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常常“雞飛狗跳”,家長和孩子“手機爭奪戰”如何平息

發布時間:2024-03-01 09:5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有一次去餐館吃飯,看到一位帶孩子的媽媽和另一位女士就餐,為(wei) 了避免孩子打擾兩(liang) 人聊天,孩子剛坐上餐椅,媽媽就給了他一部手機,播放動畫片讓孩子看。

  整頓飯孩子都非常安靜地看手機,等到媽媽聊完天,讓孩子吃飯,孩子卻無動於(yu) 衷。媽媽無奈,隻能搶走手機,換來的卻是孩子在餐館裏大哭。

  眾(zhong) 目睽睽之下,這位媽媽隻好急急忙忙結賬打包,抱著孩子離開了。

  像這樣的“手機爭(zheng) 奪戰”,在餐館、公園、醫院、高鐵等公共場所都經常會(hui) 遇到。一部手機可以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恰恰也是一部手機,搞得家長和孩子的關(guan) 係“雞飛狗跳”。

  未成年人手機上網已成為(wei) 近年來的熱點話題。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次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未成年網民規模已突破1.93億(yi) ,使用手機上網的未成年網民比例一直保持在90%左右。

  00後和10後都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一路成長,他們(men) 對於(yu) 網絡科技的熟悉程度和依賴性,遠超過之前的任何一代人。但這種數字化的生活方式也帶來了一些問題。00後和10後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麵臨(lin) 著網絡欺淩、隱私泄露、網絡成癮等挑戰。他們(men) 中的一些人過於(yu) 依賴網絡,導致現實中的人際關(guan) 係疏離,甚至出現心理問題。

  近日,由國家兒(er) 童醫學中心(上海)等機構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指出,兒(er) 童每天“盯”屏幕超一小時,心理健康風險會(hui) 大增。

  剛剛過去的寒假,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增多,加上在家無聊,很多孩子就會(hui) 通過刷手機消磨時間,然而,家長給出去的手機,再想要回來,卻真的是一件困難事。

  無奈的家長隻能搶手機、奪手機,甚至摔手機、藏手機,但已被網絡迷住的孩子豈能善罷甘休,於(yu) 是就有了家長與(yu) 孩子的爭(zheng) 奪“大戰”。

  有網友總結了家長與(yu) 孩子“手機爭(zheng) 奪戰”的幾個(ge) 階段:

  第一階段,家長沒收手機,孩子向家長示威,不吃不玩地“擺爛”幾天。

  第二階段,孩子開始找各種借口使用手機,比如打卡、交作業(ye) 。家長不可能隨時盯著,慢慢地,使用時間越來越長,從(cong) 打卡變成聊天,進而玩遊戲。

  第三階段,孩子把前一天的“勝利果實”當成第二天的“談判籌碼”,比如昨天玩了兩(liang) 小時,那今天會(hui) 要求至少兩(liang) 小時,遊戲時間越來越長。

  第四階段,家長一生氣說“我再也不管你了”,孩子樂(le) 得接受,大玩特玩,很快失控,不寫(xie) 作業(ye) ,晚上熬夜玩。然後就又回到第一階段,家長收手機。

  其實,讓孩子不再迷戀手機,家長沒收手機是治標不治本。最根本的解決(jue) 辦法是家長自己作出改變。

  《第5次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顯示,約四分之一的家長認為(wei) 自己對互聯網存在依賴心理,家長網絡素養(yang) 的提升也需要得到重視。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一舉(ju) 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裏。要想讓孩子不迷戀手機,家長首先要克製自己玩手機的欲望,盡量少在孩子麵前玩手機,讓自己成為(wei) 孩子效仿的榜樣。

  同時,家長還要給孩子設立規則,比如,周一到周五,規定孩子每天可以看一個(ge) 小時手機,周末可以最多看3個(ge) 小時,並嚴(yan) 格按照規則執行。

  還可以進一步規定,不要在家裏的3個(ge) 地方玩手機:一是不要在床上玩手機,躺著玩手機影響視力和睡眠;二是不要在飯桌上玩手機,吃飯玩手機不利於(yu) 家人之間交流和溝通,也會(hui) 影響消化;三是不要在廁所玩手機,會(hui) 有很多細菌,而且浪費時間。

  最重要的是,要給孩子找到手機的“替代品”。其實孩子迷戀手機就是因為(wei) 不知道還有其他更好玩的東(dong) 西。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哪怕是一起看漫畫書(shu) 、一起哈哈大笑,也可以帶孩子走出家門,陪孩子戶外運動、做遊戲。對孩子來說,比手機更“好玩”的,就是陪孩子一起運動、遊戲的家長,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對於(yu) 孩子玩手機的問題,宜疏不宜堵,搶奪和沒收手機的行為(wei) ,都是因噎廢食。家長能做的就是做好榜樣引領,設定規則並堅決(jue) 執行。隻有這樣,才能真正避免發生“手機爭(zheng) 奪戰”,與(yu) 孩子一起,正確地與(yu) 手機共處。

  李華錫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3月01日 05 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