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電影市場能否持續火熱——國內電影業複蘇狀況調查

發布時間:2024-02-27 10:38:00來源: 經濟日報

  冬去春來,電影市場經曆了幾年的起伏後,強勁複蘇,票房口碑雙豐(feng) 收,也在人們(men) 社交場中製造出一個(ge) 個(ge) 熱門話題。市場紅火的背後,電影業(ye) 在經曆著怎樣的變與(yu) 不變?這股熱潮如何持續下去?

  龍年春節,電影市場再創新紀錄,迎來開門紅。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春節檔總票房80.16億(yi) 元,觀影人次1.63億(yi) ,雙雙刷新中國影史紀錄。以《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等為(wei) 代表的影片實現口碑票房雙豐(feng) 收,滿足了不同年齡段、不同喜好消費者多樣化的觀影需求,看電影逐漸成為(wei) 具有儀(yi) 式感的新年俗。

  今年春節檔是2023年電影市場強勁複蘇態勢的延續。時隔4年,2023年電影票房重返500億(yi) 元高位,被認為(wei) 是中國電影市場複蘇新的裏程碑。一年多來,無論是票房表現、觀影人次、影片上映數量還是觀眾(zhong) 口碑,都印證了電影產(chan) 業(ye) 已經從(cong) 穩步恢複邁向全麵複蘇。整個(ge) 電影產(chan) 業(ye) 在政府支持、企業(ye) 增效、市場規範和觀眾(zhong) 參與(yu) 的共同推動下,呈現出前景明朗的增長態勢。如今的電影市場有哪些特點?還存在什麽(me) 問題?經濟日報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采訪。

  好口碑來之不易

  一桶爆米花,再捧杯汽水,和家人一起享受光影大餐……龍年春節,無論是在一線大城市,還是三四線小縣城,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農(nong) 曆正月初一,記者在北京市豐(feng) 台區保利國際影城凱德大峽穀店門口看到,前來觀看電影的觀眾(zhong) 絡繹不絕。“為(wei) 了搶到家門口影院的觀影好位置,預售時我就提前買(mai) 好了正月初一的電影票。”家住豐(feng) 台區的張先生說。

  中國電影觀眾(zhong) 滿意度調查2024年春節檔調查結果顯示,春節檔觀眾(zhong) 滿意度得分85.9分,為(wei) 2015年以來的第二高分,其中有4部影片超過85分。北京市豐(feng) 台區保利國際影城凱德大峽穀店駐店經理陳天擇告訴記者,“今年春節檔影片的質量整體(ti) 比較高,再加上今年春節假期比往年要長,內(nei) 外部環境對整個(ge) 市場都比較利好”。影片質量已經成為(wei) 影響票房數據的關(guan) 鍵。過去大多數人會(hui) 在影片上映後第一時間觀影,如今有更多人選擇先觀望電影上映後的口碑傳(chuan) 播與(yu) 話題討論,再決(jue) 定是否走進電影院。

  除了優(you) 質內(nei) 容,票補也是今年春節檔吸引觀眾(zhong) 走進電影院的重要因素。“19.9元的春節檔回來了!”在預售開啟首日,貓眼、淘票票等購票平台首頁紛紛打出了春節檔新片19.9元票價(jia) 的橫幅廣告,全國大多數城市都能買(mai) 到19.9元的春節檔新片預售票。除了片方投入的大額票補外,售票平台也在預售階段投放了不同比例的買(mai) 一贈一或購票立減券。2月6日,11家金融機構發布觀影優(you) 惠舉(ju) 措,超過3000萬(wan) 元的觀影消費補貼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實實在在的優(you) 惠。

  對比過去兩(liang) 年的“最貴春節檔”,今年春節檔電影票價(jia) 更顯友好,平均票價(jia) 49.1元,同比下降6.1%。陳天擇告訴記者,票補實際上是片方低價(jia) 促銷的宣傳(chuan) 策略,“隻有越來越多的觀眾(zhong) 走進電影院,才能使市場持續煥發新活力”。

  電影市場的恢複和重回軌道,也離不開國家層麵和有關(guan) 部門的大力支持。

  2023年5月,財政部、國家電影局發布的《關(guan) 於(yu) 階段性免征國家電影事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政策的公告》提出,為(wei) 支持電影行業(ye) 發展,自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免征國家電影事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陳天擇說,“政策出台後定檔的影片多了不少。該政策範圍覆蓋暑期檔,是去年暑期檔市場繁榮的原因之一。對於(yu) 電影院來說,更多的影片供給緩解了經營壓力”。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出《關(guan) 於(yu) 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服務 推動電影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司法建議書(shu) 》,並發布8個(ge) 電影知識產(chan) 權保護典型案例,為(wei) 電影知識產(chan) 權保護的規範提供範本。

  去年11月,全國電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成立大會(hui) 召開,對推動我國電影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促進電影事業(ye) 持續繁榮具有重要意義(yi) 。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翁暘認為(wei) :“整個(ge) 電影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內(nei) 的專(zhuan) 業(ye) 化分工、標準的建立非常重要。電影強國建設還是要一步一步來,先做好基礎的工業(ye) 化底層建構工作。”

  國產(chan) 片百花齊放

  近年來,電影市場供給側(ce) 最顯著的變化是影片內(nei) 容充足、類型多樣。上映的影片涵蓋科幻、喜劇、戰爭(zheng) 、懸疑、犯罪、愛情、體(ti) 育、動畫等多種類型,豐(feng) 富的題材內(nei) 容持續滿足著觀眾(zhong) 差異化的觀影需求。

  更令人欣喜的是,這種多樣化內(nei) 容供給正在形成良性循環。貓眼專(zhuan) 業(ye) 版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共備案立項3008部,遠超2022年的1876部,恢複至2019年全年的90.8%。這意味著未來的電影市場中將持續有影片不斷補位,增添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內(nei) 容產(chan) 品供給隊列中,國產(chan) 片成為(wei) 票房主力軍(jun) 。從(cong) 數據上看,2023年全年票房過億(yi) 元影片73部,其中國產(chan) 影片50部,前十位均為(wei) 國產(chan) 影片。國產(chan) 影片的總票房達460.05億(yi) 元,占全年總票房的83.77%。國內(nei) 電影業(ye) 不斷釋放優(you) 質產(chan) 能,精品力作越來越多,助力電影業(ye) 高質量發展。

  “過去國產(chan) 電影主要集中在曆史劇、武俠(xia) 片和家庭倫(lun) 理片等類型,無法滿足觀眾(zhong) 日益多樣的精神文化需要。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國產(chan) 電影探索多元化內(nei) 容和表現形式的步伐不斷加快。現代都市題材、青春愛情、科幻和奇幻等類型電影逐漸增多,顯示出內(nei) 容創作的多元化趨勢。”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劉曉清說。

  話題電影表現亮眼,現實主義(yi) 題材引爆市場。無論是春節檔影片《熱辣滾燙》導演、主演賈玲憑借減重100斤在全網引發討論,《第二十條》以小人物為(wei) 切口展示法條背後的公理人情;還是2023年上映的《孤注一擲》精準聚焦反詐議題,《學爸》聚焦當下“雞娃”現象折射的育兒(er) 壓力,這些現實主義(yi) 題材影片關(guan) 聯社會(hui) 熱點,呼應社會(hui) 關(guan) 切,觸及大眾(zhong) 生活,具有較強的話題性和討論度,引起觀眾(zhong) 廣泛的情緒共鳴。

  傳(chuan) 統文化火熱出圈、強勢崛起彰顯文化自信。2023年上映的電影年度票房冠軍(jun) 《滿江紅》在影片結尾全軍(jun) 複誦忠良名將嶽飛詞作《滿江紅》的畫麵,激發觀眾(zhong) 愛國情懷;動畫電影《長安三萬(wan) 裏》生動展現了一幅唐朝盛世圖,在不少青少年的心中種下詩詞文化的種子;《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中場景、人物造型的設計借鑒“非遺”工藝並汲取中式古典美學風格,輔以現代科技,以中國電影新技術發展為(wei) 導向,進一步打開了傳(chuan) 統技藝傳(chuan) 承與(yu) 推廣的影像化傳(chuan) 播之路。

  IP電影持續發力,發揮天然優(you) 勢實現文化循環。一年一度的《熊出沒》係列電影在今年的春節檔依舊穩定輸出,《熊出沒·逆轉時空》取得13.92億(yi) 元票房收入,成為(wei) 中國影史春節檔動畫片票房冠軍(jun) ;《飛馳人生2》也在春節檔期內(nei) 取得24.03億(yi) 元的票房成績。

  翁暘認為(wei) ,IP係列電影通常是借助相對成功的母片片名、演員、導演、情節、風格等元素的號召力進行擴大和再生產(chan) ,在一定程度上積累了受眾(zhong) 基礎和存量基本盤,有一定的話題討論優(you) 勢,往往具有較高的附加價(jia) 值。此外,在更大視野中,IP電影跳出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鏈進行價(jia) 值開發,更好地實現了影片的價(jia) 值增值,有利於(yu) 突破電影票房本身的天花板。

  新營銷雙向奔赴

  電影市場的火熱複蘇,也與(yu) 影片映後營銷領域的新變化息息相關(guan) 。

  首先便是路演的回歸。在微博上,許多網友紛紛感慨:“如今的路演增加了許多,有更多機會(hui) 可以見到喜歡的明星和主創,感覺拉近了與(yu) 影片的距離。”

  近幾年,受種種因素影響,線下路演一度難覓蹤影。隨著行業(ye) 回暖,路演又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視野中,並且範圍鋪展更廣、反響更好、形式更新。陳天擇告訴記者,春節期間影院舉(ju) 辦了多種宣發活動,比如將《飛馳人生2》中價(jia) 值千萬(wan) 元的原型拉力賽車搬入電影院,在正月初一邀請專(zhuan) 業(ye) 賽車手進行現場互動和講解,使影迷更深入了解影片中展現的賽車細節,更好地融入影片,體(ti) 會(hui) 賽車帶來的刺激。導演韓寒還為(wei) 賽車手錄製了VCR短片,吸引了眾(zhong) 多賽車迷和影迷前來打卡。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路演是一種投入產(chan) 出比較高的影片宣發模式,包影廳的成本相較於(yu) 戶外廣告牌等“硬廣”方式,成本並不算高。更為(wei) 重要的是,在短視頻時代下,路演過程中可以產(chan) 出很多傳(chuan) 播物料,貼合目標受眾(zhong) 關(guan) 注點,助力話題製造和傳(chuan) 播,進而關(guan) 聯後續營銷動作形成宣傳(chuan) 閉環,產(chan) 生裂變影響,提高營銷效能。此外,路演還能有效拉升當地城市的觀眾(zhong) 熱情,增加影片的區域性討論熱度,利用明星藝人自帶的效能進行資源置換,撬動排片和當地的媒介資源,從(cong) 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帶動票房的作用。

  據記者了解,《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在上映初期票房不及預期的情況下,主創攜影片進行了190場路演,跑遍了國內(nei) 39座城市,同時推出全國巡回禮“路演日誌”融媒體(ti) 直播,在微博熱搜上製造和發酵了眾(zhong) 多話題,為(wei) 影片的口碑傳(chuan) 播和票房回升起到了明顯的助力。《一閃一閃亮星星》的主創團隊則通過讓粉絲(si) 和用戶票選路演城市的方式,吸引受眾(zhong) 在前期深度參與(yu) 電影營銷互動過程,實現影片與(yu) 觀眾(zhong) 的雙向奔赴。

  如今,越來越多影片走進直播間開啟直播賣票,銷售速度之快,讓人們(men) 看到了影片票房的新增長點。隨著大眾(zhong) 信息獲取渠道與(yu) 習(xi) 慣進一步轉向短視頻平台,短視頻產(chan) 品、直播已成為(wei) 電影宣發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其對於(yu) 影片最終票房的轉化率和影響力也有目共睹。

  同時,這也為(wei) 電影在下沉市場中找到新增量。從(cong) 數據上看,2023年下沉市場票房恢複度較高,縣級城市市場總量恢複度105%,存量恢複度83%;一線城市總量恢複度隻有79%,存量恢複度73%。2023年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票房占比較過去4年降低3個(ge) 至5個(ge) 百分點,三線及以下城市票房占比則持續增長。

  2023年的爆款電影幾乎都在短視頻平台進行了有效宣發。據介紹,短視頻平台龐大且活躍的用戶群體(ti) 和電影受眾(zhong) 重合度很高,與(yu) 娛樂(le) 性、互動性、多元化、個(ge) 性化的推送內(nei) 容相結合後,電影宣發變得更加精準。此外,電影在宣傳(chuan) 過程中可以在短視頻中“預埋梗”,給宣發方提供助力。例如《滿江紅》配樂(le) 爆火,相關(guan) 短視頻播放量超1.1億(yi) ;《孤注一擲》《消失的她》《八角籠中》等影片在抖音主話題播放量均破百億(yi) 次。

  周末檔仍待挖潛

  電影市場複蘇勢頭強勁,但也存在著“冷熱不均”的現象,值得業(ye) 內(nei) 進一步關(guan) 注。

  “我宣布退出今年春節檔”成為(wei) 今年不少人告別春節、返回工作崗位的網絡語,背後卻也透露出多部影片因票房不理想退出春節檔角逐的無奈。

  今年春節檔8部影片中前四名票房均超過10億(yi) 元。燈塔專(zhuan) 業(ye) 版數據顯示,2月10日正月初一,票房前四名影片《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熊出沒·逆轉時空》《第二十條》占到當日票房的94.5%,排片占到當日的83.7%,其餘(yu) 4部影片僅(jin) 留下少量排片空間。此後幾天,這種頭部效應更加明顯,最終前四部影片分走了檔期內(nei) 98%以上的票房,兩(liang) 極分化嚴(yan) 重。

  “春節檔期內(nei) 影片的密集‘退檔’是許多業(ye) 內(nei) 人士始料未及的。”劉曉清說。熱門檔期雖然受眾(zhong) 基礎大,但競爭(zheng) 激烈,中小成本影片較難入局,即便闖入熱門檔期,恐怕也難以獲得可觀的票房收入。無奈退檔的背後,片方希望通過口碑發酵為(wei) 後續影片的重新上映積攢人氣,以好口碑撬動高票房。不過,“退檔”的原因、時間、再上映的標準等是否需要規範,也引發熱議。

  片方狂“卷”大檔期,多多少少和周末檔的勢頭不足脫不了關(guan) 係。2023年春節檔、暑期檔、國慶檔三大檔期累計票房接近全年票房的六成,票房前十名的影片中有9部在三大檔期中上映,顯示出目前市場對大檔期的依賴。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周末檔是電影經濟的常態,也是正常年份下形成的觀眾(zhong) 觀影心理需求。電影經濟的平穩發展,必須要靠周末檔有效供給來滿足觀眾(zhong) 的常態觀影需要。因此,要鼓勵電影出品方按照市場化規則自主定檔,並把更多有實力的影片定在周末檔。

  博納影業(ye)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於(yu) 冬也提到,一年有52個(ge) 周末,除了春節、國慶等假期,還有40個(ge) 周末,在每周上映七八部新片的情況下,一年就有300多部新電影,這是市場的藍海。市場上的好片、新片多了,觀眾(zhong) 才能在周末走進電影院,慢慢形成觀影習(xi) 慣,從(cong) 而培育電影產(chan) 業(ye) 的良性循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