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裏過大年 滿足公眾文化需求
春節假期,北京市100餘(yu) 家博物館開門迎客。其中,中國考古博物館、國家典籍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除夕不打烊,整個(ge) 假期全部開放。
近期,全國多地博物館等文博場所陸續發布春節假期開放安排,假期延時開放幾乎成了規定動作。比如,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陝西曆史博物館都是除夕閉館,初一到初八正常開放。
博物館春節不打烊,是博物館優(you) 化公共文化服務的實際行動。春節假期,博物館可以利用自身的館藏資源,通過文物展覽展示傳(chuan) 播曆史文化,更好詮釋春節文化內(nei) 涵。同時,也說明了群眾(zhong) 對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從(cong) 過去的吃好穿好玩好,到如今的“博物館裏過大年”,公眾(zhong) 的過節觀念已經從(cong) 物質層麵向更高的精神層麵轉變。
“博物館裏過大年”,群眾(zhong) 有期待,官方有回應,可以說這是一次完美的雙向互動。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印發通知,對“博物館裏過大年”活動做出部署,提出鼓勵各地博物館統籌多方資源,策劃推出以春節文化為(wei) 主題的係列展覽、豐(feng) 富多彩的年俗文化體(ti) 驗活動和文物公益鑒定谘詢服務,營造濃鬱熱烈的節日氛圍,豐(feng) 富春節期間人民群眾(zhong) 文化生活。同時要求,各地、各單位根據自身情況規範延時開放模式,更好滿足春節期間公眾(zhong) 文化需求。
博物館不隻是文物和標本的收藏機構,更是重要的文化普及陣地和文化教育場所。作為(wei) 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應突出其公益性和開放性。相比於(yu) 平時的開放,博物館在春節等節假日期間開放,意味著廣大公眾(zhong) 可以更方便地接受文化的熏陶,感受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
春節期間,全家到博物館逛一逛、看一看,過一個(ge) 有文化味兒(er) 的年,無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yi) 的事情。需要提醒的是,公眾(zhong) 也應做到文明觀展,尊重工作人員的勞動成果。(徐 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