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頭部電商平台相繼支持“僅退款” 會成為標配嗎?

發布時間:2024-01-17 10:00: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淘寶、京東(dong) 等頭部電商平台相繼修改售後規則——

  “僅(jin) 退款”會(hui) 成為(wei) 電商標配嗎?

  商品貨不對板、延遲發貨?遇到這些情形,消費者可以在更多電商平台發起“隻退款不退貨”的申請。

  近期,淘寶、京東(dong) 相繼修改售後服務規則,明確支持“僅(jin) 退款”。此前,拚多多、抖音也已確定相關(guan) 規則,讓消費者享受更加順暢的退款機製。

  “僅(jin) 退款”規則怎麽(me) 看?帶來哪些影響?會(hui) 成為(wei) 電商平台的標配嗎?

  爭(zheng) 奪用戶,電商平台相繼支持“僅(jin) 退款”

  “淘寶、京東(dong) 支持僅(jin) 退款”,不久前,電商平台的新動作,引發了大量消費者的關(guan) 注。起因在於(yu) 兩(liang) 家平台新修訂的平台規則。

  淘寶官網發布《關(guan) 於(yu) 變更淘寶平台爭(zheng) 議處理規則的公示通知》。根據這一通知,淘寶將基於(yu) 平台自身大數據能力,對賣家出售的商品形成多方位綜合評估,如果認定近期出售的該商品存在描述不當、混淆誤導、偽(wei) 劣等情形,將對買(mai) 家發起的售後申請直接作出快速退貨退款或退款支持。

  京東(dong) 近日也修訂了《京東(dong) 開放平台售後服務管理規則》,新增退款不退貨執行標準。京東(dong) 在規則中稱,商家交付給消費者的商品存在大量劣質、描述不符、包裹異常等問題情況下,綜合判斷後,京東(dong) 有權決(jue) 定是否同意消費者在申請退換貨後執行僅(jin) 退款或退貨退款,以及交易糾紛環節的僅(jin) 退款或退貨退款。

  而更早之前,抖音電商曾在2023年9月更新過一項關(guan) 於(yu) “僅(jin) 退款”的規定:如商品好評率低於(yu) 70%,平台有權對該商品交易訂單的售後申請采取支持消費者僅(jin) 退款、退貨退款包運費等措施,商品好評率連續7天恢複到70%以上可解除。

  怎麽(me) 看待平台的新舉(ju) 措?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zhuan) 家李鳴濤向記者分析,僅(jin) 退款很早之前就存在,過去主要針對價(jia) 格較低的商品或生鮮產(chan) 品,商家在權衡退貨所需運費和退回商品的價(jia) 值之後,可能會(hui) 傾(qing) 向於(yu) 接受“僅(jin) 退款”這種售後方式。而“僅(jin) 退款”作為(wei) 一種平台規則出現,則是從(cong) 拚多多最先開始的。單從(cong) 爭(zheng) 取和保護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這也讓拚多多具備了規則上的優(you) 勢。“近期,多家頭部電商平台紛紛跟進,很大程度上是激烈市場競爭(zheng) 下平台爭(zheng) 奪用戶的結果。”李鳴濤說。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8.84億(yi) 人,較2022年12月增加3880萬(wan) 人,占網民整體(ti) 的82.0%。

  “目前電商市場已經成為(wei) 存量市場,電商平台為(wei) 了留存用戶,鞏固市場份額,不得不持續推出新的舉(ju) 措,不論是比價(jia) 格還是比規則,客觀來說是有利於(yu) 消費者的。”李鳴濤說。

  改善體(ti) 驗,讓消費者購物更無憂

  平台判定支持“僅(jin) 退款”的依據是什麽(me) ?

  根據平台發布的新規則,淘寶將通過賣家店鋪品質指標、買(mai) 家端的大量客訴、偽(wei) 劣問題等單一或多維度相結合來判定。京東(dong) 將根據消費者的反饋、投訴、舉(ju) 報,結合大數據對商家的交易行為(wei) 、交易模式、賬號曆史記錄等多個(ge) 維度來判斷。抖音電商則明確設定了商品好評率70%的界線。可以看出,消費者評價(jia) 都是其中重要的權衡因素。

  據一位京東(dong) 內(nei) 部人士透露,京東(dong) 自營自2014年就推出了“僅(jin) 退款”服務,並一直沿用至今。這次修訂有關(guan) 售後和糾紛處理規則,是進一步將“僅(jin) 退款”從(cong) 京東(dong) 自營延伸到對入駐京東(dong) 的商家也應用執行,讓用戶在京東(dong) 上實現更加全麵廣泛的無憂購物。該人士還透露,隻要是有利於(yu) 消費者的事情,京東(dong) 就一定會(hui) 積極作出改變。

  “雖然各家平台的具體(ti) 實施細則和流程不同,但這意味著幾家頭部平台在規則上‘拉平’,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麵站在了同一水平。”李鳴濤認為(wei) ,這一規則在一定程度上是更加傾(qing) 向於(yu) 消費者的。

  對網購的消費者來說,“僅(jin) 退款”無疑是更大利好。“以前遇到商品有問題,雖然可以退貨換貨,但畢竟費時費力還要自掏運費”“有時雖然商品品質不佳,但考慮到本身價(jia) 格便宜,也懶得折騰”“農(nong) 產(chan) 品或生鮮產(chan) 品,受製於(yu) 保存時間和冷鏈運輸要求,退換貨難度很大”……不少消費者認為(wei) ,“僅(jin) 退款”省去了和商家扯皮的時間,讓購物時底氣更足,維權更輕鬆。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從(cong) 此前電商標配的“七天無理由退貨”,到各大平台爭(zheng) 搶價(jia) 格優(you) 勢,再到“僅(jin) 退款”,電商平台的競爭(zheng) ,已經進入到提升消費體(ti) 驗、改善消費環境的更高層級。

  優(you) 化機製,保護好商家合法權益

  不過,平台支持“僅(jin) 退款”,商家能不能“吃得消”?消費者權益與(yu) 商家利益之間的天平如何平衡?

  近日,就有商家在社交媒體(ti) 上反映,顧客進行了“僅(jin) 退款”操作後又將商品快遞取走,商家白白蒙受損失。其實,關(guan) 於(yu) “僅(jin) 退款”的熱議中,有不少就是擔心助長“羊毛黨(dang) ”的風氣,為(wei) 某些人找漏洞、鑽空子、不花錢白拿商品提供了便利,最後是平台賺名聲,商家擔損失。

  還有些商家提出了合理質疑:“平台依據大數據來判斷,但外部不了解過程,解釋權始終在平台手裏”“說是有標準,但仍然不夠清晰”。還有人擔心,長期下去,商家會(hui) 不會(hui) 將僅(jin) 退款的損失納入運營成本,最終由每一位消費者埋單?

  “‘僅(jin) 退款’規則推出之前,平台上的職業(ye) 打假人、‘羊毛黨(dang) ’等現象就不同程度存在。目前來看,‘僅(jin) 退款’的確麵臨(lin) 如何進一步規避這些情形的問題。”李鳴濤認為(wei) ,各大平台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流程和規則,一方麵,要有針對不同消費者群體(ti) 的防範機製,比如對於(yu) 大量申請“僅(jin) 退款”的用戶,可以進行標記;另一方麵,要留給商家申辯和反饋的空間與(yu) 機製。此外,目前“僅(jin) 退款”的認定還是平台說了算,未來可以考慮引入行業(ye) 組織、消費者協會(hui) 等第三方機構,充分保護商家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換個(ge) 角度看,“僅(jin) 退款”也是對賣家商品質量和誠信經營的倒逼。“‘僅(jin) 退款’是一種警示,時刻提示商家要更加注重商品和服務的質量,重視用戶評價(jia) ,誠信經營,讓消費者放心消費。”李鳴濤說。

  在一些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僅(jin) 退款”機製作用下,電商行業(ye) 長期存在的虛假宣傳(chuan) 、刷單炒信、價(jia) 格欺詐、以次充好、貨不對板、假冒偽(wei) 劣等問題有望進一步得到遏製。不過,實踐中如何平衡好消費者權益與(yu) 商家利益之間的天平,既讓消費者敢於(yu) 消費,又讓平台商品和服務供給更上層樓,需要電商平台認真考量。

  “僅(jin) 退款”會(hui) 成為(wei) 電商標配嗎?在李鳴濤看來,對大平台會(hui) 成為(wei) 普遍規則,但對於(yu) 垂直、細分的中小電商平台則未必。“長期來看,平台最根本的還是要突出自己的獨特價(jia) 值,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比如通過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適應不同人群的個(ge) 性化需要。”他說。(本報記者李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