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更好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作用

發布時間:2024-02-29 10:05:00來源: 經濟日報

  新增抵押補充貸款,下調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ge) 百分點……開年以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頻頻發力,針對現階段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投放流動性,發揮了精準滴灌實體(ti) 經濟的獨特優(you) 勢。

  在市場配置資源基礎上,結構性貨幣政策設計適當激勵機製,引導資金流向經濟特定領域。簡單理解,就好比一塊田中有一壟地缺水,通過搭建合適的“工具”直接引水入壟,其效果必然比大麵積澆灌更好更快。

  近年來,麵對嚴(yan) 峻複雜的經濟發展環境,我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加大對實體(ti) 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資金支持,“修渠引水”成效顯著,在推動經濟穩定向好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共17項,餘(yu) 額7萬(wan) 億(yi) 元。其中,存續工具12項,已到期工具5項,主要支持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領域,有效發揮了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

  在支持解決(jue) 經濟社會(hui) 發展階段性重點問題方麵,結構性貨幣政策也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我國經濟恢複仍處在關(guan) 鍵階段。據央行公開信息,抵押補充貸款新增額度將用於(yu) 支持保障性住房、“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這有利於(yu) 進一步滿足房地產(chan) 企業(ye) 合理融資需求,提振市場信心和預期,帶動資本跟進投資,緩解房地產(chan) 市場下行壓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要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這意味著今年貨幣政策將根據實際經濟運行狀況靈活調整,引導金融資源流向重點領域。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功能正好可以契合“精準”和“有效”的目標,有望在宏觀調控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更好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激勵引導作用,應做到聚焦重點、有進有退。作為(wei) 總量型貨幣政策的有益補充,結構性貨幣政策應進一步明確功能定位,將資金引導至確有必要支持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相關(guan) 部門應根據經濟金融形勢發展情況,及時調整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支持對象和條件,完善激勵約束機製,適時創設新工具,合理把握節奏和力度,在保持銀行體(ti) 係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充分發揮引導撬動作用。對於(yu) 達成階段性政策目標的工具要有序退出,工具數量控製在合理水平,為(wei) 重點領域騰出空間,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同時,應強化政策協同,形成合力。有效的宏觀調控需要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協調發力,積極的財政政策能發揮乘數效應擴大總需求,結構性貨幣政策則通過優(you) 化信貸投向,對重點領域行業(ye) 提供低成本的融資渠道。相關(guan) 部門應加強溝通協調、打好配合,努力形成“幾家抬”的政策合力,放大政策落地效果,支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觀平)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