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地方兩會觀察丨助力老年人家門口安享晚年——從地方兩會看養老服務體係建設

發布時間:2024-01-24 09:24: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電 題:地方兩(liang) 會(hui) 觀察|助力老年人家門口安享晚年——從(cong) 地方兩(liang) 會(hui) 看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

  新華社記者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銀發族”規模持續擴大,讓老年人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依,在家門口安享晚年,成為(wei) 全社會(hui) 關(guan) 注的民生大事。在近日密集召開的地方兩(liang) 會(hui) 上,多地謀劃務實舉(ju) 措,推進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織密織牢養(yang) 老服務兜底保障網。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助力解決(jue) 老年人養(yang) 老麵臨(lin) 的急難愁盼問題。

  截至2022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8億(yi) 人,占總人口19.8%。解決(jue) 老年人養(yang) 老難題,既是事關(guan) 民生福祉的大事,也能通過“銀發經濟”促進經濟發展。

  安徽省銅陵市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yang) 老服務,通過嵌入建設老年公寓、養(yang) 老服務中心等,發展365天24小時照護、15分鍾應急的專(zhuan) 業(ye) 居家養(yang) 老照護服務。安徽省人大代表、銅陵市委書(shu) 記丁純表示,推動嵌入式養(yang) 老可持續發展,要著力提升養(yang) 老服務機構的硬件設施和服務質量。建議加快建設社區嵌入式養(yang) 老服務機構(綜合體(ti) ),製定管理辦法,規範準入製度,健全質量標準,不斷提升智慧化居家養(yang) 老服務水平。

  麵對持續增長的老齡人口,河北、安徽、遼寧等多地把“適老化改造”作為(wei) 扶老助殘重要工作,為(wei) 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居家適老化改造及居家養(yang) 老支持服務。在沈陽市大東(dong) 區津橋街道河畔社區,九旬老人孟桂珍通過預約專(zhuan) 門的助浴機構上門服務,解決(jue) 了洗澡難題。遼寧省人大代表、沈陽市大東(dong) 區東(dong) 站街道藍山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吳春英說,通過政策引導,我們(men) 讓更多服務資源向老人“周邊”“身邊”“床邊”聚集,讓老人不出家門也能幸福“享”老。

  托起老年人穩穩的幸福生活,農(nong) 村養(yang) 老是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的重點和短板。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縣鄉(xiang) 村三級養(yang) 老服務網絡建設。“農(nong) 村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但社會(hui) 化養(yang) 老事業(ye) 發展相對緩慢,鄉(xiang) 鎮和村莊養(yang) 老服務供給不足,建立縣鄉(xiang) 村三級養(yang) 老服務網絡勢在必行。”河北省政協委員、保定市看護誌願者協會(hui) 會(hui) 長朱海說,農(nong) 村養(yang) 老是一項係統工程,應加強統籌規劃,構建以縣級為(wei) 龍頭、鄉(xiang) 鎮為(wei) 重點、村(居)為(wei) 基礎的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網絡,促進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主體(ti) 多元化、服務內(nei) 容和方式多樣化。

  老年助餐服務既是老年人關(guan) 心的“關(guan) 鍵小事”,也是關(guan) 乎千家萬(wan) 戶的“民生大事”。著眼解決(jue) 老年人“吃飯難”等急難愁盼問題,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新建400個(ge) 示範性長者食堂。福建省政協委員、龍岩市政協副主席陳曉東(dong) 建議,將老年助餐服務設施納入城市一刻鍾居家養(yang) 老服務圈、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解決(jue) 老年助餐服務設施建設或場地使用問題。

  青海省建設了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34家、農(nong) 村互助幸福院1403家,其中西寧市通過引入餐飲企業(ye) 、建立補貼製度,在城市社區、郊區村落建設了270多個(ge) “愛老幸福食堂”和老年之家。青海省政協委員、海東(dong) 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孝康養(yang) 老服務中心主任李晶建議,有效整合利用閑置資源,多途徑完善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套,扶持培養(yang) 一批綜合性、連鎖化社區養(yang) 老服務機構,為(wei) 老年人提供助餐助行、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元養(yang) 老服務。

  聚焦老年人病有所醫需求,多地積極探索醫養(yang) 結合新途徑,並加強政策和製度保障。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全麵推行長期護理保險製度,2024年參保人數2000萬(wan) 人以上。依托基層衛生院力量,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積極建設突出康複功能的康複護理院,並與(yu) 醫院之間形成有序轉診機製。浙江省人大代表、湖州市南潯區人民醫院副院長吳小利說,南潯區以家庭病床管理為(wei) 切入點,建成“居家指揮調度中心”,精準調度全區醫療力量為(wei) 老年人服務。未來,可通過擴大長期護理保險覆蓋麵和豐(feng) 富數字化手段,讓居家養(yang) 老人員享受到更及時有效的醫療服務。

  完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打造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養(yang) 老服務隊伍是重要支撐。河北省政協委員、滄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一科副主任郗豔國表示,養(yang) 老護理員不是簡單的家政服務員,而是需要掌握營養(yang) 、心理、康複等多學科知識的專(zhuan) 業(ye) 人員。建議完善養(yang) 老護理員教育培訓體(ti) 係和等級評價(jia) 製度,完善護理員職業(ye) 上升通道和收入與(yu) 等級掛鉤的頂層設計,在全社會(hui) 營造理解尊重養(yang) 老護理員的氛圍,提高其職業(ye) 認同感。(記者齊雷傑、鞏誌宏、劉美子、張子琪、武江民、魏一駿、吳劍鋒)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