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有效防控 全力應對 強基固本——透視我國2023年應急管理工作

發布時間:2024-01-09 10:22: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題:有效防控 全力應對強基固本——透視我國2023年應急管理工作

  新華社記者葉昊鳴、楊馳

  應急管理工作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保障。2023年我國應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效?應急管理部門和消防救援隊伍建設情況如何?2024年如何全力做好應急管理工作?近日召開的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hui) 議上,應急管理部負責人進行了回應。

  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風險

  2023年,麵對各類災害事故風險明顯上升的嚴(yan) 峻挑戰,應急管理部門和消防救援隊伍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履職盡責,保持了全國安全生產(chan) 和防災減災救災形勢的總體(ti) 平穩。

  開展全國重大隱患排查整治2023行動,累計排查重大事故隱患39.4萬(wan) 件;組織開展2023年度省級政府安全生產(chan) 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國務院安委會(hui) 成員單位安全生產(chan) 工作考核;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chan) 工作的意見,製訂關(guan) 於(yu) 防範遏製礦山領域重特大生產(chan) 安全事故的硬措施,修訂工貿企業(ye) 有限空間作業(ye) 安全規定……一項項“長牙齒”的安全治理實招硬招頻出,堅決(jue) 破除一般化、“大呼隆”粗放型的舊思路、老辦法。

  中央在部署,地方在落實。

  北京市應急管理局采用機構信用風險評估、分級分類監管執法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安全評價(jia) 檢測機構的監管和指導,促進安全評價(jia) 機構發揮護航安全生產(chan) 工作的積極性,助力首都經濟社會(hui) 安全高質量發展;

  廣西壯族自治區應急管理廳利用本地與(yu) 東(dong) 盟國家陸海相連的獨特優(you) 勢,不斷深化雙方在教育培訓、人才培養(yang) 、監測預警、聯動響應等領域的國際應急管理合作,合力推動雙邊應急管理共享合作、應急產(chan) 業(ye) 互補發展、應急能力協同提升……

  “過去一年,針對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一些長期積累的安全生產(chan) 風險隱患集中顯現,以及極端災害天氣趨多趨強帶來的挑戰,應急管理係統把預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發揮相關(guan) 議事協調機構職能作用,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風險。”應急管理部負責人說。

  全力應對各類災害事故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lin) 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裏。地震發生後半小時,臨(lin) 夏州積石山縣消防救援大隊成為(wei) 首批抵達的救援力量,並在19日淩晨成功轉移營救被困群眾(zhong) 9人。

  這隻是過去一年我國應急管理部門和消防救援隊伍工作的一個(ge) 縮影——

  麵對台風“杜蘇芮”強勢北上、海河流域發生流域性特大洪水、京津冀和東(dong) 北部分地區發生極端暴雨洪澇的情況,提前向相關(guan) 省份發出預警,加密會(hui) 商研判,圓滿完成北京門頭溝受困列車救援、河北涿州白溝河左堤搶護等重大應急處置任務;

  統籌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成功處置西藏察隅等森林火災和內(nei) 蒙古短時間集中暴發的雷擊火,森林草原火災起數、受害森林麵積、因災傷(shang) 亡人數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曆史最低;

  及時處置內(nei) 蒙古阿拉善盟煤礦坍塌、北京長峰醫院火災、寧夏銀川燒烤店燃氣爆炸、山西呂梁永聚煤礦火災等重特大事故,加快事故調查,對重大事故及典型事故掛牌督辦、提級調查……

  災難事故來臨(lin) 時,全力應對災難事故、保護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是應急管理部門和消防救援隊伍的使命與(yu) 職責。過去一年,應急管理部著力建設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國家消防救援局掛牌成立;列裝一批新特裝備,加強實戰練兵;新建15支國家安全生產(chan) 專(zhuan) 業(ye) 救援隊,總數達到113支;新建水上工程等11支工程搶險專(zhuan) 業(ye) 隊伍……

  “聚焦打早打小和攻堅打贏實戰需要,統籌推進應急救援力量體(ti) 係建設,應對處置急難險重災害事故能力顯著增強。”應急管理部負責人說。

  全力做好新一年應急管理工作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做好應急管理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聚焦安全生產(chan) 、防災減災救災、應急能力、管理體(ti) 係等方麵,會(hui) 議也對2024年應急管理工作進行了部署。

  在安全生產(chan) 方麵,會(hui) 議提出,要全麵開展安全生產(chan) 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全力防範礦山、危化品、消防、工貿等重點領域重大風險,“嚴(yan) 防群死群傷(shang) 事故發生”;

  在防災減災救災方麵,會(hui) 議提出,要實施好預警指揮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基層防災工程等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健全防災減災救災機製,“有效服務國家重大需求”;

  在應急能力方麵,會(hui) 議提出,要建強各級應急指揮部體(ti) 係,深化消防救援隊伍整合改革,打造綜合救援攻堅力量,“全力維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

  在管理體(ti) 係方麵,會(hui) 議提出,要大力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加強法治科技人才支撐保障,完善全社會(hui) 參與(yu) 應急管理體(ti) 製。

  “應急管理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事關(guan) 社會(hui) 穩定,我們(men) 要堅定走好新時代中國特色應急管理之路,推動應急管理事業(ye) 行穩致遠。”應急管理部負責人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