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提收益降成本 湖南試點新型經營模式 保障農民種糧效益

發布時間:2024-02-26 10:0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在湖南糧食生產(chan) 大縣嶽陽縣,今年春耕有個(ge) 新變化,種糧大戶想要包地種田,不再是價(jia) 高者得,而是技高者得。

  湖南省嶽陽縣步仙鎮黨(dang) 委書(shu) 記 黃海:今年包田,咱們(men) 比的不是每畝(mu) 的價(jia) 格,而是種田的本事。沒有真本事,那就沒得高標準農(nong) 田種。

  嶽陽縣步仙鎮將冬閑時改造完成的600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分為(wei) 6個(ge) 標段,每個(ge) 標段100畝(mu) ,麵向社會(hui) 公開招標。招標不比價(jia) 格,比技術,這種新穎的競標方式,讓參與(yu) 競標的11位種糧大戶,都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

  嶽陽縣種糧大戶 陳庭安:我操作了5年的機械,每個(ge) 機械都是熟能生巧,感覺閉著眼睛都能開在田裏麵。

  但在激烈競爭(zheng) 中,不是看誰開得溜就可以。

  嶽陽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業(ye) 機械服務中心副主任 陳五知:包括掉頭轉向,他們(men) (操作機械)靈活度比較,作業(ye) 的平整度,整體(ti) 軌跡的運行,耕作層不能進行破壞。

  然而,在專(zhuan) 業(ye) 評審員的百分考核表裏,各類農(nong) 機操作能力僅(jin) 占40%,種田綜合專(zhuan) 業(ye) 知識的考核占到60%。

  經過嚴(yan) 苛的考核,最終排名前六名的種糧大戶與(yu) 當地村集體(ti) 簽訂了五年土地流轉合同。

  嶽陽縣步仙鎮黨(dang) 委書(shu) 記 黃海:我們(men) 就要讓最能種田、最會(hui) 種田的人來種,真正種出產(chan) 量、種出效益,不能再像過去,眼睛裏就盯著那點流轉費,誰來種不管不問,造成產(chan) 量上不去,一些田地力還差了。

  試點新型經營模式 算好農(nong) 田效益賬

  作為(wei) 湖南水稻主產(chan) 區的嶽陽縣,超過80%的農(nong) 田位於(yu) 丘陵山地,大部分農(nong) 田被山地、河流和道路分隔。在這種情況下,為(wei) 了提升種田效益,嶽陽縣去年試點了一種新型經營模式,這種模式效果怎麽(me) 樣呢?

  這種新型經營模式,簡單地說,叫100畝(mu) 精耕細作經營模式,就是農(nong) 戶承包的農(nong) 田不多不少,平均都是100畝(mu) 。

  嶽陽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 梁億(yi) 仲:通過去年我們(men) 試點的情況,農(nong) 戶承包種100畝(mu) ,是我們(men) 當地種田效益最高的模式。為(wei) 什麽(me) 呢?因為(wei) 我們(men) 大多是丘陵山地,不適合大麵積連片種植。這種種糧方式,是我們(men) 因地製宜,通過實踐得出的。

  去年,嶽陽縣參加100畝(mu) 種糧新模式試點的農(nong) 戶有1523戶,農(nong) 業(ye) 部門不僅(jin) 為(wei) 他們(men) 提供專(zhuan) 家駐點幫扶,而且在品種選擇、蟲情監管、水利設施、農(nong) 機配套、單產(chan) 提升上,都下了硬功夫,這些農(nong) 戶雙季稻畝(mu) 產(chan) 平均增產(chan) 達到近200斤。

  在嶽陽縣,記者看到一張承包500畝(mu) 田和承包100畝(mu) 田的對比表格,也印證了這種新模式的效果。去年承包500畝(mu) 田的農(nong) 戶,雙季水稻加起來平均畝(mu) 產(chan) 1700斤,而承包100畝(mu) 田的農(nong) 戶,雙季稻平均畝(mu) 產(chan) 達到1800斤,每畝(mu) 要比大戶多收100斤穀子。

  嶽陽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種植業(ye) 管理股股長 米敦文:流轉土地多了,大戶就管不過來,請人又保證不了畝(mu) 產(chan) ,還要增加開支,大戶的心氣也跟著往下掉。所以還是不能搞貪大求多那個(ge) 老一套,還是要鼓勵大戶在耕種上精耕細作,提高產(chan) 量,增加效益。

  在這張表上,記者看到,流轉100畝(mu) 的農(nong) 戶不僅(jin) 畝(mu) 產(chan) 高,而且精耕細作讓每畝(mu) 田的各項投入成本也比承包500畝(mu) 的要少,其中節約最多的就是人力。

  記者:一畝(mu) 可以節約600元。

  湖南省嶽陽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種植業(ye) 管理股股長 米敦文:這樣算下來,100畝(mu) 人工成本就可以節約6萬(wan) 元。

  經過一年試點,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增產(chan) 增效新模式,贏得了農(nong) 戶的信賴。

  嶽陽縣種糧大戶 陳庭安:農(nong) 田要水的時候你就要給它水,你畝(mu) 產(chan) 上去就必須要精耕細作,就需要你花很多的心思去管理農(nong) 田。

  一增一減促增收 保障農(nong) 民種糧效益

  解決(jue) 了“誰來種、怎麽(me) 種”的問題,增產(chan) 增收有了保障。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當地在一邊做好“增”的同時,還在抱團做好“減”的文章。

  湖南嶽陽縣供銷社帶著幾位種糧大戶代表與(yu) 化肥生產(chan) 企業(ye) 談判,希望把農(nong) 資的價(jia) 格談下來,可企業(ye) 也有苦衷。

  農(nong) 資企業(ye) 負責人 尹鵬:本身就是微利,所以價(jia) 格讓出很大也是不可能的。

  雖然企業(ye) 說薄利,但架不住供銷社和種糧大戶的需求量大,這是他們(men) 與(yu) 企業(ye) 談判的砝碼。

  經過多輪談判,最終需求量最大的兩(liang) 款肥料,企業(ye) 給了最低的出廠價(jia) 格,肥料成本每噸分別降低50元和250元。

  嶽陽縣供銷合作聯社理事會(hui) 副主任 趙波林:肥料是農(nong) 資的一個(ge) 方麵,我們(men) 還有種子和農(nong) 藥都和企業(ye) 談過,談過十幾家,在原有的成本上麵降低了200多塊錢,我們(men) 就是為(wei) 了提升老百姓種糧的積極性。

  除了農(nong) 資,農(nong) 機費用是種田成本開支裏的另一個(ge) 大頭。嶽陽縣在降低農(nong) 機成本方麵也有新舉(ju) 措,他們(men) 把過去分布在各鄉(xiang) 鎮的農(nong) 機服務合作社聯合到一起,組成聯合社,統一派單,統一價(jia) 格,統一服務質量。

  嶽陽縣步仙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聯合社負責人 鄧嶽軍(jun) :農(nong) 戶就是像打“滴滴”一樣,你下個(ge) 單我就過去了。

  “滴滴打農(nong) 機”不僅(jin) 方便了農(nong) 機合作社就近服務,同時,農(nong) 戶享受到的統一服務價(jia) 格,也比過去各家合作社“單打獨鬥”時要低。

  嶽陽縣步仙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聯合社負責人 鄧嶽軍(jun) :價(jia) 錢低了,但是數量起來了,活多了一樣賺錢。

  為(wei) 進一步降低生產(chan) 成本,嶽陽縣還出台了一攬子政策,涉及物流、油料、倉(cang) 儲(chu) 等多領域,保障農(nong) 民種糧效益。

  嶽陽縣糧食生產(chan) 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肖湘暉:糧食生產(chan) 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小零散,單打獨鬥隻會(hui) 增加生產(chan) 成本。而作為(wei) 黨(dang) 委政府要做的,就是通過行政與(yu) 市場的這兩(liang) 隻手,將各種資源要素進行整合,真正做到減本增效,讓農(nong) 民種糧不吃虧(kui) ,有錢賺。

  (總台央視記者 施韶宇 湖南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