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解碼|“高效辦成一件事”這份文件將帶來哪些便利?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題:“高效辦成一件事”這份文件將帶來哪些便利?
新華社記者潘潔、郝菁
國務院印發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16日對外公布。這一文件有哪些看點?哪些事項的辦理將更便利、更高效?
意見提出,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wei) 優(you) 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實現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you) 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發經濟社會(hui) 發展內(nei) 生動力。
“‘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基礎是將多部門辦理的‘單個(ge) 事項’集成為(wei) 企業(ye) 群眾(zhong) 視角的‘一件事’,關(guan) 鍵是‘高效辦成’。”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主任王益民說。
聚焦企業(y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這份文件提出第一批13個(ge) 重點事項——
其中屬於(yu) 經營主體(ti) 辦事的有8項,包括企業(ye) 信息變更、開辦運輸企業(ye) 、開辦餐飲店、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信用修複、企業(ye) 上市合法合規信息核查、企業(ye) 破產(chan) 信息核查、企業(ye) 注銷登記;
屬於(yu) 個(ge) 人辦事的有5項,包括新生兒(er) 出生、教育入學、社會(hui) 保障卡居民服務、殘疾人服務、退休。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政務服務改革成效不斷提升,但從(cong) 整體(ti) 看,仍不同程度麵臨(lin) 業(ye) 務不協同、係統不互通、標準不統一、服務不便捷等問題。
“意見抓住了‘一件事’需要各地各部門高效協同辦理的底層邏輯,緊扣改革引領和數字賦能兩(liang) 個(ge) 切入點,將政務服務創新發展推向了一個(ge) 新局麵。”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孟慶國說。
線上線下融合,打造多級覆蓋的“一門”“一網”“一線”政務服務渠道——
意見提出,推進線下辦事“隻進一門”,完善集約高效的線下政務服務體(ti) 係;推進線上辦事“一網通辦”,加強以國家政務服務平台為(wei) 總樞紐、聯通各地區各部門政務服務平台的全國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推進企業(ye) 和群眾(zhong) 訴求“一線應答”,依托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加強政務服務熱線歸並。
“統籌‘一門’‘一網’‘一線’三種渠道,推動‘不打烊’的政務服務全覆蓋、常態化,有助於(yu) 係統破解跑多個(ge) ‘門’、上多張‘網’等問題,推動實現辦事方式多元化。”王益民說。
數字時代,“高效辦成一件事”離不開數字賦能。意見提出,充分發揮政務服務平台支撐作用,著力提升政務數據共享實效,持續加強新技術全流程應用。
“綜合運用平台、數據和技術,打造適合政務服務的場景應用,才能更大程度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黃璜說,意見鼓勵探索應用自然語言大模型等技術,優(you) 化智能問答、智能搜索、智能導辦等服務,更好引導企業(ye) 和群眾(zhong) 高效便利辦事。
提升辦事體(ti) 驗,推動“集成辦”“承諾辦”“跨域辦”“免申辦”——
意見提出,將需要多個(ge) 部門辦理或跨層級辦理,關(guan) 聯性強、辦理量大、辦理時間相對集中的多個(ge) 事項集成辦理,為(wei) 企業(ye) 和群眾(zhong) 提供“一件事一次辦”、“一類事一站辦”服務;
對風險可控、糾錯成本低且能夠通過事中事後監管有效防範風險的政務服務事項,推行“告知承諾+容缺辦理”審批服務模式;
聚焦企業(ye) 跨區域經營和群眾(zhong) 異地辦事需求,持續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省內(nei) 通辦、跨省通辦,做到就近辦、異地辦;
全麵梳理行政給付、資金補貼扶持、稅收優(you) 惠等政策條件和適用規則,強化數據歸集共享、模型算法和大數據分析支撐,精準匹配符合政策條件的企業(ye) 和群眾(zhong) ,推動逐步實現政策“免申即享”。
“針對企業(ye) 和群眾(zhong) 辦事多元化、個(ge) 性化、便捷化的服務需求,意見以‘集成辦’‘承諾辦’‘跨域辦’‘免申辦’為(wei) 重點,深化政務服務模式創新,推動實現辦事流程最優(you) 化。”王益民說。
為(wei) 全麵推動政務服務擴麵增效,意見提出,增強幫辦代辦能力,為(wei) 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ti) 提供陪同辦、代理辦、優(you) 先辦等服務;豐(feng) 富公共服務供給,推動與(yu) 企業(ye) 和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水電氣熱、網絡通信等公用事業(ye) 領域高頻辦理的服務事項納入政務服務中心、接入政務服務平台。
意見給出了兩(liang) 個(ge) 時間表:2024年,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製和常態化推進機製;到2027年,實現企業(ye) 和個(ge) 人兩(liang) 個(ge) 全生命周期重要階段“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落地見效。
黃璜表示,落實好“高效辦成一件事”,既要看各地標準執行、數據共享、新技術應用等“硬件”條件,也要看各地對政務服務緊迫性認識、工作人員素養(yang) 等“軟件”條件。隻有“硬件”和“軟件”充分保障,才能真正高效辦好每一件政務服務“小事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