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再建保護中心——烏梁素海湖畔又見麋鹿
光明日報記者 高平 王瀟
3月3日,“內(nei) 蒙古烏(wu) 梁素海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暨麋鹿遷地保護項目啟動”活動在內(nei) 蒙古巴彥淖爾市的烏(wu) 梁素海濕地順利舉(ju) 行。來自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以下簡稱“麋鹿中心”)的20隻麋鹿在內(nei) 蒙古巴彥淖爾市烏(wu) 梁素海湖畔安家。
烏(wu) 梁素海是我國八大淡水湖之一,位於(yu) 黃河“幾字彎”頂部(屬麋鹿古分布地最北沿),是全球範圍內(nei) 荒漠半荒漠地區極為(wei) 少見的具有極高生態價(jia) 值的大型多功能湖泊,為(wei) 地球同緯度最大的自然濕地。
為(wei) 了鞏固和擴大麋鹿種群保護成果、開展麋鹿的保護研究和濕地生態係統建設、促進烏(wu) 梁素海濕地生態修複,在國家林草局的支持下,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麋鹿中心與(yu) 內(nei) 蒙古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巴彥淖爾市烏(wu) 拉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自2023年起開始進行麋鹿遷地保護至烏(wu) 梁素海的可行性調查和準備工作。
麋鹿是我國特有物種,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麋鹿種群曾廣泛分布於(yu) 我國中東(dong) 部溫暖濕潤的東(dong) 部平原、沼澤地區。近年,麋鹿中心在北京野鴨湖濕地開展的引入麋鹿提升濕地生物多樣性恢複實驗取得了成功,試驗區內(nei) 的單一優(you) 勢物種蘆葦群落得到了有效控製,豐(feng) 富了植物群落,吸引了涉禽鳥類等動物棲息。
基於(yu) 最大熵模型的麋鹿潛在棲息地研究表明,烏(wu) 梁素海屬於(yu) 麋鹿的中高適生區。目前,烏(wu) 梁素海正處於(yu) 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關(guan) 鍵時期,麋鹿的到來將為(wei) 烏(wu) 梁素海濕地生態係統的多樣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作出貢獻。
這次麋鹿遷地種群的建立是麋鹿中心近40年來在其古分布地建立的第47個(ge) 遷地種群,是繼2021年在內(nei) 蒙古大青山野化訓練種群後,在內(nei) 蒙古建立的第二個(ge) 麋鹿保護種群。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04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