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展望這些科技大事
2024年,全球科技領域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大事?仰望浩瀚宇宙,人類朝著探索星辰大海的夢想持續邁進,探月等太空探索活動精彩紛呈;科技改變生活,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賦能各行各業(ye) ,加速融入社會(hui) 方方麵麵;應對氣候挑戰,綠色科技的開拓和應用日新月異,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
訪星探月問蒼穹
月球仍是今年太空探測的重點。
美國航天局計劃不早於(yu) 今年11月執行“阿耳忒彌斯2號”載人探月任務,4名宇航員將搭乘美國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發射係統”及“獵戶座”飛船進行繞月飛行;美國航天局新一代月球車“揮發物調查極地探索車”擬於(yu) 年底在月球南極著陸,執行為(wei) 期100個(ge) 地球日的探索月球水冰資源任務。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計劃開展人類首次月球背麵采樣返回。為(wei) 順利完成月球背麵航天器與(yu) 地球間的通信,新研製的鵲橋二號中繼通信衛星擬於(yu) 2024年上半年發射。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小型登月探測器SLIM已於(yu) 去年底進入環月球運行軌道,定於(yu) 1月20日在月球表麵著陸。
私人企業(ye) 也爭(zheng) 相將探測器送上月球,競逐“首家登陸月球的私企”頭銜。美國航天機器人技術公司計劃1月借助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新研發的“火神半人馬座”火箭發射“遊隼”月球著陸器。美國“直覺機器”公司擬於(yu) 2月中旬發射Nova-C月球著陸器。
深空探索領域,定於(yu) 10月發射的美國航天局“歐羅巴快帆船”探測器將對木星衛星木衛二進行詳細的科學調查。科學家預測,木衛二的冰殼下存在巨大的鹹海,可能含有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質。
同樣值得期待的航天項目還包括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舟”試驗發射、美國波音公司新一代載人飛船“星際客機”首次載人試飛、美國“火箭實驗室”公司的金星探測任務等。此外,美國航天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計劃今年夏天發射首顆木製外殼衛星。
人工智能廣賦能
從(cong) 自動駕駛到個(ge) 性化推薦,從(cong) 金融分析到法務谘詢,人工智能正賦能各行各業(ye) ,加速融入我們(men) 的生活。
以ChatGPT為(wei) 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帶來顛覆性體(ti) 驗,和人類聊天、撰寫(xie) 論文、編程寫(xie) 代碼、創作音樂(le) 均“不在話下”。美國OpenAI公司計劃今年發布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5;穀歌公司人工智能模型“雙子座”的最新版本也備受關(guan) 注。
英國“深度思維”公司人工智能工具“阿爾法折疊”的新版本定於(yu) 今年發布,該工具能以原子精度模擬蛋白質、核酸和其他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助力藥物研發。測試人工智能能否用於(yu) 肺癌早期診斷的臨(lin) 床試驗也有望在今年得出結果。
量子計算與(yu) 超級計算機的發展將為(wei) 人工智能提供強大支撐。今年,量子計算有望從(cong) 理論走向實際應用。多台算力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也將投入使用,如歐洲首台百億(yi) 億(yi) 次超級計算機“木星”,美國的百億(yi) 億(yi) 次超級計算機“極光”和“酋長岩”。全麵模擬人腦網絡的超級計算機“深南”定於(yu) 4月在澳大利亞(ya) 投用,這台神經形態超級計算機每秒能進行228萬(wan) 億(yi) 次突觸操作,與(yu) 人類大腦的估計操作次數相當。
人工智能在提高效率和便利性的同時也帶來監管挑戰,不少國家和地區已陸續出台相關(guan) 法規。聯合國“人工智能高級別谘詢機構”定於(yu) 今年年中發布一份最終報告,為(wei) 人工智能的國際監管製定指導方針。
同樣帶來倫(lun) 理風險和治理挑戰的還有腦機接口技術。美國企業(ye) 家埃隆·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神經連接”今年將開始為(wei) 人類誌願者植入腦機接口設備。在“人工智能+”時代,腦機接口與(yu) 人工智能的融合值得期待,也引發擔憂。
綠色科技成潮流
世界氣象組織數據顯示,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然而,這一紀錄2024年就可能被打破。美國《科學》雜誌網站3日發布今年值得關(guan) 注的十大科學主題,位列第一的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從(cong) 去年延續至今年,可能加劇氣候變化,使全球平均氣溫首次超過工業(ye) 化前水平1.5攝氏度。
因此,綠色科技的拓展和應用格外受到重視。據國際能源署預測,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首次超過總發電量的三分之一。
中國在大力開發新能源方麵走在世界前列,國家能源局2023年年底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可再生能源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已超過50%。中國還與(yu) 許多發展中國家分享經驗技術。據報道,在南非北開普省,由中國企業(ye) 承建的紅石100兆瓦塔式光熱太陽能項目預計2024年年初試運行。
在清潔電力應用場景,交通領域已掀起電動汽車熱潮,而在2024年,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有望成為(wei) 新亮點。在將於(yu) 1月9日開幕的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韓國現代汽車集團計劃展出“空中的士”概念產(chan) 品。巴西航空工業(ye) 公司去年宣布建造“飛行車”工廠,並計劃今年試飛。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此前已有一定程度發展,上述昵稱顯示了人們(men) 對它寄予的厚望。
直接從(cong) 大氣中分離二氧化碳的碳捕集與(yu) 封存技術,代表了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另一個(ge) 努力方向。今年6月,“碳捕集峰會(hui) ”將在荷蘭(lan) 召開,相關(guan) 業(ye) 界人士將集中探討這類技術的發展模式和經濟價(jia) 值。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hui) 將於(yu) 11月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ju) 辦,各方將繼續就如何采取切實行動、共同推動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新華社記者 郭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