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新優勢:中國多省份部署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電(記者 劉育英)2024年以來,中國多省份以新質生產(chan) 力、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打造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強鏈補鏈等為(wei) 切入點,部署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所長史丹表示,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將使中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國際競爭(zheng) 中保持和增強競爭(zheng) 優(you) 勢。
2月23日,海南召開全省新型工業(ye) 化推進大會(hui) ,提出推動種業(ye) 、深海、航天三大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盡快破局;建設清潔能源島升級版,建設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積極拓展自由貿易港背景下的產(chan) 業(ye) 鏈合作;以更大力度推進《數字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DEPA)規則先行先試,創新發展“數字保稅”“來數加工”“遊戲出海”等國際數據產(chan) 業(ye) 等。
四川省最新召開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暨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工作會(hui) 議,提出強化資金政策支持,充分發揮燈塔工廠、領航企業(ye) 的頭雁作用,以骨幹企業(ye) 先行先試,示範帶動更多中小企業(ye) 乘“雲(yun) ”而上、借“數”發展;差異化提供中小企業(ye) 用得起的“小快輕準”解決(jue) 方案,著力解決(jue) 好“不會(hui) 改、不會(hui) 轉”的問題。
“新型工業(ye) 化”成為(wei) 今年地方兩(liang) 會(hui) 熱詞,寫(xie) 入江西、山東(dong) 、江蘇、浙江、上海、四川、湖北等多個(ge) 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
山東(dong) 的政府工作報告指明,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商業(ye) 航天、低空經濟等領域,新培育10個(ge) 左右省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圍繞人工智能、生命科學、未來網絡、量子科技、人形機器人、深海空天等領域,推動15個(ge) 省級未來產(chan) 業(ye) 集群加快壯大。
江蘇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圍繞50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實施一批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項目,力爭(zheng) 在前沿新材料、高端芯片、重載機器人、關(guan) 鍵裝備等領域取得新突破,推動工業(ye) 母機、工業(ye) 軟件等高質量發展。
上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全力落實新一輪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民用航空、空間信息等高端產(chan) 業(ye) 集群,加快打造未來產(chan) 業(ye) 先導區。
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新型工業(ye) 化研究所所長李宏偉(wei) 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深度融合,推進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要著力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設一批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與(yu) 合作。
史丹認為(wei) ,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未來需要多個(ge) 關(guan) 鍵領域進行努力,包括強調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與(yu) 工業(ye) 化融合,形成有利於(yu) 產(chan) 業(ye) 創新的生態,強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標準法規體(ti) 係等和法律法規等。(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