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凝膠抗寒服靠譜嗎?科研人員提示:技術不成熟 穿著不舒適
入冬以來,氣凝膠抗寒服在多個(ge) 電商平台熱賣。一些商家聲稱,這種新式服裝應用了世界上最輕、最隔熱的固體(ti) ——氣凝膠,能實現輕薄保暖,但也有消費者反映穿著體(ti) 感不佳。對此,從(cong) 事氣凝膠研究的科技人員表示,目前氣凝膠材料在生活場景的應用還不成熟,建議消費者謹慎購買(mai) 。
氣凝膠看上去像是一塊“透明的煙”。“這確實是一種神奇的材料,它是世界上最輕的固體(ti) ,也是導熱係數最低的固體(ti) 。”從(cong) 事氣凝膠研究的工程師汪博士對記者表示,用超臨(lin) 界幹燥技術將濕凝膠中的水置換為(wei) 空氣,穩定形成納米尺度的固體(ti) 骨架三維立體(ti) 結構,氣凝膠便製備完成了。
與(yu) 傳(chuan) 統隔熱材料相比,氣凝膠的熱導率極低。於(yu) 是,一些商家看中了氣凝膠的隔熱性能,市場上開始出現氣凝膠服裝等產(chan) 品,利用氣凝膠複合材料減緩身體(ti) 熱量散失,實現保暖效果。記者在購物平台上看到,某商家生產(chan) 的氣凝膠抗寒服售價(jia) 在數百元至上千元不等,根據其展示的專(zhuan) 利文本,這件抗寒服隔熱層是將二氧化矽氣凝膠顆粒分布在聚酰亞(ya) 胺發泡材料的泡壁,再貼合合適的麵料,保證氣凝膠粉末不會(hui) 溢出。
平台上的數據顯示,這款產(chan) 品已有上千名消費者購買(mai) 。實際穿著後,不少消費者肯定了它的防風保暖效果,但也有消費者反映並沒有想象中輕薄,且透氣性較差、體(ti) 感偏硬,“不夠柔和貼身”、“像穿著泡沫塑料板”。
曾從(cong) 事氣凝膠服裝產(chan) 品開發的吳先生告訴記者,氣凝膠最大的缺點便是脆,分子間作用力較弱,容易粉化,輕輕用力就能捏碎,自然也就缺乏服裝所需的柔韌性和懸垂性。盡管氣凝膠布等複合材料的柔軟度、耐用性確實有所提升,但其中的氣凝膠含量會(hui) 降低,保暖效果自然有減損。目前相關(guan) 工藝還稱不上成熟,產(chan) 量也受到現有技術的限製。(記者劉蘇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