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北區:到身邊聽民情 家門口議事情
重慶渝北區不斷提升鄉(xiang) 村治理效能
到身邊聽民情 家門口議事情
本報記者 劉新吾
白牆灰瓦,修葺一新。在重慶市渝北區統景鎮中坪村,舊房變新房,院壩更平整,村裏大變樣。改變,源於(yu) 一次議事協商會(hui) 。
去年3月,在中坪村“民情茶室”議事協商會(hui) 召開現場,村兩(liang) 委成員、黨(dang) 員、村民代表等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開始議事。
中坪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周洪波一邊記錄村民意見,一邊耐心解答:“咱們(men) 村正在發展鄉(xiang) 村旅遊,何不借助這次機會(hui) ,改造閑置的農(nong) 房,可以開農(nong) 家樂(le) ,還可以搞民宿。況且,農(nong) 房改造補貼力度還很大,你們(men) 隻需承擔總價(jia) 的35%。”
一席話,讓很多人改變了之前的看法。周洪波帶領中坪村委又把政策說細說透,經過充分溝通,大夥(huo) 的態度變成了“支持”和“積極參與(yu) ”。
為(wei) 聽取老百姓的訴求,統景鎮將工作地點搬到群眾(zhong) “家門口”,主動在居民聚居點建立“民情茶室”,把民心民力聚起來,眾(zhong) 人圍坐,共商難事、共解難題。
為(wei) 讓基層建設和治理的活力更強、動力更足,大灣鎮探索“多元共治”的基層治理新模式,聯合金鳳村、杉木村、龍洞岩村的3個(ge)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金鳳桃鄉(xiang) 開展治安巡邏護平安活動。
在渝北區興(xing) 隆鎮基層治理指揮中心,一塊大屏幕上,數據實時跳動。“徐堡村18組自來水水管爆裂,漏水嚴(yan) 重,請處置。”去年10月8日16點37分,這條信息在屏幕上出現。
指揮中心值班人員看到信息後,立即分析研判,5分鍾內(nei) 接單,並交辦給農(nong) 業(ye) 服務崗的工作人員李祥貴,李祥貴接單後又立馬聯係水廠興(xing) 隆站點負責人。從(cong) 接單到處置完畢,整個(ge) 過程僅(jin) 花費兩(liang) 個(ge) 小時。
興(xing) 隆鎮推出的數字鄉(xiang) 村大腦係統以“親(qin) 親(qin) 家園”微信小程序為(wei) 載體(ti) ,下設基層治理、未來鄉(xiang) 村、公共服務三大板塊。自去年6月運行以來,發布政策資訊、就業(ye) 招聘、便民服務等400餘(yu) 條信息,處理人民群眾(zhong) 求助400餘(yu) 人次。
渝北區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xiang) 村延伸覆蓋,打通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截至目前,渝北區2300餘(yu) 個(ge) 事項進駐網上政務服務平台,實現行政村政務服務代辦點全覆蓋,政務、財務在網上公開,提升鎮街一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比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