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雨、雨夾雪、雪、凍雨……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專家解答

發布時間:2024-02-22 10:06:00來源: 央視網

  近日,在天氣預報中經常能看到雨、雨夾雪、雪、凍雨、冰粒……從(cong) 中不難看出這次降水相態的複雜。受本輪寒潮天氣影響,華北大部、黃淮大部、江淮西部、江漢及湖南中北部等地,日最高氣溫降至0℃或以下。為(wei) 什麽(me) 同在0℃左右,有的地方下雨、有的地方下雪、有的地方下凍雨?來看氣象專(zhuan) 家的介紹↓↓↓

  中央氣象台高級工程師 張峰:在冬季的一次降水過程中,可能會(hui) 同時出現雨、雪、冰粒、凍雨等多種不同的降水相態,而且不同的降水相態之間又可能會(hui) 相互轉換。不同的相態是什麽(me) 原因導致的呢?最重要的是在大氣中不同高度上溫度的垂直分布和變化,這是決(jue) 定下雨還是下雪的一個(ge) 最重要因素。

  溫度的垂直分布

  是如何影響雨雪相態變化的

  如果從(cong) 地麵到高空都是小於(yu) 0℃比較冷的空氣層,雪花在下落的過程中就不會(hui) 融化,最終降落到地麵上就是雪。如果在地麵附近有一個(ge) 比較暖的層,雪花在下落的過程中進入暖層之後,就會(hui) 逐漸融化成雨滴。最後看到就是下雨的情況。

  另一個(ge) 更複雜的情況,冷層的雪花在下落的過程中進入了一個(ge) 薄薄的暖層,這個(ge) 時候雪花表麵部分融化,形成液態包圍中間雪花的狀態。當它繼續下落的過程中,又會(hui) 進入到一個(ge) 冷層,這時候表麵的液態會(hui) 重新凍結起來。這時候就是冰粒。

  如果中間的暖層比較厚,那麽(me) 雪花進入暖層之後會(hui) 完全融化成雨滴,雨滴進一步下落,進入冷層之後,不會(hui) 再次凍結,而是變成一個(ge) 過冷雨滴。當過冷雨滴降落到地麵上時,如果它遇到0℃以下的物體(ti) 就會(hui) 迅速凍結,也就是凍雨。

  凍雨還有另外一種形成的機理,沒有冰粒和雪花的參與(yu) ,它形成的時候就是雨滴的狀態,在冷層中生長和發展的過程中會(hui) 不斷變得過冷,最後降落到地麵凍結,這也是形成凍雨的一種機製。

  冰雹和前麵所講的幾種不同相態的降水形成機理是完全不一樣的。冰雹主要是在雲(yun) 中,由於(yu) 有強烈的上升運動,推動小的冰晶在上升的過程中不斷生長壯大,變得越來越大,當冰雹變得足夠大,而上升氣流托不住它的時候,它就會(hui) 下落到地麵,形成冰雹。

  實際大氣會(hui) 更加複雜和多變,所以相態預報也一直是預報員在冬季降水預報中麵臨(lin) 的難題之一。提醒大家,目前我國中東(dong) 部大部地區都有大範圍雨雪冰凍天氣,公眾(zhong) 在外出的時候要盡量注意道路和交通的狀況,並且注意防寒保暖。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