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生“金”助振興
【四季看新疆之追著雪花看新疆】
光明日報記者 王昊魁 方莉
一場冬雪過後,天山南北銀裝素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wu) 魯木齊市烏(wu) 魯木齊縣水西溝鎮閘灘村附近的趣野文創園內(nei) ,攤主牛小生整理著“花車”上的蘋果,靜待雪客到來。
“花車”是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當地村民增收而免費設立的攤位,攤主可售賣當地農(nong) 產(chan) 品、手工藝品。“我們(men) 這裏冬暖夏涼,景美、空氣好,是天然氧吧。到了雪季,來滑雪、賞景的遊客絡繹不絕。”牛小生自豪地說。
牛小生來自薩爾達阪鄉(xiang) 中梁村,今年10月開始在趣野文創園擺攤賣當地特色國光蘋果。該文創園是烏(wu) 魯木齊縣引進的文創項目。入冬以來,這裏周末日均接待遊客1000餘(yu) 人次。
“我專(zhuan) 門定做了玻璃貨櫃保溫,蘋果很受遊客歡迎,收入也好,周末一天賣七八百元!”牛小生說,今年種了15畝(mu) 蘋果,之前大多在果園旁擺攤,現在多了一個(ge) 銷售場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我們(men) 都是受益者。”
隔壁攤位上,整齊擺放著駱駝擺件、毛氈錢包、首飾盒等精美手工藝品。攤主哈提瑪·艾乃都是烏(wu) 魯木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哈薩克族刺繡代表性傳(chuan) 承人,也是烏(wu) 魯木齊縣薩爾達阪鄉(xiang) 胡拉萊合作社社長。“這些都是合作社的姐妹們(men) 手工做的,現在冰雪旅遊蓬勃發展,有時一個(ge) 月掙4000元,姐妹們(men) 做手工藝品的勁頭更足了!”哈提瑪·艾乃都話語中透著興(xing) 奮。
距離趣野文創園東(dong) 側(ce) 約1.5公裏的平西梁村,是第一批“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走進村裏,一幢幢特色民宿整齊排列,成為(wei) 一道亮麗(li) 風景。見到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桂琴時,她正打電話與(yu) 合作企業(ye) 商量進一步發展民宿的事宜。
“冰雪旅遊給我們(men) 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掛斷電話,李桂琴用手朝西南方一指,“你看,我們(men) 村離絲(si) 綢之路滑雪場僅(jin) 兩(liang) 公裏,為(wei) 更好服務來自全國各地的雪客,我們(men) 利用得天獨厚的區位優(you) 勢,采用‘企業(ye) +農(nong) 戶+村集體(ti) ’模式大力發展民宿。村裏民宿已由2019年最初4家發展到如今的55家,很多村民都加入進來。”
“除了在民宿做管家,村裏還有不少人到滑雪場當教練、幹巡護、做管理。”李桂琴說,“現在村子有180人吃上了冰雪旅遊飯,村民人均年收入從(cong) 不到1萬(wan) 元提高到3.6萬(wan) 元。”
隨著雪季的到來,冰天雪地的新疆冬季遊熱度快速升溫,越來越多的當地群眾(zhong) 從(cong) 中受益。
離開平西梁村,驅車一轉彎就到了絲(si) 綢之路山地度假區。度假區董事長李建宏介紹,雪季時度假區用工近800人,其中70%左右是來自烏(wu) 魯木齊縣周邊4個(ge) 鄉(xiang) 鎮20個(ge) 村的農(nong) 牧民,他們(men) 從(cong) 冰雪旅遊中找到致富新門路。
何止烏(wu) 魯木齊,冬日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也不斷“流金淌銀”。
12月22日,伊犁州新源縣那拉提旅遊風景區內(nei) ,隨著一聲哨響,身著哈薩克族服飾的葉爾森·什沃很和馬隊隊員們(men) 策馬揚鞭,20匹駿馬在雪地奔馳,馬蹄揚起粒粒粉雪,引得遊客拍手叫好。
今年33歲的葉爾森,來自那拉提鎮塔依阿蘇村,曾是國家越野滑雪隊運動員。“這幾年,家鄉(xiang) 變化太大了,冰雪旅遊發展起來,標準化的冰場、雪場建起來,遊客更多了。”葉爾森說。2022年3月,他退役後回到家鄉(xiang) 。一年多時間裏,他在伊犁州及新源縣有關(guan) 部門幫助下,成立了那拉提青少年滑雪隊、冠軍(jun) 馬隊合作社。用他的話說就是:“想法很簡單,就是服務家鄉(xiang) 發展。”
如今,葉爾森的馬隊合作社吸引了當地近200位農(nong) 牧民加入。25歲的賽力克波力·努爾蘭(lan) 拜是其中一員。“過去全家靠放牧為(wei) 生,辛苦不說,一年收入隻有幾萬(wan) 元。加入馬隊後,我在景區裏帶遊客騎馬,參加賽馬、刁羊等民俗演出,每個(ge) 月收入有六七千元,旺季時還能上萬(wan) 呢!”賽力克波力說,“過去隻有夏季旅遊,現在冰雪遊火熱,一年四季都能增加收入。”
全季遊、全域遊、全齡遊、全時遊,地處冰雪黃金緯度帶的新疆,冰雪“冷”資源逐步轉化為(wei) 旅遊“熱”產(chan) 業(ye) ,冰天雪地正成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增收致富、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金山銀山”。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25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