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文化評析】打造春節文化國際傳播亮麗名片

發布時間:2024-02-19 10:0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文化評析】

  作者:黃典林(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教授、國際傳(chuan) 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大年三十看春晚,已成為(wei) 幾代中國人文化記憶中不可磨滅的印記。在數字新媒體(ti) 主導傳(chuan) 播的全球化時代,如何把總台春晚打造成春節文化國際傳(chuan) 播的亮麗(li) 名片,以更具創新意識的國際化媒體(ti) 語言和傳(chuan) 播方式,講好中國年的故事,把春節文化及其背後所蘊含的價(jia) 值理念傳(chuan) 達給更多人,是新時代春晚實現創新和轉型的一個(ge) 重要方向。

  春晚不隻是中國觀眾(zhong) 的新年俗,同時也是全球華人的精神年夜飯,是維係中華文化身份認同的重要媒介儀(yi) 式。早在春晚嶄露頭角的20世紀80年代,創作團隊就已經注重邀請港台和海外華人藝術家同台演出,營造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一家親(qin) 的文化氛圍。從(cong) 早期的《我的中國心》《冬天裏的一把火》,到今年的《禮序》,春晚舞台上演過許多體(ti) 現故土情懷,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同時又與(yu) 時代文化脈搏緊密相連的經典作品,對海內(nei) 外一代代華人產(chan) 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除此之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總台春晚的傳(chuan) 播範圍也突破華語文化圈,逐漸進入更多國際觀眾(zhong) 的視野。春晚節目在注重思想性的同時也注重藝術價(jia) 值,不斷推出突破語言和文化邊界的高質量歌舞作品,贏得了不少非華人觀眾(zhong) 的喜愛。在呈現形式上,從(cong) 單一演播廳到主會(hui) 場與(yu) 分會(hui) 場多演播場地聯動,從(cong) 傳(chuan) 統電視到大屏小屏互動,從(cong) 標清到4K/8K超高清畫質,春晚始終求新求變,不斷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與(yu) 此同時,國際傳(chuan) 播渠道體(ti) 係建設也助力實現春晚高品質內(nei) 容全球覆蓋。以2024年為(wei) 例,總台春晚海外傳(chuan) 播量創新高。CGTN(中國國際電視台)英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俄語頻道和68種語言對外新媒體(ti) 平台,聯動全球20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2100多家媒體(ti) 對春晚進行同步直播和報道,全球閱讀量超6.49億(yi) ,視頻觀看量超2.1億(yi) 。央視網海外社交平台直播播放量為(wei) 6044萬(wan) 次,較去年同時段提升46.77%。憑借高品質的內(nei) 容和全球化的傳(chuan) 播渠道,總台春晚已成為(wei) 向國際公眾(zhong) 傳(chuan) 播春節文化的重要媒介力量。

  無疑,總台春晚國際影響力的持續擴大,與(yu) 中國不斷融入全球化發展和國際社會(hui) 的進程是同步的。在提升國際傳(chuan) 播效能方麵,春晚具有廣闊的國際傳(chuan) 播前景,但也麵臨(lin) 諸多挑戰。在節目屬性上,春晚具有麵麵俱到的大聯歡性質,每個(ge) 節目既要圍繞一個(ge) 鮮明主題,又要滿足不同觀眾(zhong) 的觀賞感受。在麵對非華人觀眾(zhong) 時,如何在表達區域文化的基礎上,上升到超越區域文化、凸顯人類共通價(jia) 值關(guan) 懷的普遍性層次,考驗著創作者的藝術功底、文化功力和跨文化傳(chuan) 播能力。在呈現方式上,如何在注重體(ti) 現中華曆史文化的厚重綿長和中國人的情感思維基礎上注入更多具有共情效果的情感元素,成為(wei) 當下春晚創作者需要著力思考的問題。可以看到,春晚一直在嚐試藝術形式和文化表達方麵的進一步升級。

  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ti) 、全麵的中國,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加強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更好發揮總台春晚的文化傳(chuan) 播媒介作用,在鞏固和發揚既往成功經驗之外,可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向繼續發力。

  首先,以人類共通的情感追求講好春節文化的核心價(jia) 值。春節所蘊含的“新春伊始、萬(wan) 象更新”的美好寓意,以及家庭和睦、社會(hui) 包容、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價(jia) 值理念,是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在當今世界具有跨文化共情價(jia) 值和國際傳(chuan) 播力的軟實力資源。春晚在展現以中國為(wei) 核心的華人世界價(jia) 值追求的基礎上,還應更好地融入世界人民共同關(guan) 心的主題,在春節文化中挖掘能夠體(ti) 現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要素,並通過生動活潑的媒體(ti) 語言將這些理念呈現出來。

  其次,以本土性和全球性兼容的媒體(ti) 語言傳(chuan) 達春節文化之美。近年來,隨著總台國際傳(chuan) 播“朋友圈”的不斷擴大,春晚歌舞類節目在非中文母語的觀眾(zhong) 群體(ti) 中獲得了可觀的熱度,“破圈”趨勢明顯。總台春晚中,以《曬share》為(wei) 代表的不少節目,已經具備這種本土性和全球性兼容的特質。

  再次,建構以春晚節目IP為(wei) 核心的多元化春節文化國際傳(chuan) 播體(ti) 係。春晚作為(wei) 一個(ge) 中國媒體(ti) 文化品牌,其中許多節目已經成為(wei) 經典IP,具有向多樣化產(chan) 品和服務形態持續轉化的巨大潛力。在注重節目本身的創意、製作和發行之外,還可以逐步擴展到與(yu) 節目相關(guan) 的其他周邊產(chan) 品和各類線下互動服務。我們(men) 完全有理由相信,守正創新、銳意進取的總台春晚可以走得更遠,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麵作出更大貢獻。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19日 02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