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整治“小金庫”頑疾:違規“私房錢”緣何屢禁不絕
虛報冒領、私設私分 違規“私房錢”緣何屢禁不絕
深化整治“小金庫”頑疾
黑龍江省伊春市人大常委會(hui) 原副主任李光被開除黨(dang) 籍和公職,其“違規設立‘小金庫’並使用‘小金庫’款項”;遼寧省地質勘探礦業(ye) 集團原總經理王福亮被開除黨(dang) 籍和公職,其“套取‘小金庫’資金供個(ge) 人使用”……在近期發布的黨(dang) 紀政務處分通報中,多起涉及“小金庫”問題。
“小金庫”是指違反法律法規及其他有關(guan) 規定,應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規定的單位賬簿的各項資金(含有價(jia) 證券)及其形成的資產(chan) 。近年來隨著各地深入整治,財務管理日漸嚴(yan) 格,私設“小金庫”現象得到有效遏製,但仍時有發生。“小金庫”為(wei) 何禁而不絕?整治“小金庫”頑症還需在哪些方麵發力?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糧庫私設“小金庫”長達18年,虛報冒領、套取公款作為(wei) “私房錢”
在山東(dong) 省青島市城陽區糧食收儲(chu) 中心,8座高大的平房倉(cang) 裏儲(chu) 存了數萬(wan) 噸小麥。糧倉(cang) 離心風機高速運轉發出低沉的轟鳴聲,為(wei) 倉(cang) 內(nei) 的新糧進行通風幹燥。
去年以來,城陽區紀委監委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zhuan) 項整治工作。接到關(guan) 於(yu) 城陽區糧食收儲(chu) 中心的巡察問題線索後,辦案人員先從(cong) 財務查起,分批調取該中心20餘(yu) 年的賬目,查詢對公賬戶流水等,邀請專(zhuan) 業(ye) 審計人員參與(yu) 可疑賬目審核,發現該中心存在虛報冒領、套取公款並私設“小金庫”等問題,嚴(yan) 肅查處城陽區原財貿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原糧食局局長劉某忠,城陽區糧食收儲(chu) 中心前後兩(liang) 任主任劉某澤、徐某以及財務科原科長紀某剛等6人嚴(yan) 重違紀違法問題。
經查,自2004年下半年劉某澤設立“小金庫”至其2010年離任,“小金庫”一直存在;接替劉某澤上任後,徐某同樣設立“小金庫”直至2021年底,前後存續長達18年之久。紀某剛在糧食收儲(chu) 中心財務科工作了二十多年時間,業(ye) 務經驗豐(feng) 富,賬目做得非常工整;加之“小金庫”資金以現金形式存放在一個(ge) 帶鎖的鐵皮櫃子裏,單從(cong) 流水賬目上很難發現問題,隱蔽性強。
“小金庫”的錢從(cong) 何而來?城陽區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同誌告訴記者,城陽區糧食收儲(chu) 中心“小金庫”的資金主要來自虛報損耗冒領補貼費、保管費,虛構糧食交易的買(mai) 糧款,在糧食輪換過程中虛構運費、裝卸費等,在糧食置換業(ye) 務中收取的回扣等四方麵。
“小金庫”的錢用在何處?據了解,最初設立“小金庫”是為(wei) 了處理單位一些不好入賬的費用,比如請客招待、發放節日福利等開銷,從(cong) “小金庫”中支取資金比較方便;後來,“小金庫”變成了劉某澤、徐某、紀某剛等人的“私房錢”。而作為(wei) 上級主管單位領導,劉某忠對私設“小金庫”等問題失管失察,負有重要領導責任。
“城陽區糧食收儲(chu) 中心腐敗案與(yu) 其長期存在‘小金庫’問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an) 係。比如,劉某澤擔任城陽區糧食收儲(chu) 中心主任期間,存在私分‘小金庫’資金用於(yu) 個(ge) 人花銷等行為(wei) ;後來徐某上任,‘小金庫’的資金來源之一是在糧食輪換過程中收取糧食經銷商回扣。因此,我們(men) 既要處理私設‘小金庫’的違紀行為(wei) ,也要查處隱藏其中的職務犯罪行為(wei) 。”城陽區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同誌說。
表麵為(wei) 公,實則為(wei) 私,“小金庫”與(yu) “四風”問題相伴相生
“私設‘小金庫’的目的是方便用錢用物,其主要特征是故意使相應資金、財物,規避或者脫離財政、審計等監管監督,存入私賬便於(yu) 個(ge) 人支取。這既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又滋生了一係列腐敗和作風問題。”浙江省樂(le) 清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朱孟秋說。
從(cong) 資金來源上看,“小金庫”裏的錢主要有兩(liang) 種:
一是收入不入賬、形成“賬外賬”,包括違規收費、罰款及攤派設立“小金庫”,用資產(chan) 處置、出租收入設立“小金庫”,經營收入不納入規定賬簿核算設立“小金庫”,違規創收形成“小金庫”等。比如,廣東(dong) 省英德市公安局西牛派出所原所長曾光明授意其下屬違規設立“小金庫”,資金來源包括向轄區內(nei) 的石場、工廠、飯店等單位或個(ge) 人收取的治安聯防費、讚助費以及在辦案過程中截留部分罰款等。
二是虛列支出、套取資金,包括以會(hui) 議費、勞務費、培訓費和谘詢費等名義(yi) 套取資金,以假發票等非法票據騙取資金等。比如,福建省邵武市洪墩鎮王玢村村委會(hui) 原主任楊某某與(yu) 其他時任村“兩(liang) 委”幹部商議決(jue) 定,以王玢村村民的名義(yi) 違規套取造福工程補助資金88.35萬(wan) 元設立“小金庫”。此外,還有通過虛假關(guan) 聯交易方式轉移資產(chan) 或者上下級單位之間違規相互轉移資金設立“小金庫”等情形。
從(cong) 用途來看,一些黨(dang) 員幹部無視紀律規矩,打著為(wei) 公家的旗號設立單位集體(ti) 式“小金庫”,想借此“給大家分點好處”“方便開展工作”。
2022年,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紀委監委查處一起私設“小金庫”給職工發放福利的案件。重慶糧食集團酉陽縣糧食公司通過虛增工程量、虛構工程項目套取國有資金和國有資產(chan) 出租收入,用於(yu) 超額發放職工工資、績效和報銷個(ge) 人不規範支出。該公司負責人被給予黨(dang) 內(nei) 嚴(yan) 重警告處分,其餘(yu) 2名相關(guan) 責任人被給予黨(dang) 內(nei) 警告處分。
“表麵上,‘小金庫’好像在為(wei) 集體(ti) 謀福利,但相關(guan) 人員編造虛假驗收資料,虛增、虛列公司項目支出,隱匿國有資產(chan) 出租收入,套取國有資金,造成會(hui) 計信息失真,實則影響企業(ye) 正常經營管理,造成國有資產(chan) 流失,損害了國家和集體(ti) 利益。”酉陽縣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同誌說。
“小金庫”與(yu) “四風”問題相伴相生。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副主任章經華告訴記者,涉及“小金庫”問題的案例,使用“小金庫”款項違規發放津補貼和其他福利、違規吃喝接待、違規送禮品禮金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情形占較大比例。江蘇省句容市紀委監委對近3年查處的“小金庫”案件進行分析,發現用於(yu) 接待支出、發放福利等占比高達八成。
“比如,吃喝接待費用必須在財務上單獨立項,有的單位怕吃喝接待費用過大,為(wei) 逃避監督檢查便將其中一部分招待費在‘小金庫’中列支。”章經華說。
表麵為(wei) 公,實則為(wei) 私。少數領導幹部把“小金庫”當作奢靡享受、肆意揮霍的“私房錢”,專(zhuan) 供個(ge) 人使用或者夥(huo) 同會(hui) 計、出納暗中私分集體(ti) 財產(chan) ,甚至用於(yu) 行賄等,極易引發職務犯罪。“由於(yu) 單位‘一把手’在人、事、財方麵具有較高話語權和決(jue) 定權,其決(jue) 定並安排財務人員設立‘小金庫’的案件屢見不鮮。”浙江省龍遊縣紀委監委黨(dang) 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馬俊說。
私設“小金庫”暴露出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主體(ti) 責任落實不力、資金管理不規範、權力監督不到位等深層問題
不管設立“小金庫”的動機如何,其本質都是違紀違法行為(wei) ,危害不容小覷。“‘小金庫’成為(wei) 一些單位領導隱瞞報賬內(nei) 容等非正常開支的重要渠道,致使國家、集體(ti) 資產(chan) 流入個(ge) 人腰包,嚴(yan) 重擾亂(luan) 了正常的經濟秩序。而且‘小金庫’的管理支配權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普遍存在公款私存、隨意進出、收支混亂(luan) 無賬等現象,為(wei) 挪用、私分、侵占甚至貪汙大開方便之門,使少數黨(dang) 員幹部走向違紀違法甚至犯罪的道路。”浙江省開化縣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同誌說。
“小金庫”問題背後既有理想信念滑坡、紀法意識淡漠等主觀原因,也暴露出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主體(ti) 責任落實不力、資金管理不規範、權力監督不到位等深層問題。江蘇省句容市紀委監委黨(dang) 風政風監督室主任趙祥認為(wei) ,部分黨(dang) 員幹部漠視財經法規製度,習(xi) 慣以方便項目結算和提高工作效率為(wei) 由私設“小金庫”,認為(wei) 使用“小金庫”謀求私利是違紀違法,但用於(yu) 公事、為(wei) 職工謀福利就不是違紀違法。部分單位內(nei) 控管理缺失,有章不循、有規不依,上級主管單位監督缺位、默許縱容甚至也享受“小金庫”帶來的好處。
“從(cong) 城陽區糧食收儲(chu) 中心案件來看,主要有三方麵原因:一是單位負責人紀法觀念淡薄;二是製度機製落實不到位,城陽區糧食收儲(chu) 中心在從(cong) 事經營活動中,存在不嚴(yan) 格按照財經法規、規章製度辦事問題,比如用現金結算、將公款存入個(ge) 人賬戶等;三是管理存在漏洞,對關(guan) 鍵崗位的廉政風險缺乏有效管控,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不紮實。”青島市城陽區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同誌說。
私設“小金庫”問題在黨(dang) 政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國有企業(ye) 都有發生,而資金管理相對不規範、監管力量相對薄弱的基層單位往往是問題多發區。“‘小金庫’設立違規,在管理使用上不公開、不透明,更談不上監管;加之‘小金庫’多為(wei) 單位小集體(ti) 共同使用,大家心照不宣,一般不會(hui) 主動抵製或者舉(ju) 報,這也是‘小金庫’禁而不絕,甚至能在一家單位長期存在的原因之一。”杭州市蕭山區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副主任任鏗說。
“小金庫”問題具有長期性、隱蔽性等特點。杭州市濱江區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副主任陳喬(qiao) 認為(wei) ,這與(yu) 財務管理存在漏洞、監督查處力度不足等也有關(guan) 係。“目前對違規設立‘小金庫’問題的處罰方式較為(wei) 單一,以沒收違紀資金和對單位處以罰款為(wei) 主,違紀處理力度相對偏輕,且存在有的‘小金庫’問題時隔很久才被發現的情況,導致個(ge) 別黨(dang) 員幹部心存僥(jiao) 幸。”
嚴(yan) 肅整治財務管理、資金使用過程中的腐敗和不正之風,緊盯可能隱藏“小金庫”問題的線索,保持嚴(yan) 管嚴(yan) 治的高壓態勢
“治理‘小金庫’,一方麵要嚴(yan) 格落實財務公開製度,加大日常監督、巡察監督、審計監督等的力度;另一方麵,要強化責任追究,形成嚴(yan) 的震懾。”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應嚴(yan) 肅整治財務管理、資金使用過程中的腐敗和不正之風,緊盯單位內(nei) 部違規吃喝、下屬單位向上級部門或領導行賄、違規發放津補貼等可能隱藏“小金庫”問題的線索,對“小金庫”問題保持嚴(yan) 管嚴(yan) 治的高壓態勢。
做實做細監督,深挖嚴(yan) 查“小金庫”。浙江省龍遊縣紀委監委針對“小金庫”特點,聯合縣財政局對全縣各部門財務領域廉政風險情況開展排查,並對落實防範資金管理風險措施情況開展專(zhuan) 項監督檢查,通過查閱台賬、實地走訪、談話了解等方式,重點檢查財務內(nei) 部控製建設執行、資金安全管理、會(hui) 計檔案規範管理等情況,督促落實資金安全管理等措施。
聚焦突出問題,開展專(zhuan) 項整治。杭州市富陽區紀委監委連續多年開展國企子公司巡察。在深入分析自查自糾、監督檢查、信訪舉(ju) 報等發現問題基礎上,製發關(guan) 於(yu) 深化整治國企子公司“小金庫”問題的工作提示,找準國企領域“小金庫”問題表現形式及整治盲點堵點,圍繞暫存款監管、經營性收入管理、財政資金支出、財務製度執行等關(guan) 鍵環節,梳理細化13項監督任務清單開展整治。整治工作中,該區紀委監委統籌“室組地企”監督力量,組建5個(ge) 交叉巡察組,對照監督清單,綜合運用查閱資料、個(ge) 別訪談、重點核查等方式,深挖徹查國企領域“小金庫”問題。
強化以案促改,推動製度建設。針對村(居)成為(wei) “小金庫”問題高發區的情況,句容市紀委監委推動完善組賬村管製度,明確監管主體(ti) 、監管方式,降低村、組資金管理風險。針對今年查處的句容市華陽街道雲(yun) 塘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丁某某將雲(yun) 塘村防火護林員工資、文明城市創建衛生打掃工資等結餘(yu) 款作為(wei) 雲(yun) 塘村“小金庫”並用於(yu) 非生產(chan) 性支出的問題,向句容市華陽街道黨(dang) 工委製發紀律檢查建議書(shu) ,推動健全完善財務人員定期交流輪崗、資金支付動賬提醒、定期清產(chan) 核資等六方麵製度。針對青島市城陽區糧食收儲(chu) 中心腐敗案,城陽區紀委監委向區發改局發送紀律檢查建議書(shu) ,要求緊盯重點崗位和關(guan) 鍵環節,修訂完善規章製度,進一步加強對廉政風險等級較高崗位的管控,健全財務管理辦法和大額資金使用管理辦法。
強化紀律教育。杭州市餘(yu) 杭區紀委監委實施“宣傳(chuan) 倡廉”“以案警廉”等係列工程,將“小金庫”問題案例納入其中,加強財經製度和相關(guan) 黨(dang) 紀法規的宣傳(chuan) 教育,讓黨(dang) 員幹部充分認識到“小金庫”問題的嚴(yan) 重危害性。為(wei) 發揮查辦案件的警示教育震懾作用,安徽省壽縣紀委監委近日公開通報三起私設“小金庫”典型案例,要求全縣各級領導幹部從(cong) 中深刻汲取教訓,舉(ju) 一反三,進一步增強廉潔從(cong) 政意識和紀法觀念,嚴(yan) 格遵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廉潔自律準則》,嚴(yan) 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努力鏟除“小金庫”的滋生土壤。
(中國紀檢監察報 記者 柴雅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