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麵加強金融監管有哪些著力點?
2023年,我國金融業(ye) 監管曆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一年。
這一年,強監管嚴(yan) 監管態勢進一步延續,監管製度“鐵籬笆”紮緊紮牢,全麵加強金融監管為(wei)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服務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金融監管新格局加快形成
2023年,我國金融監管領域迎來重磅改革。
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多項涉及金融監管: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hui) 、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hui) 、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ti) 製改革、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調整為(wei) 國務院直屬機構、統籌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改革力度之大,近年來前所未有。
隨後,相關(guan) 改革深入推進:5月1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正式掛牌;7月20日,金融監管總局31家省級監管局和5家計劃單列市監管局以及306家地市監管分局統一掛牌;8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31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5個(ge) 計劃單列市分行和317個(ge) 地(市)分行統一掛牌;11月10日,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hui) 的“三定”方案分別出台。
複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通過機構設置調整和職責優(you) 化,“一行一局一會(hui) ”的金融監管新格局加快形成,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納入監管,實現金融監管全覆蓋。
上海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接下來,在監管框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還需要在強化行為(wei) 監管體(ti) 係建設、加強宏觀審慎與(yu) 微觀審慎協調、提升監管專(zhuan) 業(ye) 能力等方麵持續發力,為(wei) 提高金融監管效率、促進金融業(ye) 平穩運行、更好服務實體(ti) 經濟奠定堅實基礎。
監管“板子”打準、打痛
2023年,在強監管嚴(yan) 監管的總基調下,金融監管部門針對金融市場亂(luan) 象出手,嚴(yan) 格執法敢於(yu) 亮劍,監管更加精準有力。
12月1日,金融監管總局公布了對多家金融機構的22份罰單,涉及國有大行、股份製銀行、保險公司等,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合計達3億(yi) 元以上。
在證券領域,證監會(hui) 加大對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wei) 的打擊,懲處力度、速度較過去顯著提升。2023年上市公司立案調查數量較2022年增加20%左右。
“今年以來,金融監管部門延續強監管態勢,被罰機構數量增多,大額罰單增多,釋放了加大力度推動金融業(ye) 規範發展的決(jue) 心。”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jun) 表示。
“加大處罰力度是監管‘長牙帶刺’的直接體(ti) 現。”曾剛表示,金融機構違規行為(wei) 和動機往往取決(jue) 於(yu) 對違規成本與(yu) 相應收益的權衡。通過提高金融機構及其高管的違規成本,能達到使其不敢違規的監管效果。
關(guan) 聯貸款管理不合規、重大關(guan) 聯交易信息披露不充分、理財產(chan) 品之間進行利益輸送……多種違法違規行為(wei) ,反映出金融機構合規經營與(yu) 風控能力等方麵仍有提升空間。
從(cong) 金融監管部門釋放的信號看,下一步的監管行動將聚焦影響金融穩定的“關(guan) 鍵事”、造成重大金融風險的“關(guan) 鍵人”、破壞市場秩序的“關(guan) 鍵行為(wei) ”,把“板子”真正打準、打痛,增強監管的震懾力。
不斷紮緊製度“鐵籬笆”
12月17日,《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公布,將年交易金額近400萬(wan) 億(yi) 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及其業(ye) 務活動進一步納入法治化軌道進行監管。
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新業(ye) 態、新業(ye) 務、新主體(ti) 不斷出現,要求金融立法與(yu) 時俱進,補齊製度短板,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
加快建章立製,不斷紮緊製度“鐵籬笆”,成為(wei) 2023年金融監管領域的顯著特點。
《商業(ye) 銀行資本管理辦法》《養(yang) 老保險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係統重要性保險公司評估辦法》……今年以來,涉及各類金融機構的監管製度密集出台。
“針對金融業(ye) 務的發展變化和現實需要,金融重點領域和新興(xing) 領域立法及時推進,為(wei) 金融監管的落地提供有力保障,為(wei) 金融業(ye) 平穩健康發展護航。”董希淼表示。
加強監管保障,除了完善製度,還需要打造忠誠幹淨擔當的專(zhuan) 業(ye) 化監管隊伍。今年以來,金融業(ye) 反腐力度持續增強,接受調查的人數較去年大幅增加,反映我國淨化金融市場環境的堅定決(jue) 心。從(cong) 金融監管部門釋放的信息看,堅持刀刃向內(nei) ,強化“對監管的監管”將成為(wei) 今後全麵加強金融監管的一大重點。
有力有效防控金融風險
防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也是金融監管的直接目的。
發行中小銀行專(zhuan) 項債(zhai) 券,補充中小銀行資本;調整優(you) 化房地產(chan) 信貸政策;建立防範化解地方債(zhai) 務風險長效機製……今年以來,在金融監管的保駕護航下,防範化解風險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我國金融業(ye) 運行總體(ti) 平穩,整體(ti) 風險抵禦能力較強。
截至三季度末,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率1.61%,撥備覆蓋率207.89%,資本充足率14.77%,保險業(ye) 綜合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194%。
統籌發展和安全,是做好金融工作的關(guan) 鍵。
推出25條具體(ti) 舉(ju) 措,持續加強民營企業(ye) 金融服務;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統計監測和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製房地產(chan) 企業(ye) 合理融資需求……2023年,在金融監管的引導下,金融資源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服務實體(ti) 經濟質效進一步提升。
“隨著全麵加強金融監管,防控金融風險將更加有力有效,金融將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服務。”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尹振濤表示。
(記者李延霞 劉慧 吳雨)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