷裏看到了馬繼雲(yun) 的家人。他們(men) 簡單地吃了早餐,爐子上燒著熱水。地震發生後,馬繼雲(yun) 和愛人、父母帶著兩(liang) 個(ge) 孩子跑出了搖晃的房屋,和大家一起來到廣場上避險。隨後,馬繼雲(yun) 又和村民們(men) 一起,從(cong) 倒塌的房屋中解救被困人員。
大河家鎮大河社區居民 馬繼雲(yun) :我們(men) 從(cong) 這個(ge) 方向一直跑上去。那天我們(men) 有兩(liang) 三個(ge) 傷(shang) 員,就那一個(ge) 比較嚴(yan) 重,我們(men) 一共四五個(ge) 人。6點多,省人民醫院的救護車、醫療隊,第一批醫療救援力量基本上都來了。
考慮到小兒(er) 子剛滿一歲,馬繼雲(yun) 天亮後又回家取了奶粉、被褥等簡單的生活用品。19日下午3點,大河家鎮集中安置點的帳篷搭起來後,他們(men) 順利地住進了帳篷。一同住的,還有姐姐家的四口人,一共十人。在帳篷裏的第一夜,他們(men) 感覺很安心。
大河家鎮大河社區居民 馬衛國:武警也有、消防也有,大家都在忙。晚上我4點多起床,武警還在那裏巡邏,轉著,來詢問爐子怎麽(me) 樣,注意別中毒,都關(guan) 心得很。我們(men) 很感動。
在大河家鎮集中安置點,像馬繼雲(yun) 這樣的安置百姓,還有很多。大家8人或10人一組,住一個(ge) 帳篷,有熱水、食物、被褥、火爐和煤炭補給,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
大河家鎮大河社區居民 馬衛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家都給我們(men) 鼓勁,給信心。房子倒塌了還可以修嘛,人平安就是關(guan) 鍵,大家都努力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