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涵蓋數百家上下遊企業,規模同比增長46.9%——吉林航天信息產業集群進入快速發展期

發布時間:2024-02-27 10:20:00來源: 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作為(wei)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近年來,我國商業(ye) 航天發展迅猛。在老工業(ye) 基地吉林省,一大批航天“新生代”企業(ye) 快速成長。2023年前三季度,吉林航天信息產(chan) 業(ye) 規模同比增長46.9%,成為(wei) 中國商業(ye) 航天“井噴式”發展的生動寫(xie) 照。

  “我們(men) 正在研製‘吉林一號’第四代新型遙感衛星,采用了很多創新性技術;同時在研的還有‘吉林一號’SAR衛星,它將有效彌補光學遙感衛星的缺陷,預計7月就要發射……”春節過後,吉林長春氣溫驟降,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光衛星”)內(nei) 卻到處一派火熱景象。

  2014年,國務院打破政策門檻,發文明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yu) 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我國商業(ye) 航天正式起步。近十年來,商業(ye) 航天快速發展。2023年,國內(nei) 新增注冊(ce) 商業(ye) 航天相關(guan) 企業(ye) 22769家,是2019年的5倍多。據中國航天工業(ye) 質量協會(hui) 統計,中國商業(ye) 航天市場規模已突破萬(wan) 億(yi) 元。

  近年來,吉林省作為(wei) 東(dong) 北老工業(ye) 基地重鎮,借助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等科研力量,以長光衛星為(wei) 龍頭,著力打造衛星及航天信息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逐漸形成了涵蓋數百家省內(nei) 上下遊企業(ye) 的產(chan) 業(ye) 集群,一大批航天“新生代”企業(ye) 快速成長。2023年前三季度,吉林航天信息產(chan) 業(ye) 規模同比增長46.9%,成為(wei) 中國商業(ye) 航天“井噴式”發展的生動寫(xie) 照。

  “吉林一號”演繹百星飛天

  長光衛星是我國最早一批進入商業(ye) 航天領域的企業(ye) 。2015年10月7日,長光衛星自主研發的我國第一顆商用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吉林一號”成功發射,揭開了我國商業(ye) 航天的大幕。2019年,該公司在國內(nei) 率先實現衛星批量化生產(chan) ,現具備年產(chan) 超過200顆衛星的能力。

  “2023年,我們(men) 通過3次發射增加了48顆‘吉林一號’衛星。”長光衛星黨(dang) 委書(shu) 記、副總經理賈宏光介紹,在保證衛星性能指標隻升不降的前提下,“吉林一號”衛星已從(cong) 初代的400公斤級降至20公斤級,研製成本降至原來的1/20,這為(wei) “吉林一號”的快速組網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衛星瘦身減重後,一隻火箭可攜帶的衛星數量相應增加,從(cong) 而大幅降低發射成本、提高發射效率。2023年6月15日,該公司以“1箭41星”的亮眼數字,刷新了其保持的中國航天單次發射衛星數量紀錄。

  截至目前,長光衛星已將131顆“吉林一號”星座組網衛星送入太空,在軌運行108顆,組成了世界最大的亞(ya) 米級商業(ye) 遙感衛星星座,可對全球任意地點實現35~37次/天的高頻重訪,重訪頻率1次/39分鍾,成為(wei) 全球重要的航天遙感信息來源。

  基於(yu) “吉林一號”傳(chuan) 回的海量影像,長光衛星深耕遙感數據開發,在14個(ge) 行業(ye) 、150多個(ge) 細分領域研發出“林業(ye) 管家”“農(nong) 業(ye) 衛士”等一係列遙感衛星應用產(chan) 品。相關(guan) 政府部門和行業(ye) 企業(ye) 在“衛星+”的賦能下,運營效率大幅提高。

  “我們(men) 要爭(zheng) 取在2026年年底之前實現300顆衛星組網。”賈宏光說,屆時“吉林一號”星座將實現全球任意地點3分鍾以內(nei) 重訪,形成對全球每天覆蓋一次的能力。

  “先進材料”托起升空夢想

  2023年,我國一共將270顆衛星送入太空,其中137顆為(wei) 商業(ye) 衛星。隨著各地部署實施的商業(ye) 衛星星座規劃如雨後春筍般萌發,專(zhuan) 家預計,未來五年內(nei) ,我國在軌運行的商業(ye) 衛星將超過1200顆,這意味著對火箭運力的需求將直線上升。

  走進長春長光宇航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簡稱“長光宇航”)產(chan) 品展廳,一個(ge) 形似巨型子彈頭的產(chan) 品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個(ge) “大家夥(huo) ”就是該公司采用玻璃纖維複合材料為(wei) 商業(ye) 航天火箭製造的整流罩。

  “整流罩在火箭的最前端,相當於(yu) 保護罩並起到結構支撐作用,裏麵裝載著衛星或飛船。”長光宇航箭體(ti) 結構部經理李玉龍介紹說,整流罩減重1公斤,衛星或飛船就能多上1公斤,這對於(yu) 提高火箭運力有著重要意義(yi) 。為(wei) 此,企業(ye) 研發了玻璃纖維複合材料,突出特點就是輕質、高強,並有透波功能。

  在長光宇航,記者還看到了為(wei) 商業(ye) 火箭研製的艙段產(chan) 品,該艙段主要采用碳纖維和氰酸酯樹脂複合材料。李玉龍告訴記者,碳纖維具有重量輕、高強度、耐高溫、耐腐蝕等優(you) 點,可與(yu) 各類樹脂複合成性能不同的先進材料,是新材料板塊的“主力擔當”。

  據了解,建企十年來,該公司有多項成果填補國內(nei) 空白,先後取得近50項授權專(zhuan) 利,現已形成5大業(ye) 務板塊、23類產(chan) 品。

  “這十年,我們(men) 參與(yu) 並見證了中國商業(ye) 航天事業(ye) 的高速發展,自身也迅速成長為(wei) 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長光宇航辦公室主任張宇說,2022年,企業(ye) 產(chan) 能翻了一番;2023年,企業(ye) 銷售收入保持兩(liang) 位數的高速增長。

  精雕細琢鍛造銀河“千裏眼”

  成立於(yu) 2019年的長春長光辰譜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長光辰譜”),目前正以“黑馬”之姿在中國商業(ye) 航天領域嶄露頭角。這家以高端光學鍍膜技術為(wei) 核心的企業(ye) ,可以為(wei) 衛星打造一雙“千裏眼”。

  走進長光辰譜萬(wan) 級潔淨標準的無塵車間,一排真空鍍膜機映入記者眼簾,工程師們(men) 正操作專(zhuan) 用吊車將待鍍膜的基片安裝在工件盤中,隨後真空鍍膜機關(guan) 門運轉。據介紹,十幾個(ge) 小時後,一麵鍍膜工藝完成,類似步驟再重複2~9次,最終的產(chan) 品“多光譜濾光片”才算製造完成。

  “濾光片的功能類似於(yu) 人眼中的視錐細胞,可以讓眼睛分辨不同的色彩,從(cong) 而使衛星能夠得到目標的多色圖像,為(wei) 地麵目標的分類、識別和分析提供數據支撐。”長光辰譜光電儀(yi) 器部部長林弘揚告訴記者,多光譜濾光片能夠精準分離不同波長的光線,使衛星同時探測到地麵目標的多種光譜信息,有效地提升遙感圖像的信息維度。

  長光辰譜綜合部部長朱磊介紹說,企業(ye) 雖然成立隻有五年,但正快速成長,營業(ye) 額年均增速近80%。目前,已有多款產(chan) 品作為(wei) 核心光學元件,應用於(yu) “吉林一號”星座、“珠海一號”和“啟明星一號”等多項國家重大項目及商業(ye) 衛星。

  正是許許多多類似的科技創新型企業(ye) 的湧現,為(wei) 推動中國商業(ye) 航天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據專(zhuan) 家分析,2024年,我國商業(ye) 航天發展還將持續加速。未來十年內(nei) ,中國商業(ye) 航天市場容量將達到12萬(wan) 億(yi) 元。(記者彭冰 柳姍姍)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