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壓軸戲
舞龍燈是故鄉(xiang) 新年的壓軸戲。
故鄉(xiang) 的龍燈為(wei) 板龍。龍燈由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組成,板橋間用木棍相連,轉動自如。色調以紅色為(wei) 主調,象征日子紅火、萬(wan) 事吉祥。“削竹為(wei) 骨,黏紙為(wei) 龍。”龍燈製作包括紮製、裱糊、上彩、組裝等環節,是集竹紮、木雕、繪畫、剪紙為(wei) 一體(ti) 的民間藝術。在舊時,龍燈製作工藝屬於(yu) 家傳(chuan) 秘方,並不對外展示。
出燈的日子自正月初二開始。這一天,大人們(men) 早早地將晚餐準備好,然後全家一起去看燈。“咚咚鏘,咚咚鏘……”順著鑼鼓聲響,我朝遠處的馬路上看,一條長龍紅光閃閃,昂首擺尾蜿蜒前進。行到池塘邊時,水裏倒映出又一條金龍,煞是好看。隆冬的村莊一掃寒冷,立刻沸騰起來。
龍燈隊伍長達數十米,走在最前麵的是牌燈,牌燈引路到了哪一戶,就表示表演即將開始。主人連忙將準備好的糕點、紅包放置在客廳大桌上。接下來的是鑼鼓隊,鑼鼓開路,主人燃放鞭炮“接龍”。在我考取師範那年,父親(qin) 堅持要接龍燈進屋表演。龍燈行到門口,鑼鼓稍歇,披紅掛綠的龍頭對著正門仰天長嘯,鄰居的小孩在龍頭下鑽來鑽去,摸摸龍須,以沾喜氣。長龍進屋表演,是一門技術活。我家客廳並不寬敞,舞燈人依然能夠靈巧地進出自如,令人驚歎。看到我家簡陋的瓦屋堂心,龍頭威武耀眼,龍身光彩熠熠,我少年時的震撼難以言說,千年文化傳(chuan) 統魅力深深烙印心田,不可磨滅。
室內(nei) 演完,龍燈來到門前空地表演,內(nei) 容有螺絲(si) 旋頂、龍抱柱、舞四門、黃龍出洞等。十幾位漢子高舉(ju) 巨龍,在雲(yun) 燈的引領下,時而騰起,時而俯衝(chong) ,變幻萬(wan) 千,大有騰雲(yun) 駕霧之勢。高潮處,鑼鼓喧天,鞭炮其鳴,蔚為(wei) 壯觀。我最愛看的是“盤龍”表演,舉(ju) 龍頭的率先登上大八仙桌上的小八仙桌,龍頭高昂,仰望夜空,龍身順勢盤曲數道,跑龍尾的人大汗淋漓,疾如飛燕。
故鄉(xiang) 的龍燈燈火全部用手工蠟燭,旋舞時必須盡力保持板橋水平,蠟燭不能傾(qing) 倒,更不能熄滅,蠟燭燃盡前須迅速更換。龍燈的巡回表演持續半個(ge) 月之久,正月裏,家家燈明,夜夜鑼鼓,使得清貧裏的村莊處處洋溢著溫暖和希望。龍行到哪裏,無論老叟、孩童,就跟隨到哪裏,笑之樂(le) 之,不知疲倦。(何願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