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科學家實現無液氦極低溫製冷

發布時間:2024-01-17 10:25:00來源: 工人日報

  為(wei) 極低溫製冷難題提供解決(jue) 方案

  我國科學家實現無液氦極低溫製冷

  本報訊 (記者於(yu) 忠寧)中國科學家團隊通過多年研究,近期實現了無液氦情況下極低溫製冷基礎研究的重要突破,這一新物態與(yu) 新效應的發現是基礎研究的重要突破,為(wei) 我國在深空探測、量子科技、物質科學研究等領域的極低溫製冷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jue) 方案。這一成果近日發表於(yu) 《自然》。

  超固態是一種在接近絕對零度時湧現的新奇量子物態,兼具固體(ti) 和超流體(ti) 這兩(liang) 種看似矛盾的特征。超固態自20世紀70年代作為(wei) 理論猜測提出以來,除了冷原子氣的模擬實驗外,科學家尚未在固體(ti) 物質中找到超固態存在的可靠實驗證據。中國科學院大學蘇剛教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項俊森博士和孫培傑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李偉(wei) 研究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文濤副教授等人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在一種鈷基三角晶格量子磁性材料中,首次發現了名為(wei) “自旋超固態”的新奇物質狀態,得到了其存在的實驗證據。隨後科研人員利用該材料,通過絕熱去磁過程獲得了94毫開,也就是零下273.056攝氏度的極低溫,實現了無液氦極低溫製冷,並命名該效應為(wei) “自旋超固態巨磁卡效應”。

  據了解,極低溫製冷是我國科研領域亟待攻克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之一。這次基礎研究的突破是國際上在實際固體(ti) 材料中首次給出超固態存在的實驗證據。科研團隊未來的工作目標是繼續突破極低溫的極限,並在未來建成無液氦極低溫製冷機。極低溫製冷機可以為(wei) 例如超導量子計算機提供接近絕對零度的極低溫運行環境,並且在凝聚態物理、材料科學、深空探測等前沿技術領域廣泛應用。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