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直播電商“低俗”“虛假比價”等問題被點名

發布時間:2024-01-16 10:42:00來源: 工人日報

  2023年四季度消費維權輿情熱點發布

  直播電商“低俗”“虛假比價(jia) ”等問題被點名

  本報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楊召奎)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中國消費者雜誌社今天聯合發布的《2023年四季度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3年四季度,直播電商“低俗”“虛假比價(jia) ”等有關(guan) 案例涉及的消費維權問題較為(wei) 突出。

  《報告》稱,2023年四季度,消費者在電商直播間的不良體(ti) 驗引發輿論關(guan) 注。有消費者稱,有電商主播在帶貨美妝商品時內(nei) 容低俗,引人反感,乃至有消費者質疑品牌方:“品牌形象不要了嗎?”此外,一些電商主播存在“虛假比價(jia) ”爭(zheng) 議行為(wei) ,被質疑有誤導消費之嫌。有消費者反映,一主播在銷售一款洗發水時,出示的電商平台同款商品價(jia) 格截圖不完整,沒有包含優(you) 惠信息;其在銷售一款首飾時,用作對比的其餘(yu) 店鋪的銷售頁麵價(jia) 格截圖,實際上高於(yu) 平台內(nei) 官方旗艦店的價(jia) 格。

  有輿論認為(wei) ,直播間內(nei) 主播等工作人員的不當行為(wei) ,反映出其對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不良態度。對此,直播電商平台應盡到自我淨化的責任,充分利用先進技術篩查、屏蔽涉嫌欺詐、低俗的直播內(nei) 容。監管部門應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及時對違法違規主體(ti) 加以懲治。要通過淨化電商直播生態,讓消費者在誠信環境中理性消費,不被各種套路“收割”。

  其他典型案例包括:“搖一搖”跳轉廣告泛濫令消費者不堪其擾,變種“生鮮燈”存在“屢禁不絕”隱憂,短視頻平台微短劇誘導付費,大學生“整頓”不合理餐具收費,網紅零食“學曆造假”導致消費者“踩雷”。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