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危機逼近“生命線”,埃及該怎麽辦?
【記者連線】
光明日報駐開羅記者 陳天喆
針對也門胡塞武裝使用無人機和導彈襲擊紅海水域目標,美國和英國連續對胡塞武裝目標發動空襲。胡塞武裝對此也毫不示弱,不斷展開猛烈反擊,雙方對抗愈演愈烈,緊張局勢不斷升溫。
兩(liang) 個(ge) 多月來,地區緊張局勢導致紅海國際航線大麵積停運,蘇伊士運河收入斷崖式下跌,對本就困難的埃及經濟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麵對地區局勢可能持續動蕩的現實,塞西政府堅持積極斡旋態度,努力在變局中求破局。
蘇伊士運河陷入“擱淺”
紅海的北端是直通地中海的埃及蘇伊士運河,南端是通往亞(ya) 丁灣的曼德海峽。蘇伊士運河作為(wei) 連接歐洲和亞(ya) 洲的最短航路,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據弗雷托斯貨運公司的數據,全球約30%的集裝箱和每天超過100萬(wan) 桶原油經由蘇伊士運河運輸。
作為(wei) 埃及的“生命線”和“搖錢樹”,蘇伊士運河的通行費每年可為(wei) 埃及帶來上百億(yi) 美元的收入,使其成為(wei) 與(yu) 僑(qiao) 匯、旅遊和石油並重的埃及四大創匯支柱之一。據了解,蘇伊士運河2023年的收入為(wei) 102.5億(yi) 美元。
然而,紅海局勢的不確定性打破了蘇伊士運河往日的繁榮景象。為(wei) 規避風險,丹麥馬士基航運集團、德國赫伯羅特公司、地中海郵輪公司等多家國際航運企業(ye) 此前陸續暫停紅海航線。1月16日,日本三大航運公司——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也宣布暫停紅海線路。在此情況下,這條關(guan) 鍵航道近乎陷入“擱淺狀態”。
據埃及《金字塔報》援引埃官方數據,2024年1月1日至11日,蘇伊士運河船舶交通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0%,單月通過運河的船隻數量由2023年同期的777艘降至544艘。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發表聲明稱,如果紅海緊張局勢短期內(nei) 無法緩解,蘇伊士運河今年的收入可能跌至60億(yi) 美元,降幅將超過40%。
法國海洋經濟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圖雷表示,蘇伊士運河收入由埃及政府直接管理,收入減少“一個(ge) 月沒有什麽(me) 問題,但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就會(hui) 令人擔憂”。現在,兩(liang) 個(ge) 月早已過去,紅海危機未見緩解。
經濟難上加難
屋漏偏逢連夜雨。高達1897億(yi) 美元的外債(zhai) 以及今年需要償(chang) 付的422.6億(yi) 美元額度已經讓埃及喘不過氣,運河收入的折損無疑是雪上加霜。除此之外,埃及外匯收入的其他幾個(ge) 來源也不同程度遭遇挫折。
僑(qiao) 匯方麵,由於(yu) 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懸殊,大量埃及海外僑(qiao) 民放棄以高估的官方匯率匯款,導致埃及2023財年的僑(qiao) 匯收入下降了30%,隻有220億(yi) 美元。不正常的匯率差額還削弱了海外直接投資的信心。此外,埃及的旅遊業(ye) 收入雖然在2023年達到了破紀錄的136.3億(yi) 美元,但在巴以衝(chong) 突和紅海變局的突然衝(chong) 擊下,埃及入境遊大受影響,很多遊客選擇取消行程。
不斷累積的高額債(zhai) 務、貿易和旅遊收入的直線下滑以及可能會(hui) 因巴以局勢惡化而進一步擴大的難民潮,都是懸在埃及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埃及經濟前景難言樂(le) 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月30日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重新修訂了對埃及經濟增長的預測。其中,2023—2024財年的增長預期從(cong) 此前的3.6%下調至3%,2024全年的增長預期也從(cong) 5%下調到4.7%。近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還將埃及主權債(zhai) 務評級展望從(cong) “穩定”下調至“負麵”。
據記者在當地的觀察,埃及市場上的主要商品價(jia) 格連續上漲。記者每周固定在駐地附近的連鎖超市采購生活物資,此前開銷平均在2000埃鎊以內(nei) ,但最近一次采購卻花了將近3000埃鎊。據相關(guan) 數據,埃及普通工薪階層的月收入約為(wei) 5000~8000埃鎊,部分民眾(zhong) 生活的不易可想而知。
在夾縫中尋求平衡
埃及輿論普遍認為(wei) ,紅海危機的本質是巴以衝(chong) 突的延續,是以色列、美國與(yu) 巴勒斯坦及其支持方長期鬥爭(zheng) 的階段性表現。作為(wei) 唯一與(yu) 加沙地帶接壤的國家,埃及一直被認為(wei) 是解決(jue) 巴以問題的關(guan) 鍵角色,但在本輪衝(chong) 突中,以何種方式介入、介入到何種程度,都是困擾埃及政府的核心問題。
一方麵,國際社會(hui) 普遍對埃及接收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難民有所期待,美國和以色列都向埃及施加了不小的壓力,埃及國內(nei) 也有聲音質疑政府在難民問題上“作為(wei) 不夠”。據聯合國兒(er) 童基金會(hui) 的數據,本輪巴以衝(chong) 突已造成70多萬(wan) 加沙婦女和兒(er) 童流離失所,難民總人數更是突破100萬(wan) 人。在已經吸收大量周邊動蕩國家難民的情況下,埃及無力承受更多難民的湧入,否則將直接動搖埃及的經濟社會(hui) 穩定。
另一方麵,紅海危機導致蘇伊士運河收入幹涸,埃及卻不敢冒著引發民眾(zhong) 反彈的風險,加入任何針對胡塞武裝的軍(jun) 事行動。如果埃及在紅海問題上站在美西方一邊,就有可能被視為(wei) 站在以色列一邊,這對任何阿拉伯國家來說無疑都是更大的政治風險。
麵對巴以衝(chong) 突風險不斷外溢的現實,“脆弱”的埃及隻能在夾縫中尋求平衡。塞西政府始終秉持積極斡旋的態度,支持雙邊和多邊談判,主持召開巴勒斯坦問題峰會(hui) 凝聚國際共識,並與(yu) 卡塔爾、美國一起在去年底促成了巴以的短暫停火和人質交換。同時,在國內(nei) 經濟困難重重的當下,埃及政府和民間持續向加沙地帶提供人道主義(yi) 救援物資,最大限度地確保唯一“救援通道”拉法口岸的暢通。
日前,埃及情報總局局長阿巴斯·卡邁勒與(yu) 以色列情報和特勤局(摩薩德)局長巴爾內(nei) 亞(ya)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卡塔爾首相穆罕默德在法國巴黎參加了有關(guan) 巴以停火協議的談判。有評論認為(wei) ,此次談判取得了一定進展,局勢未來可能出現轉機,但也有觀點認為(wei) 應謹慎看待。穆罕默德表示,四方就在加沙地帶分階段停戰達成了框架性協議。
(光明日報開羅2月5日電)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06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